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红火的《欢乐颂》,映出了哪些“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6日10:08 来源:解放日报 柳森
  《欢乐颂》剧照   《欢乐颂》剧照

  从国产剧《欢乐颂》开始,电视剧有一种“火法”算是坐实了——颜值+IP+谈资制造机,三者缺一不可,大家一起“欢乐颂”。

  颜值和IP都较好理解。有亮眼的“红花绿叶”,有好衣品好布景,有在转化成电视剧本前就具备一定知名度的故事底本。那么,什么是“谈资制造机”?具体来说,就是除了提供可以品鉴和吐槽的剧情、人物设定外,还汇聚了时下各种有热度的议题和槽点。

  在这一点上,《欢乐颂》可说是“成功”了,这从它在朋友圈的出镜率可见一斑。

  《欢乐颂》到底触到了哪些痛点,投射出哪些困惑与无奈?

  痛点一

  都会中的职场:不满意也要接受

  当被问及对《欢乐颂》的观感时,一位来自世界某知名500强企业的部门经理告诉记者,她的身边有太多“樊胜美”、“邱莹莹”和“关雎尔”了。其中,“樊胜美”尤其多。这让《欢乐颂》成为她们茶余饭后毫无门槛就能聊上几句的话题由头。

  “樊胜美”们已经度过剧中邱莹莹、关雎尔所在的职场起步期,俗称“菜鸟期”。她们对各种职场生存术的体认,可能仅限于自己所拥有的职场经历和所尝试过的模块、岗位,但对自己的处境已基本接受。至少知道哪些红线绝对不能碰,以及自己在一个庞大企业机器中的准确定位。于是,这种对自身所处环境的接受,既成为一种明哲保身的必须,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一个人的事业发展冲动和上升空间。

  但就像樊胜美经常会在“小蚯蚓”和“关关”向她求助后转身的片刻,既慨叹她们的稚嫩,又想起自己的处境也没比她们好多少。即便是进入了“熟鸟期”,“樊胜美”们的烦恼一点都不少。

  她们要强、懂得自力更生,不少都是从上海以外的城市来此打拼的单身女青年。头顶“外企公司人”的光环,却依然很难在上海随心所欲地安家置业。经济上的窘迫,自己所来自的家庭在社会资源上的捉襟见肘,往往会在她们择偶的那一刻,集中爆发出来。这时,她们难免也会想问天问大地,如果“投胎”投得好一点,自己的生活会不会顺遂不少。

  这就难怪《欢乐颂》会引起她们的共鸣。不少都会中的职场人在剧中看到了自己的侧影,以及“不管你满不满意,都必须让自己先立足、扎下根来”的坚硬现实。

  痛点二

  被建构的女性:依然是摇摆的

  众所周知,电视剧有一种社会功能,那就是通过对生活素材和场景的采撷、重构、再现,整理社会生活中业已发生的人生经验和成长过程,重新反思这些经验和成长背后的文化。于是,说到中国女性的大众文化形象,我们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影视作品中的刘慧芳、武则天、杜拉拉、甄嬛、芈月……既然被创作团队精准定位为“都市职场女性剧”,《欢乐颂》在这方面显然也是下了功夫的。

  可是,在剧中最具有“社会资本”的精英高管安迪那里,人生危机被设定为自己的血脉和基因可能存在极大的失控、致疯概率。对此,她选择了逃避和自卫,以及不由分说地停止了一段既有的感情。“富二代”曲筱绡有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高材生医生”男友。对她的骄阳跋扈、各种没教养的习气屡屡难以接受,却最后还是对她的蓬勃朝气和敢说敢为欲罢不能。

  樊胜美在剧情一开始就被挂上了“30岁恨嫁剩女”的标签,虽然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纷纷因其家庭对她的轻视萌生同情,她也因各种患难最终幸福地与家境普通的老同学、事业刚起步的“小老板”成为情侣,但就在她上门见男方家长的那一刻,一句“这样的女人怎么能进我们家门”从门内恶狠狠地飘出来……

  有句评论说得好,“说到底,中国编剧还是无法塑造一个真正意义上强大的女性,无法真的能跳离爱情、家庭、亲情的束缚。所以,安迪高冷的表现只能在亲密恐惧症上找补,樊胜美的虚荣永远归咎于原生家庭的束缚,她们都没能从复杂世事中习得叛逆和觉醒的力量。”

  恰逢热门美剧《傲骨贤妻》早于《欢乐颂》数日收官。一些对美剧颇有欣赏心得的观众大呼:什么时候,荧屏上的中国女精英才能真正闪耀起来。

  一位网友这样写道,“《傲骨贤妻》 中,Diane的魅力不在于同万宝路大叔双宿双栖,而是在法官提名落空时,她的落泪,这是这位‘女超人+合伙人’剧中唯一一次流泪。《纸牌屋》中,Claire的魅力不在于被老公Frank衷心夸赞‘这个女人让我骄傲还是害怕呢?我想两者都有吧’。而在于她极其清楚自己的欲望,又懂得如何去掩饰它们。《实习医生格雷》中,Meredith的魅力不在于为了争取爱郎,放下身段卑微地吐出一句‘爱我吧’。而在于她是一个连续几个月不曾失去一个病人的顶级外科医生,在于她倾听病人的故事,安抚他们的惊惧和疑虑。”可见,这样的精英女性的荧幕形象确实丰满许多。

