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山河故人》:“文献”的温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3日10:05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杨洋
电影《山河故人》剧照电影《山河故人》剧照

  在观看某位电影导演的作品时,我们并不总能想起他的第一部电影,贾樟柯却时常使人想起《小武》 。当赵涛、山西汾阳、流行音乐、火车这些元素再次出现,我们以“故人”的姿态迎接,等来的是出生在汾阳,生活在澳洲,有着“向钱看”名字的张到乐(Dollar) ,看到的是与父辈无法沟通的痛楚与断裂,那是我们“未来”的孩子。

  如果说“小武”指向过去,“张到乐”指向未来,我们会发现贾樟柯对“小武”更了解、感情更深,而这个来自未来的孩子则充满了“三岁看老”的设计感。对当代中国的隐喻,结实地遮盖掉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表达。这不仅来自当代中国的复杂性,也来自于导演自身的创作困局。

  上个世纪末,贾樟柯不断在高校做《小武》的放映。拷贝只有16毫米版本,国内做不了字幕,全片杂糅着山西话和东北话,贾樟柯站在最后一排,有个小小的灯打在他身上。电影角色有对白,他便同声传译。这正是电影《山河故人》第一段故事的时间点,赵涛和一群青年随着音乐《Go West》的节奏,挥舞手臂如波浪,准备迈向新世纪。那时的贾樟柯敏锐地展示了被社会遮蔽与抛弃的个体,“来自于基层的民间导演”是他对自己最准确的定义和褒奖。

  2015年,已婚的贾樟柯45岁。人到中年的他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在中央美院任教、是某导演协会副会长,时常在世界性的电影节上领奖、评奖和露面,对电影或生活的操控都更加从容, 《山河故人》第二段故事时间2014年,正是当下。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远”和“宏大” ,关注的方式则通过社会新闻的剪报与拼贴实现。尽管贾樟柯此番强调《山河故人》更多地关注了个人情感,他的三段式故事也颇有“凤头、猪肚、豹尾”之感,但他试图描绘转型中国的野心却让他的影片多了“符号”的骨感,少了“文献”的温度。

  他的个人困境与影片以及当下的中国形成了一种“互文”关系。

  孩子长大总是要离家,贾樟柯早已远离“小武”“崔明亮”“斌斌”他们的一群,远离了基层和民间生活本身,离开家乡,偶尔听到朋友的消息,也只能感慨世事变迁与无常。尽管他依然在宣传路演中跳着霹雳舞,却不再是生活本身,而是一种“奇观”的展示。

  除去家乡汾阳,贾樟柯对“黄河”的感情也是丰沛的。冰冻的黄河岸边、张晋生轿车撞上的黄河界碑、涛带着儿子到乐面对黄河说“每个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 ,最后一次出现在2025年的油画《黄河颂》 ,弱化成了晋生父子异国海景豪宅的背景。

  这让我想起贾樟柯第一次看《黄土地》的兴奋与激动。从此他发现了一条用影像表达和创作的人生之路。这次开蒙,是赤子对家乡山河、人文第一次热诚的注视,混杂着太多的个人情感,早已超出了对影片本身的客观评述。

  当《黄河颂》弱化成背景,成了一种曾经和前世。黄河入海流,澳大利亚的波涛,最后抽象成一个波浪的符号。

  在贾樟柯电影中发现“符号”是容易的。标示年份的流行歌曲、指示年代的交通工具,甚至曾经有外国影评人询问贾樟柯电影中墙面反射的一片绿光为何物,被告知那是特定年代所有家庭墙上涂抹的绿漆,有专门的名字叫“邮政绿” 。

  这就是贾樟柯的电影。他曾说过,“在我的很多电影里面,我希望可以做到文献性。若干年后,人们看1997年拍的《小武》的时候,里面所有的声音、噪音,就是那一年中国的声音。 ”

  在《山河故人》这部电影中,依然可以听到标示年代的歌曲《Go west》 《珍重》 ,曾经代表远方的绿皮火车已经成为留住时光和缅怀过去的工具。

  交通工具的提速与脱轨有了明显的隐喻作用。无处不在的苹果手机、 Ipad, 2025年的谷歌翻译软件,表明被物化的社会割裂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可能。纪录素材片段的使用,行走的持关公刀的男孩起到的间离效果,使人适当地跳出情感脉络,审视社会转型的痛点和人的危机。

  这是贾樟柯的保留,也是他的发展。当“文献性”有了新的可能性,有了“符号”的指代作用,影片的意蕴更加深厚。

  问题就出在了“符号性”上。当贾樟柯将对转型中国之痛的急于言说压缩在一部影片中时,只能收回曾经热切注视《小武》的带有温度的“文献性”目光,而让《山河故人》的故事和人物承载着毋庸置疑的功能性和宣讲性,从而成了符号本身,为导演的主旨服务。

  演员表演功能性太强,故事上无一处“闲笔” ,把镜头框在张艾嘉与董子健的脸部特写也无法遮掩其“符号”的作用。当“文献性”纪录中的生活细节被几首老歌、几条重大的社会新闻所抽离,情感故事也无非是为其服务的干瘪“符号” ,对他人的人性关照变成了导演自说自话的“形而上”困局。

  早年间,在一次柏林电影节上,电影史学家格雷戈尔和贾樟柯谈过一个问题:“你会不会一直是来自基层的民间导演? ”这个问题,贾樟柯想了很久。“比方说我拿到了奖金,现在出门可以打面的,不用再去挤公共汽车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再去挤公共汽车,自己的整个心态也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再也不可能有那样一种体验了,会变成一种刻意的做作。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你在不断追逐成功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一点一点地失掉了你的根本——想到这一点,有时候我真感到非常恐惧。 ”

  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