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开罗宣言》总导演、编剧刘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16日10:23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成

  从误读者的狂欢到文化知音的派对

  ——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开罗宣言》总导演、编剧刘星

  去年,电影《开罗宣言》遭遇了一场尴尬,或者说是风波,很多网友在没有看过影片的情况下,仅仅根据宣传公布的海报,便给这部影片打出极低的分数宣泄情绪,而这种情绪进而传染形成了网络的恶搞,淹没了理性的声音以及看过影片观众的正面评价。刘星将之称为“误读者的狂欢” 。 《开罗宣言》去年9月3日公映后半年,在今年3月11日选择了重映。这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献礼片受“海报事件”的影响,在市场上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但很多看过的人,包括著名编剧王力扶都给刘星发来微信,表达了对这部影片的赞赏。刘星把这次重映称为“文化知音的派对” ,虽然观众人数不多,票房也远低于预期,但是关注历史、关注严肃电影创作的人,在这里找到了知音。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过程中,刘星强调了“诚意”二字,他对自己认真创作的影片遭遇这样的恶搞表示不解,但是却没有愤怒,更多的反而是忧虑。为此,他认真观看了近两个月热卖的影片,想了解一下现在的观众到底喜欢什么,他甚至在手机上安装了购票APP,去了解每一部热映影片的动态。刘星发现时下很多影片都带有哗众取宠的性暗示和“鬼”的暗示,这让他难以释怀:为什么这些影片的片名和海报观众能够接受,自己这样严肃讲述历史的影片反倒成了亵渎的对象?

  在刘星看来, “海报事件”中折射出的虚无主义历史观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而刘星也把这次重映看作唯物史观的回归,他说: “坚持写出来、拍出来,坚持再一轮的放映,这种过程就是一种成功和喜悦,我最大的期望是通过第二次放映证明创作者是有诚意的。 ”刘星还表示,通过最近的放映路演,很多看过影片的观众和影院经理的支持令他感动。 “ 《开罗宣言》作为一部战争题材电影,与以往战争电影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格局宏大。 ”刘星说,“过去战争电影的切口都很小, 《开罗宣言》把中国的抗战放在世界大战的宏观格局之下,这是很独特的写法。 ”

  刘星觉得观众通过对“海报事件”的宣泄,其实也是在宣泄对所谓的“抗日神剧”的不满。“这种剧已经引起观众的强烈不满,甚至危害到了年轻人对真正历史的认识,同时也连累了所有抗战题材的影视作品。 ”刘星一再表示, 《开罗宣言》不是那种要教育人的电影,只是一部认真严肃讲故事的电影,“哪怕是蜻蜓点水,让观众掠过那片历史的海洋,也算没有白努力。 ”刘星表示,中国从1943年开始以国际大国身份参与国际事务,一个大国,如果没有对历史的参与,很难与其名声匹配。“中国是联合国的发起人,当时积贫积弱的中国为什么能有话语权?是因为我们在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今天的和平与复兴同先贤们的牺牲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从中华民族的高度上,选择了一个切入口。 ”这个切入口,就是《开罗宣言》中胡军扮演的谍报天才,他破译了日军进攻珍珠港的密电,但刘星并没有把这部电影写成谍战片。

  《开罗宣言》中很多细节都是非常考究的,例如为了起草宣言,中美英三方外交官都据理力争,一是针对“中国领土”的表述,中方外交官认为应有具体所指,二是“归还中国”中的“中国”二字,中国外交官要求必须是“中华民国” 。还有三巨头讨论《开罗宣言》的段落,罗斯福提出把香港领土收回也写入其中,但是丘吉尔却表示,这次战争的目的是消灭法西斯主义,而不是消灭殖民主义。最后会议达成共识,这次会议要解决的是现实问题,而不是殖民主义问题,因此就把香港问题搁置了。刘星解释,这些都是真实历史的还原,“客观还原的历史才能赢得尊重。在影片中,我对日本天皇的表现,并没有按照战犯的处理方式来调度镜头,更没有恶意丑化天皇。 ”刘星希望这部电影以后可以拿到东京国际电影节去放映,他希望日本民众可以通过影片了解真正的历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