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我们的双手握有未来——聚焦中央电视台“五一”主题类节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2日10:34 来源:人民日报 任姗姗

  一双双有力的大手,一副副硬实的臂膀,一颗颗睿智的心灵,一份份坚持的心意……它们属于同一个群体:劳动者。自4月30日至5月4日,中央电视台15个频道精心策划、创新编排,推出一系列以劳动为主题的节目,将普通劳动者从幕后推向台前,把敬意献给千千万万平凡却不普通的劳动者,让“劳动创造美 劳动托起中国梦”成为这个劳动节的荧屏主旋律。

  这些节目把镜头推向了最基层,微观普通劳动者的苦与乐。一枝錾刻的金属玫瑰花,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送给妻子的礼物。孟师傅有一双神奇的手,是这双手让3000年历史的錾刻工艺在今天得以“复活”。在一个80年代的老厂房里,孟师傅和其他技工一起,熔炼、掐丝、整形、錾刻,于是有了航天英雄奖章、奥运优秀运动员奖章、汶川地震纪念奖章。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打造出的“丝巾”,成为北京APEC会议上的国礼之一。孟师傅的手艺是身为一个劳动者的全部骄傲,也是对家庭的全部亏欠。在节目中,他对妻子敞开心扉,令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不禁为之动容。节目中,还有许多孟师傅一样的普通劳动者分享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从最基层的生活中来,从最基本的人与人的情感中来,真实而细微,每一处苦与乐无不连接着荧屏之外千千万万普通人。

  这些节目将目光聚焦劳动的价值,解码匠心传世的奥秘。在火药上微雕的徐立平,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28年来,他的雕刻遍及战略导弹、载人航天,误差不超过0.2毫米。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的钳工巩鹏,被人封为“导弹精确制导研磨师”。在去年9月3日的阅兵方队中,有6个型号的导弹关键部件的打造需要借助这项高超的手工技艺,甚至可以说,这些零件的加工精度,直接决定着导弹能否准确击中目标。还有,“肩上扛家庭,手中牵未来”的棒棒工冉师傅、兰州拉面第四代唯一传人马文斌、从普通农民成长为紧凑型杂交玉米科学家的李登海……这些令人难忘的面孔和“绝活”让人不禁眼前一亮。不论是心传身授、体知躬行,还是精益求精、坚持不懈,“绝活”和“惊艳”的背后无不蕴藏着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匠心。他们拒绝了眼前的热闹和短期的得失,心中怀有一份朴拙的任性,全身心贯注在自己的脚下,因为坚持、因为永不满足,终于走出了一条人生的大路。这些人的故事传递给观众的是朴素的人生道理:做人要从实字做文章,匠心并不遥远也并不虚空。

  劳动者的信念所在,就是劳动者的家国情怀。无论身在穷乡僻壤还是繁华都市,无论从事简单枯燥的工作,还是探索高精尖的技术,荧屏上的这些劳动者最让人动容的还是他们的精气神。专注国产动漫20年大圣方才归来,一本字典几代人接力编纂36年,坚持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北斗……无数个日日夜夜,无数次辗转反复,这些人凭一口气、点一盏灯,念念不忘的背后是身为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劳动,不仅让每个人的人生更充实,也让我们的国家更有荣光,让我们的未来更富光彩。这些人的故事里没有宏大的道理,但有生活的真谛,有朴素的爱国情怀,有走向复兴的中国梦。

  节目比较朴实,却不失真诚和真情。节目策划编导尽可能地调用多种电视语言,让这些普通人的故事讲得精彩讲得有趣讲得耐人寻味。而这份朴实,正是电视人的匠心,也是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担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