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老炮儿》:“过气人物”的生命冲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10日09:55 来源:解放日报 徐约维

  故事的底核,是大江东去浪淘尽,一个过气的江湖“老炮儿”如何打发剩下的零打碎敲的日子。所谓“老炮儿”,在北京话里就是那些提笼遛鸟、寻事滋事、无所事事的老混混。曾是“横行”老北京的老炮儿,如今却“怀才不遇”被遗忘在胡同角落。独居、病且少钱,儿子离家出走后又因与女朋友有关的纠纷,划伤了“二环十三少”小飞的豪车,被扣作人质。同为“老炮儿”的朋友“六爷”试图出面摆平这起纠纷,并找来昔日老友帮忙,却发现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一群以小飞为代表的新的“话事人”。“老炮儿”们处理事情的江湖规矩,变成了如今的不讲辈分、没有规矩。昔日的地位已动摇,以往固守的生活方式也被时代所抛弃。

  借用个古典修辞,“老炮儿”老矣,尚能饭否?影片的矛盾焦点,是一帮心有不甘的“老炮儿”,与以片中那位神秘省级“官二代”为代表的当代小混混们的较量。导演处理了一连串打起来或者没打起来的架,茬架的一方在当今社会格局里不合时宜,内心茫然不知所措; 一方则是钻着时代空子腾跃而起,耀武扬威的同时内心却空虚着的年轻人。

  当六爷拿着10万元去赎人,哪料老友“灯罩儿”好心添大乱。法拉利的车门被他那传统修理技术补了个大花脸。小飞气急,重开价100万。最后决定以“茬架”(北京话,约架的意思)定风波。六爷在为茬架备战,晓波却被送回来了,这是年轻一代性格忽硬忽软所致,也是小飞身边人“天良未泯”暗中帮助。却又因为一张小飞失手落到了六爷手里的巨额对账单(涉及贪腐),将双方重新送到了开战的两边。最后的高潮,是一场颐和园后面野湖上的茬架,也是六爷一个人的“冲锋”与“陷阵”。这场茬架,怎么看也像是骑士的“决斗”,不过不是为爱情,而是为荣誉,为尊严。

  我不太接受影片对于暴力的表现方式,但它确实投射了草根的情感以及小人物暖意未泯的人性世界。作为女性观众,它最打动我的是“老炮儿”六爷受挫的亲情。晓波从小目睹父亲“壮举”给家里带来的灾难(六爷坐牢,他们母子无依无靠),他眼里没有英雄,只有一个不靠谱的父亲,故此,他始终用叛逆回敬父亲,两人摩擦碰撞,戏煞是好看。直到自己闯下大祸后,真正感触到父爱从未在“老炮儿”心中泯灭,才有了父子之间没有说出来的和解。影片中被六爷触动到的还有“官二代”小飞。面对横刀向自己奔来、孤军作战却明显寡不敌众的六爷,他明白自己败在了这个年龄足以做自己父亲的小人物身上的正义与尊严的力量。最后在六爷遭到心脏病致命一击,挣扎着倒下时,小飞泪流满面。

  我感佩影片江湖叙事层面底下,对“老炮儿”内心翻涌的那份激情的聚焦。年轻时自感有能力做任何事,却不知道做什么,就像现在的小飞、晓波们,而老了,有经验、有阅历了,却疲倦了,变得胆小,对一切曾经孜孜以求的无所谓,只剩下平安度余生的念头。就像六爷曾经两肋插刀的兄弟们,不愿意再出来。六爷的可贵之处在于,当他发现面对的不仅是一群惹事少年,而是背后那一小撮真正遗祸社会的贪腐力量时,他依然用一个人的冲霄一奋,去换取比活命更重的尊严。影片最后,一群北京老炮儿也为友情而站在了六爷一边。憋屈、窝囊,随遇而安,是不少人多年的活法。而为一个朋友值得尊敬的举动挺身而出,远远超越茬架纷争的个人恩怨,这样的集体行为,是他们内心的渴望,也实在感动了观众。

  在这个利益为先的时代,很多人已经丢失了自己的本能与“正义冲动”,那种难能可贵的古道热肠,那份热血与激情,那份追随平民英雄的情怀,也久不寻见。《老炮儿》里那一个小人物身上的不甘与死扛,才让人那样感动。即便勉强归类于“现代侠义”类型电影,但影片真正的口碑还是奠定在正气、担当与柔情上,这也是“老炮儿”成功的秘诀。

  “老炮儿”倒在冰面上的一幕,让我感到心脏一阵紧抽。现代社会里惯于变得安顺无激情的人们,有那么一个瞬间,对这部电影有一种走不出来的恍惚。我不知道,是我们的心脏不适,还是灵魂不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