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血性,军人品质的“标配”——评电视剧《武神赵子龙》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5日10:10 来源:解放军报 李洪波
  

  近日,电视剧《武神赵子龙》在湖南卫视火热开播,为荧屏注入一股热血阳刚的气息。

  该剧以三国名将赵云(字子龙)风云传奇的一生为主线,呈现了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当道、诸侯争雄的动荡局面。主人公赵子龙深感民怨之重,胸怀宏图大志,在历经生死仇怨和儿女情长的历练之后,终于参透恩怨。自此,他手执长枪,驰骋沙场,辅佐明主建立大业,抒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礼赞。

  “子龙一身是胆也”,千百年来,“赵子龙”成了胆量的代名词。长坂坡单骑救主,所向披靡;横长江截夺阿斗,当机立断;据汉水以寡敌众,勇冠三军;凤鸣山力斩五将,老当益壮……随意截取赵子龙的人生片段,无不散发着血性胆气的光芒。清朝学者黄彭年在《选将论》中评述:“赵云以数十骑遇敌,开军门偃旗息鼓,勇在胆也。”好一个“勇在胆也”,然而血性胆气并非天生而就的,赵子龙的“胆”又从何而来呢?其血性光芒背后的“光源”,值得探寻。

  正史虽没有对赵云的早期经历详加记载,但从他走出常山后的一番作为可以断定,他自始至终深明百姓疾苦,胸怀济世救民、匡正天下的坚定信念。 《三国志》记载: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赵云受常山郡百姓推举,率领本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公孙瓒问赵云:“听说冀州的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逆势而行呢?”赵云回答:“而今天下大乱,百姓有危难,鄙州经过商议讨论,要追随仁政、明主所在,并不是因为我个人疏远袁绍而偏向于你。”赵云此后随公孙瓒四处征讨,后因他的兄长去世,而又请辞归乡。

  他为国为民的信念宗旨,在刘备平定益州之后也得到了印证。

  当时,有人主张将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田地分赐给诸将。赵云则建议:“须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使众人返回家乡去耕田种地,这才是最好的决定。益州的百姓,刚刚遭遇战祸,现在应该将田地房产归还给百姓,先让他们安居乐业,然后他们便可安心服兵役、纳户税,这样就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刘备当即采纳了赵云的建议。

  沙场争逐,刀口舔血,谁人不是为了锦衣玉食、裂土封侯。而赵子龙则是真心实意上报国家、下安黎庶,这就是他忠勇刚直、一身正气的根本所在,也是他的血性胆气之魂。

  纵观赵云的一生,所经历的硬战、恶战不少。然而,每在危急时刻,他总能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挽救战局于危急时刻。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兵败,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麾下精骑快马追赶,终于在当阳长坂附近追上了刘备。情势危急之下,刘备丢妻弃子,仅带着张飞、诸葛亮、赵云等数十骑向南逃逸。而赵云却单枪匹马,反而向北冲入曹军重围之中,经过一路苦战,斩杀曹军将领50余名,夺得青釭宝剑,并成功救回阿斗,其“战斗值”可见一斑,赵云也由此威名远扬。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魏蜀两军争夺汉中,赵云带着数十骑出营寨探查情况,遭到曹军先锋部队的攻击,并且曹操亲率大军紧跟而来,声势逼人。赵云且战且走,退入汉军的营寨内。待到曹军追至汉军的营寨前,沔阳长张翼正在防守营寨,见曹军杀到,准备闭门拒守,赵云却下令大开营门,然后令汉军偃旗息鼓。曹操见状,疑有伏兵,便仓皇退兵。此时赵云下令鸣击战鼓,鼓声震天,又令军士以弩箭射杀,曹军惊骇,自相践踏,坠入汉水中淹死者甚多。此战,赵云赢得了“虎威将军”的美名。明代史学家徐奋鹏评价:“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之完人欤。”

  脱离了理性的血性是鲁莽,脱离了实力的血性是虚妄。赵子龙的血性胆气,不同于江湖游侠的斗气,也不是“庸夫之怒,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而是建立在精湛武艺和杰出智谋基础之上的真本事、硬实力。

  历史证明,不担当难有作为,有多大担当就能成就多大事业。大丈夫“以苟活为羞,以避事为耻。”担当是一名将领不可或缺的境界和觉悟,而赵云的所作所为,就是对为将之道的最好诠释。刘备称帝后,打算进攻东吴,以报孙权伐取荆州、杀害关羽之仇。鉴于关羽同蜀主的结义关系,当时反对声音极少,赵云审时度势,依然上谏劝说:“曹操毙命,其子曹丕篡盗皇位,引起民愤。应先攻占关中,占据黄河、渭水上游以讨伐国贼,不该放置曹魏,反而先攻打东吴。而且与东吴的战争一旦开始,就不易停止了,伐吴并非上策。”其远见卓识难能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惧惹怒刘备而直言进谏的这份担当。可惜刘备不听谏言,执意伐吴,终至兵败。

  议政谏言如此,带兵打仗也是如此。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兵北伐,并令赵云、邓芝在斜谷道阻挡曹军,而自己率领蜀军主力进攻祁山,赵云、邓芝由于寡不敌众,失利于箕谷。部队撤退时,赵云身先士卒,亲自断后,阻止、减缓曹军追击,因此军资和人员的损失都不大。

  而在祁山战场,蜀军主力因马谡违背诸葛亮的指示,被魏将张郃大败于街亭。

  蜀军退兵时,诸葛亮疑惑:“街亭退兵,我军混乱成一团,箕谷退兵,却编制齐整,这是何故?”邓芝回答说:“赵将军亲自断后,因此军资没有遗失,人员编制整齐。”诸葛亮对赵云品行大为称赞。

  不避祸事,直言进谏;不畏敌强,身先士卒。赵云用事实证明,唯敢于担当、勇于牺牲的人,方可立身于世,开创不朽功业,而这也是他血性胆气的境界。血性,是对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褒奖,也是衡量军人的刚性标准。不管是三国,还是当今,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形势如何变化,血性对军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它就像一个人身上的钙,一旦缺失,就会得“软骨病”,从而丧失斗志、难挑重担,甚至一败涂地。

  一部“最具气质的三国英雄史诗”的《武神赵子龙》,塑造了武艺高强、侠肝义胆、高大英俊、内敛冷峻的一代武神。而以“军人”的视角来看,赵子龙报国安民、能谋善战、担当过人的品行和能力,无疑更为打动军人之心,其有魂、有能、有境界的血性胆气,才是我们当代青年军人所应追寻和具备的珍贵品质。

  值得肯定的是,湖南卫视依托其年轻观众居多的平台优势,积极弘扬血性精神,为培育年轻一代刚毅果敢的品质发挥了有益作用。

  上图:《武神赵子龙》剧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