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火星救援》——经典元素拼不出经典影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3日09:40 来源:人民日报 周飞亚

  早在《火星救援》国内公映之前,有海外看客就高调评价此片是《拯救大兵瑞恩》与《荒岛余生》的合体,让人期待满怀。然而,事实证明,以经典元素为原料烹出来的不一定是“大餐”,也可能一不小心成了“乱炖”。

  故事开头类似《地心引力》,宇航员嘻哈逗笑与紧随其后的灾难,构成好莱坞的典型套路。火星风暴之后,主角秒变“鲁滨逊”,冷静异常地处理各类危机,心理之坚挺犹如钛合金钢板——倘不是镜头不时切换到地球和赫尔墨斯号,观众几乎忘了本片还有零零碎碎的人性关怀。即便高潮部分“五个救一个”的“瑞恩”式抉择,最后也沦为俗套的大团圆和全球翘首的现场直播。

  本该浓墨重彩的地方都只作了简单处理,一次次致敬经典的尝试都在平庸中无疾而终。从《异形》《银翼杀手》到《普罗米修斯》,素来善于冲击观影极限的导演雷德里·斯科特,怎会被“平庸”二字闪了腰?

  自《2001太空漫游》问世以来,库布里克赋予科幻电影的艺术性就一直为后世垂范。《月球》中深邃的孤独感,《地心引力》中的危机与化解,《星际穿越》对宏大宇宙框架的人文性构建,都能觑见与前人经典的内在关联。在极端环境下,人性所有细微的侧面都被放大、聚焦,变得极富张力,而茫茫太空正是所有极端环境中最极端的战场,这也构成了科幻电影最独特的魅力与优势。在爆米花大片肆虐的当下,正是这些经典元素的不时闪现,坚守着科幻电影艺术的人文底线。

  令人不解的是,《火星救援》似乎有意反其道而为之,将科幻元素可能赋予的人性挣扎和反思空间尽数剥离。全片如空心钢管,一望到底,对深空恐怖的描摹和人物的内心戏几乎删减至零,唯余主角单调的乐观精神和科普独白。

  归根到底,影片只做了各种经典桥段的拼接,并未在既有科幻电影谱系之外创造新的惊喜。即使以类型片的标准来看,情节陌生化、镜头艺术性乃至人文情怀的匮乏,都将影片拖入平庸的窠臼。缺乏深度加工,简单地用经典元素做做拼盘,终究拼不出一部经典的影片。

  我们的电影,亦当以此为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