  可值得玩味的是,与上述这些关于女性问题的“觉醒者说”一起,并行不悖地存在于对《欢乐颂》的追剧大讨论中的,依然是一些拥有耸动标题的网络热帖,伴随着一种不无欢乐的情绪被大量传播——

  《站在樊胜美的起跑线上,有可能跑到跟安迪一样的终点吗》《<欢乐颂>里的男人,哪个最适合你》《欢乐颂|你一定会遇到这几种男人》……还有类似“十年修得赵启平、百年修得王柏川、千年修得包亦凡、万年修得谭宗明”这样的“男人经”。

  类似帖子、段子能被大量转载,除了标题、文字本身极具“煽动性”,多少也反映出一些现实:在我们当下这个社会阶段,人们对于女性社会角色及其成长潜力的认知和定位,依然是摇摆的,或呈现出某种“二元化”分裂。成熟者开始觉醒,但这种成熟还不可靠,还会摇摆,尤其在面对现实选择时。

  痛点三

  时代精神改变:为什么而奋斗

  在观众对《欢乐颂》的“诟病式讨论”中,有一个关键词引出的讨论质量颇高。那就是“奋斗”。连带带火了人们对一部“旧作”《奋斗》的追忆和比较。从《奋斗》到《欢乐颂》,有观众慨叹,“十年之间,时代精神已变”、“青年不敢再任性”。可见,是《欢乐颂》“奋斗观”中的种种缺陷,刺到了大家心里的某些痛处。

  且看剧中五位女青年的“奋斗”。

  2202室中,关雎尔的奋斗是努力转正,争取在某500强企业中通过实习期的考验,成为正式员工。为此她小心翼翼,不敢比其他人早走,不敢错过任何一次在线会议,泡上一杯咖啡熬红了双眼、一有机会就想跟精英前辈安迪学上几招,是她努力的常态。

  邱莹莹是个来自小城市的普通职员,典型的奋斗方式是周末上考证培训班、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以“吃吃吃”聊以自慰。

  三人中工资最高的樊胜美,外企人事月入过万,小账本上各种开销盘算下来,经常所剩无几。出入各种精致社交场合是为了“掐尖”,跟老同学遇上时把租来的房子说成自己的,对对方家底的虚实几经试探,难有安全感。这些剧情设定虽无甚新意,却还算接地气。一位网友说,“这是越来越多奔波在相亲路途上的青年人正在感受的现实。”

  曲筱绡和安迪总该拥有更有质量的奋斗了吧?可曲筱绡在剧中唯一一次靠谱的奋斗,大概就是在看不懂一堆资料后终于哭着承认自己先前留学时只顾吃喝玩乐,如今追悔莫及,于是半夜敲开安迪的门请求帮助。30个小时不眠不休,只为将一份项目策划书送到身为民营企业家的父母面前,好用这种“诚意”给自己“长脸”,把自己更混不吝的同父异母兄弟比下去。

  安迪在剧中的职业修为则更少被严肃认真地“表现”。除了开会时可以如新闻播报员般快速背诵出各种数据,对市场大势如数家珍,不时质疑同仁的报告不够专业,好像也就最多跟下属说上一句“无论报告来得多晚,我都会等你们”,颇显敬业。

  可光有这些,并不足以表现中国青年一代寻求自身定位、创造自我话语的顽强努力,更无法生产出对现实问题更具解释力的话语资源。这多少让一些观众有点遗憾。

  因为反观现实,职场“菜鸟”“熟鸟”即便环境再复杂艰苦,依然不抱怨、不放弃,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自我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的“靠谱青年”仍然是主流;所谓“富二代”,对于“富二代”这个令他们五味杂陈的“标签”持冷静搁置态度的越来越多,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能在父辈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将家族事业带向更可持续的发展方向的有志者绝非少数;在像安迪那样的高智商精英群体中,敏锐把握时代大势、抓住机遇奋勇向前的同时,不曾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担当的弄潮儿,更受大家敬重……

  如果拿这些“毫无虚构”的“正能量”和剧中的人物设定一比,显然前者的“奋斗观”格调更高、格局更大,他们“于时代张力中的坚持和不易”更应被看到和解析。这就难怪一些观众在观剧后追问,“真正的奋斗,到底是什么样子”。言下之意,他们的奋斗,被无视和低估了。

  成为一架颇具人气的“谈资制造机”,是《欢乐颂》的成功,但支撑“成功”的那些社会痛点,无疑更值得人们思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