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功夫熊猫3》:好莱坞的面子,传统文化的里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28日10:08 来源:北京日报 胡祥

  自2008年第一部《功夫熊猫》问世以来,这部好莱坞制作的动画电影对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得精准而有韵味。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被美国人运用得如此成功,这一点令国人汗颜不已。在《功夫熊猫3》中,这种灵活自如的运用让人更加吃惊,中西两种文化不再停留于表面的视觉形象,而已达到深层次的融合。

  电影的剧情依然非常类型化,设定了一个全新的反派天煞——一个非常像《西游记》中的牛魔王一样的怪物,让中国观众感觉非常亲切的形象。阿宝的任务就是要打败天煞,拯救世界。已经成为神龙大侠的阿宝面对天煞,只能从头开始学习技能,遭遇挫折,化解挫折,最后成功,非常好莱坞化的剧本结构。有意思的是——天煞最厉害的地方是吸收对方的气,让对手变成翡翠僵尸,这也是近来美国影视中很流行的僵尸形象。天煞对每一个翡翠僵尸的操控模式和《黑客帝国》中史密斯复制人如出一辙,这种设定亦中亦西,颇有些新奇感。

  在故事内核上还是标准的好莱坞式的。电影的开始为主角抛出了终极问题——我是谁?浣熊大师问阿宝:神龙大侠意味着什么。其实这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整部电影就是阿宝如何理解神龙大侠的意义。好莱坞巧妙的地方就在于,它并不是直接告诉你神龙大侠意味着什么,而是让主角自己通过行动去体会: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我能为他人做什么?能为这个世界做什么?今年国产动画片《大圣归来》大放异彩,颠覆了大家对国产动画片的印象,主角孙悟空找到自我的身份认同这一设定是很重要的原因。

  这部电影还新增了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气功。从电影中看,这种气就像道家所言的“道”,是万物起源,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气”并不能被传授,而是自己在刹那间的领悟。电影的核心矛盾因为争夺“气”而起,而如何运用“气”则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这其实是非常难以表现的,因为“气”在传统文化中更接近某种哲学理念,是无形的,但是好莱坞就能把这种形而上的东西通过非常可视化的影像表现出来,而且并不虚假,有艺术质感。最后阿宝变身神龙大侠,龙也是以一种“气”的形态表现出来,非常传神,这也是一种非常中国化的处理方式。不得不说,在这部电影中,好莱坞在理解和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上更进一步。

  这部电影应该引起中国电影人的思考了。2011年,《功夫熊猫2》获得了超过5亿的票房,一部好莱坞制作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动画片能轻而易举地成为当年票房最高的动画片,就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现在看来,这个系列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能把中西文化真正融合在一起,东方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与好莱坞英雄主义神话能够完美交融,阿宝呆萌笨拙的外表下代表的是正义、善良、勇于担当这些积极主流的价值观。同时,一些中国传统的精神意象,比如羽化登仙、蓬莱仙境、归隐田园这些难以在真实影像中表现的场景,通过动画片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好莱坞的技术优势将这些场面表现得异常动人精彩。

  所以,我认为今后动画片可能是最适合中美合拍的片种。因为它能挣脱文化差异的枷锁,反通过人物的塑造、叙事的类型化、场景的可视化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那些要追求合家欢式效果的动画片,必须取好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做好文化的融合,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