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13部新片佳作集中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6日07:55 来源:中国作家网

  “抗战题材重点电影推介典礼”举行:

  13部新片佳作集中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

  

  用光影追忆历史,用歌声唱响和平。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CCTV-6电 影频道、华夏电影发行公司承办的《气壮山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电影推介典礼》日前在京举行。《百团大战》《战火 中的芭蕾》《诱狼》《根据地》《开罗宣言》《穿越硝烟的歌声》《报国忠烈之赵一曼》《燃烧的影像》《黄河》《抗战中的文艺》《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 码》《铁血残阳》和《受降前夕》等共计13部国产重点影片将献礼抗战70周年。

  此次获得推荐的13部影片,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制作精良,是中国电影人凝聚颗颗炽热之心的精诚之作,大多即将于8月底至9月在全国陆续上映。 电影频道希望通过推介这些优秀的国产影片,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伟大时刻。在受推荐的影片中,既有《百团大战》《开 罗宣言》等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鸿篇巨制,有《诱狼》等体现八路军战斗智慧和勇气的战争片,有《战火中的芭蕾》这样表现中苏军民共抗侵略的影片,还有《根据 地》《燃烧的影像》等纪录片和《犹太女孩在上海2——项链密码》等动画片。其中,《诱狼》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以黄土岭战役为背景,重现当年担任晋察冀 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三支队支队长曾雍雅智诱日军中将阿部规秀及其所属部队进入我军包围圈,最终被我八路军一举歼灭的故事。《战火中的芭蕾》根据真实历史事件 改编,通过男女主人公在抗日烽火中的芭蕾情缘,讲述一段跨越国界的凄美爱情,再现了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以后,黑土地上最后一战的残酷与悲壮,展示了中俄两 国军民患难与共、携手并肩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战斗友谊。《根据地》以李延国、李庆华的同名报告文学为基础,以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为背景,以党和人民群 众亲密关系的鱼水之情为主线,全方位展示了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和人民群众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前赴后继的艰辛历 程,以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感人故事,提炼出“人民是共产党永远的根据地”这一崇高主题。

  为了凸显推介典礼的时代气质,电影频道调集了当今中国优秀的舞美制作班底,力图借助最前沿的创意与科技,构建一个不同于往常的舞台。特别值得一 提的是,此次典礼还力邀词作家王平久、音乐制作人常石磊,共同创作了典礼主题曲《和平歌》。歌曲的主创团队还发起了“用实力唱歌,用实力保卫和平”主题歌 公益演唱活动,萨顶顶、金池、胡维纳、孙伯伦等歌坛新势力代表共50人联袂录制了这首歌曲。这首充满正能量的歌曲同时在典礼现场唱响,并将作为纪念中国人 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重点电影推介典礼的宣传曲,从8月21日至“国庆”在电影频道滚动播出。此外,典礼中的文艺节目加入了许多原创 元素,并进行重新编排,力图营造出一种凝重、庄严、充满朝气的氛围,打造一个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电影盛典。

  推介典礼得到了成龙、陶泽如、刘之冰等众多电影演员和廖昌永、阎维文、雷佳、王丽达、陈思思、曹舒慈等歌舞演员,以及钢琴家李云迪的热情响应,并现场助阵演出。

  值得关注的是,推介典礼还邀请到抗战名人的后代共同回忆那段激荡人心的岁月。音乐艺术片《黄河》中主旋律《黄河大合唱》的作曲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穿越硝烟的歌声》的人物原型、《游击队歌》的曲作者贺绿汀的女儿贺元元也来到现场,并为观众展示父亲的珍贵手稿。

  说起父亲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冼妮娜仍是十分激动:“1939年母亲孕育了我,父亲则孕育了《黄河大合唱》。我们是同年降生的。”冼妮娜说, “父亲离开我时,我还很小,我对他的了解都是通过母亲的讲述和他们的信件。我觉得他是一个既平凡又伟大的人。”说到这里,她忍不住落泪。冼妮娜表示,看到 《黄河》这部以父亲的作品为蓝本而创作的音乐艺术片,她感到非常荣幸与自豪,“父亲以音乐为武器来抗日,我们便以音乐来纪念他。”

  而另一部《穿越硝烟的歌声》描写的则是贺绿汀创作《游击队歌》的故事,该片由高峰执导,青年演员吕聿来出演贺绿汀。影片将贺绿汀刻画成一位“硬 骨头音乐家”。女儿贺元元认为影片的诠释非常正确,她回忆起父亲时说:“爸爸是个老‘天真’。他向来都敢讲出自己的心里话,不绕弯子,也不考虑保护自 己。”

  此次推介典礼是一场多形式、多维度,向多类型、多层次观众推介电影的光影盛典,对弘扬抗战精神、激发爱国情怀、倡导珍惜和平、实现民族复兴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和作用。 (影  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