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如何在类型片中讲好“中国故事”? ——于冬、王长田、束焕、徐浩峰论道国产类型电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8日09:55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博
像《捉妖记》这样的复合类型电影更受欢迎像《捉妖记》这样的复合类型电影更受欢迎

  10月30日,由杨幂和鹿晗主演的犯罪悬疑片《我是证人》公映,在投资人、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看来,这是一部“并不完美,但至少水准中上”的类型电影,加上两位主演在年轻观众群体里的超高人气,他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持谨慎看好的态度。然而半个月时间过去了,这部电影的最终票房基本定格在2亿元出头。“在如今的电影市场上,这不是个值得夸耀的成绩。 ”王长田坦言, 《我是证人》并不理想的票房印证了一个观点:在中国,单一类型电影的票房是有“天花板”上限的,能够突破10亿元票房、成为全民量级的影片,基本上都是复合类型片。“通过《捉妖记》 《港囧》 《西游降魔篇》等影片可以看出,无论喜剧+魔幻、喜剧+爱情还是喜剧+公路,‘喜剧+X’已成为全民量级影片的类型基础。 ”

  在一个成熟完善的电影工业体系中,类型是电影商业价值的重要保障。然而,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的中国类型电影创作,如今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近日,在第12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金字奖”高峰论坛中,于冬、王长田、束焕、徐浩峰等针对中国类型电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表达了各自的观点。

  类型片不能只满足感官需求

  创作过《泰囧》 《港囧》等卖座电影剧本的束焕深深地感受到,如今的类型片创作变得越来越难了。由于商业利益的驱使,大多数投资人都不甘心只锁定某一类型的目标受众,而试图让创作者往影片里添加各种“作料” ,从而俘获更多的观众。投资人常常要求束焕的创作得“增加‘小鲜肉’角色、讨好女性观众” ,当这些要求跟类型本身产生冲突时,束焕就会觉得无所适从。“好莱坞电影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将类型‘玩’得炉火纯青。中国电影作为后发者,还处在学习阶段,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不得不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电影‘像’某部好莱坞类型片。 ”束焕曾经跟好莱坞梦工厂的一群编剧开过一次创作会,“我觉得他们不像艺术家,反倒更像搞建筑的工科生,完全是在按照既有的规则和结构创作剧本。 ”在很多人看来,如此教条的创作模式只会生产出毫无灵气的工业复制品,但事实证明,好莱坞类型片并不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因为这些弦外之音是从规则里生发出来的。中国的类型片要发展,首先要打好基础、吃透规则,然后才能谈及想象与创造。 ”束焕坦言。

  不是科班出身的王长田习惯于从观众的视角审视电影,在他看来,中国类型片创作的最大问题在于细节完成度不足。“类型片有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和图解式的视觉影像,所以更加考验细节把控。很多好莱坞电影都是用‘俗套’拼接出来的,为什么依然引人入胜?因为细节做得特别充分,情感的逻辑、情节的发展、风格的建构,全都井井有条。 ”王长田表示,“而一些国产类型片却缺乏合理的细节来填充主题、故事和人物,最终沦为烂片。 ”

  《一代宗师》 《道士下山》等影片的编剧徐浩峰进一步指出,优秀的类型片不仅要满足观众的感官需求,更要满足观众的道德需求。“例如在好莱坞青春片里,亲情、友情、爱情甚至性元素的表达,都是为了展现未成年人对成年世界的反抗——在他们眼中,成年世界一定是平庸而无趣的。 ”徐浩峰认为这就是好莱坞青春片的道德判断,“它是符合青少年观众深层心理需求的。 ”

  反观国产青春片,却常常满足于简单地呈现“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样的元素,“影片主人公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与成年人并无二致,遑论对成年社会的反抗。 ”徐浩峰表示,“我们创作类型片,不能只学习好莱坞的商业技法,而不研究人家的价值评判体系。 ”

  国产类型片应苦练“内功”

  面对好莱坞类型片这样成熟的“百年老店” ,国产类型片该如何修炼“内功” ?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认为,唯有不断完善电影工业体系这一条道路可走。“在好莱坞,类型片尤其是系列产品的研发是电影公司最重要的生命线, 《钢铁侠》 《蜘蛛侠》 《蝙蝠侠》等系列类型片,是各大公司的‘看家硬菜’ 。 ”而在中国,由于没有好莱坞式的制片厂制度,很多优秀IP还掌握在作者或导演手里,“要创造优质的类型电影产品,最重要的一点是打造延续性的IP链条,这项工作必须要由大型制片公司来完成,而无法由个人或小型团队完成。 ”于冬表示。

  在与好莱坞高投资类型片正面较量的过程中,国内电影创作者逐渐探索出了“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以喜剧片、爱情片、公路片等相对低成本的类型抗衡好莱坞的科幻片、魔幻片,屡屡实现“以小搏大”的壮举。但在于冬看来,这并非长久之计。“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强大起来有两个标志,一是本土电影在本土市场占有绝对优势,二是本土电影具有强大的海外市场辐射力。 ”于冬认为,喜剧片、爱情片等类型“文化折扣”较大,一旦走出中国市场,很难有立足之地。“要加强中国电影的品牌价值,还是要在不断完善电影工业体系的前提下,多生产面向全球市场的优质高投资类型片,使其成为中国电影走出国门的排头兵。 ”

  束焕则更愿意以乐观的态度来看待国产类型片的未来。“如今三四线城市正在成长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票仓。由于缺乏观看好莱坞电影的传统与经验,习惯于电视剧式审美的三四线城市观众对国产类型片更加熟悉和喜爱,反而不太买好莱坞大片的账。 ”束焕认为,这无疑是国产类型片争夺市场空间的重大利好。

  更为重要的是,好莱坞制作团队也不是万能的。据束焕了解,不久前有一个纯好莱坞团队打算打入中国市场,以好莱坞类型片的模式创作一部《西游记》 。然而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这个团队不断陷入绝境:“他们按照漫威超级英雄片的思路,试图找出孙悟空的童年阴影,但孙悟空哪儿有什么童年阴影? ”经过一番痛苦的考量,这个团队根深蒂固的类型片创作思路最终在中国神话面前一败涂地。“美国人根本不能理解孙悟空,但对于熟悉《西游记》的中国观众而言,孙悟空是一个天然可以接受的人物。 ”束焕说,“所以,只要我们在类型片中讲好中国故事,就不会被好莱坞大片打倒。 ”

  新闻链接——

  第12届“金字奖”落幕

  本报讯(记者  李博)  11月2日,第12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金字奖”落幕,在为期4天的活动中,入围短片展映交流、“高峰论坛——我们距离类型电影有多远? ” 、电影《塔洛》主创交流以及颁奖典礼等逐一展开。在由文学系主任黄丹任评委会主席,曹保平任执行主席的评奖环节, 《务农神功》 《母语课》《看见白马》 《好梦先生》分别获得最佳电影长片剧本、最佳短片、最佳短片剧本和最佳动画电影短片剧本,最佳动画电影长片剧本空缺。苏小卫、倪政伟、于冬、尚进、张丽莉、聂心远、刘震云、邹静之、尹力、张家鲁、冉平、束焕等电影业界人士为获奖者颁奖。12年来,“金字奖”为中国电影市场输送了诸如刘伽茵、鲍晶晶、焦华静等优秀的编剧人才,越来越多成熟、完成度高、与市场接轨且操作性强的剧本在评奖中涌现出来。如今,“金字奖”已不仅是一个由院系举办的活动,更成为一个影响中国电影行业的宽广平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