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与网络自制剧的大银幕“转码”——评电影《万万没想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08日09:51 来源:中国艺术报 齐伟 李佳营

  网络“酱缸”的IP易容术

  与网络自制剧的大银幕“转码”

  ——评电影《万万没想到》

  《万万没想到》上映三天票房已达2.63亿,叫兽易小星率他的万万品牌团队白客、刘循子墨、孔连顺等人由新媒体热播迷你喜剧向传统大银幕的进军中吹响了继《煎饼侠》之后又一次跨媒体电影票房大捷的号角。经典IP “易容”的策略并不鲜见,尤其是《西游记》这类经过国民认证的超级IP更是电影投资青睐的稳妥选择。 《万万没想到》系列剧第三季一出世就以每集专题式的五分钟解构——从《白雪公主》到《还珠格格》、 《盗墓笔记》到《神雕侠侣》 ,玩转“老IP+新热点”的日和漫画吐槽风,加上二次元思维、宅腐基、两毛特效的一通自黑胡侃和每集剧尾画风迥异、情节千奇百怪的故事,为2015年12月18日大电影的上映做足了预热,吊足了粉丝们的胃口。

  扎根于互联网平台和网络社交媒体,汲取各类本土“槽点”的《万万没想到》比改编自英剧的《屌丝男士》更接地气。视频自制剧门槛低,情节节奏、影像调性有天马行空的自由,以段子集锦和语言包袱为主的叙事架构自然也不必太工整,而移动新媒体的五分钟碎片化关注和传统电影银幕的一百分钟专注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此次大电影制作的第一道坎儿就是网络新媒体产物向大银幕电影的“转码” 。

  在《万万没想到》系列网络自制短片中颇有匠心的鼓点配乐和中近景小格局的交替快切镜头结合,画面效果动态十足,而通过一系列拍摄手段植入的二次元漫画式节奏以及话语行为悖反的满屏神吐槽,也契合现在部分“80后”“90后”网民的观影习惯。而《万万没想到》的剧情中有屌丝“王大锤”逆袭的一条主线和慕容白、西游记师徒两条副线,虽然片名以西游记招揽眼球,师徒四人却仅是作为片中无足轻重的调剂品,时不时跳出来无厘头地间离一下另外两条线的正剧氛围和危机情境。无论是一头金黄卷毛、走英伦风的孙悟空,还是脱胎于日和漫画、从头到尾假正经的唐僧,这些形象看似源自经典IP、实则经过新媒体和网民大军们后现代狂欢话语熏染后,再次出炉但已离题千里。夸张的人物设计与二次元逻辑在《万万没想到》中成功植入了万万式的屌丝气质内核,本质上它依然是年轻人的快消品,但标签了成功的屌丝化改写的同时,也注定了无法消弭的“次元代沟” 。

  第二道坎儿就是收拢以往琐碎的情感逻辑,找准价值观。当网络自媒体群愈加庞大,柏杨老先生数年前鞭挞的“酱缸”文化在网络虚拟场域中有了新的生发, “万万没想到”喜剧系列成功的秘诀就在于对网络“酱缸”文化的洞察和讥嘲,但它并不意图批判,而是将敏感性的话题进行“无厘头”式的消解。王大锤要像一切草根屌丝那样去演绎这一类人的民情,语含暗讽却是为了与民同乐。讥笑坊间事,蔑视旧情怀,一面吐槽民众“耗子扛枪,窝里横” ,选秀节目、教育制度、粉丝现象和势力攀比、盲从浮躁的社会病,一面是对自身网剧IP如《报告!老板》 《搞笑漫画日和》等元素的攀揽,屌丝王大锤以“说学逗唱”斩妖除魔逆袭成“感人间善良正义而生”的正能量代表,其背后的英雄类型叙事则在一面正剧、一面肆意恶搞中清减了所有的价值意义,徒留一张画皮。

  其实,经典IP的元素拼贴和戏仿的趣味前提在于后现代的、互联网化的思维方式和欣赏习惯,不具备二次元审美的观众只能不知所云。所以,制作者在审查与观众趣味的兼顾下去寻找与目标受众心照不宣的笑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拴住了他们在网络空间里言论相对自由时横行恣意的“脑洞大开” 。 《万万没想到》大电影遥遥致意20年前的《大话西游》 ,面瘫囧脸、一无作为的小人物习气,内心戏超多的王大锤与当年的至尊宝有些雷同,但这一喜剧模式和喜剧形象在移动媒体新时期的成功是值得肯定的。当他们只能以老套的古典叙事来中规中矩地满足大众口味,不同传播逻辑所带来的文本折扣和品牌构建的风险也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而未能推出新词以饕观众的社交语料,也难免让铁杆粉丝意兴阑珊。当“接地气” 、萌物、宅腐、卖“口条”渐渐成了喜剧片的公式,大银幕被所谓的屌丝气质“霸屏” ,其原本的仪式观影与投射梦的制式也蒙上了一层尘埃,文化底蕴的贬值让人不免唏嘘。

  无论是捆绑销售的手游《万万没想到之大皇帝》还是《万万没想到》同名小说,我们都看到这一网络“酱缸”在不断做大,网民生态一日如故,他们便有源源不断的材料生息和吐槽。而万万没想到,此举背后的风险与利益也是正相关的。粉丝看的是什么呢?有多少新槽点是新鲜的、第一时间捕捉虚拟社交新流行,有哪些颠覆传统的恶搞场面以饕眼球,或者是屌丝逆袭成功与否的心理胜利法云云。归结起来,无非是让网络“酱缸”在大银幕上来次逆袭、颠覆旧有的破坏欲和发言权有没有得到释放。在承新媒体大势而来的一众网剧大电影并不能完全卸载传统的观影习惯与价值观念时,避却敏感话题的单薄叙事与保守的吐槽风格,会不会导致原粉丝群体的流失呢?

  《万万没想到西游篇》以略显保守的路数,小作坊的水准去迎合大银幕的大场面、大制作,也把作品本身的劣质几何倍地放大了。这类影片谈诚意太虚高,谈恶俗太贬低,毕竟不得不承认掉节操和吐槽的小聪明算得上绞尽脑汁,也自有需要放松发泄和一日“阿Q”的观众。所以,在此推荐的观影人群是原网剧热衷粉和各类喜剧骨灰粉,至于依然怀揣仪式化观影情结的电影爱好者,可以就此却步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