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三八线将播 电视剧首拍抗美援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2日15:00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杨文杰

  北青传媒联合出品 北京卫视5月28日震撼开播

  三八线将播 电视剧首拍抗美援朝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66年前,百万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奔赴保家卫国的战场;66年后,这段历史将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正面呈现在观众面前。

  5月28日,由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以抗美援朝为题材的38集电视连续剧《三八线》,将接档《金水桥边》在北京卫视红星剧场震撼开播。该剧由王海平执笔、梦继执导,张国强、王挺、曹曦文、张洪睿、战卫华、汪裴、王智等联袂主演,缅怀志愿军先烈,纪念“最可爱的人”。

  开创先河

  首部正面反映朝鲜战争史诗巨作登陆荧屏

  抗美援朝的历史,国内曾有以《英雄儿女》、《上甘岭》、《奇袭白虎团》等为代表的一批电影,但以电视剧的形式正面表现这一题材的,《三八线》尚属首例。该剧以鸭绿江边的普通渔民李长顺(张国强饰)与张金旺(王挺饰)的经历与成长为切入点,讲述他们为了国恨家仇奔赴朝鲜,从平凡小人物成长为智慧果敢的爱国战士的故事,既展现了志愿军战士保家卫国流血不屈的一面,又诠释了他们情深义重的一面。

  与以往只关注战斗部队的战争剧不同,该剧设置了尖刀连、运输班、战地医院三条主线,从不同侧面立体还原一个真实的朝鲜战场。三条主线之间又彼此勾连,将战争中的亲情、爱情、战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该剧分寸得当地对战争各阵营的战场实况进行了客观描述,竭力避免将敌方“脸谱化”、“妖魔化”,让人物真实可信。

  用影像纪念这段历史责任重大,没有足够的信念和积淀是难以驾驭的。编剧王海平在创作期间所查资料、拜访人员不计其数。他坦言:“创作《三八线》历时三四年,数易其稿,每每写到动情时,总会忍不住潸然泪下。既感动于志愿军的伟大,也感慨于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

  忠于历史

  八成以上篇幅源于真实的战争

  为真实还原这一宏伟的战争,《三八线》投入过亿巨资。导演梦继介绍,全剧百分之八十以上篇幅的故事都源于真实的战争,绝不戏说演绎。在“抗战雷剧”频出的当下,剧组专门聘请了研究朝鲜战争历史的顾问团队全程跟组指导,并花费重金特别定制了两台美制M4A3“谢尔曼”坦克1:1道具模型,大到气势恢宏的战斗场景,小到一支枪、一件衣服的使用都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

  制片方还特意邀请曾参与创作《集结号》《1942》等影片的韩国动作导演朴柱天,带领亚洲顶级制作团队,为《三八线》打造电影级高水准视效,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体验。

  直面生死

  张国强、王挺携众“硬汉”演绎“最可爱的人”

  无论是《士兵突击》里刚强好胜的七连长高城,还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东北兵”张迷龙,张国强带给观众的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军人形象,“硬汉”气质深入人心。在《三八线》中,张国强再度走入战场,饰演一个从普通渔民成长为“神枪手”的尖刀连战士李长顺。张国强透露,刚接到这部戏的邀约时自己正处在调整期,不打算接拍任何新剧,但阅读剧本后改变了想法,“作为一个对抗美援朝战争有着深刻敬意的人,我要以我力所能及的方式,告诉世人中国人是怎样的,民族精神是怎样的,真正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怎样的!”

  据张国强介绍,李长顺身上综合了张桃芳等几位志愿军战士的真实事迹。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并特地学习了朝鲜语,他发现当时的朝鲜语与现在的韩语在发音和口音上都有不同,因此综合运用了两种口音并不断向翻译学习,“有的地方发音是按照朝鲜话来,有的地方是按照韩国话”。

  除了案头工作需要充分准备,46岁的张国强坦言这部戏给了他很多体力上的挑战,拍摄中也因太拼而不慎受伤,“在拍一场打戏时,我的腿咔嚓一下,膝盖关节性损伤”,医生要求打石膏静养一个月,他却仍旧坚持拍摄,并笑言:“比起当年英勇抗敌的志愿军来说,我这点伤算什么。”

  同样以荧屏硬汉形象著称的铁血汉子王挺,此次在《三八线》中饰演运输班战士张金旺。与以往塑造的形象不一样的是,王挺把张金旺形容为“可爱型男子汉”。剧中性子莽撞的张金旺被阴差阳错地分到后勤运输部队,他为此感到非常憋屈,总是变着法儿要到前线去,“就像个小孩子,总要惹点是非出来,让领导能够满足他的愿望。”运输兵会时刻面临敌机的轰炸,跑炸点就成了王挺拍摄时的家常便饭。这对之前拍摄战争戏被炸伤过的王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但是他却坚持不用替身,“因为我知道如果我不付出一定的努力,或者在肢体上不受一些苦,我是没有办法去塑造张金旺的。我想等到有一天我看《三八线》的时候,每个镜头都是自己的,我会给自己一个交代,会跟自己说,你是全力以赴的。向前辈致敬,受这点苦值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