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一位具有变革精神的军事家——戚继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08日09:27 来源:中国作家网 任晶晶

  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自播出以来,以其忠实历史的创作情怀、高标准的精良制作、把握有度的艺术加工以及真情展现民族英雄戚继光为国抗倭传奇 一生的正能量剧情,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好评。在中国视协举办的《抗倭英雄戚继光》创作研讨会上,由“这一个”戚继光为何会引起观众共鸣的讨论引发了与会专家 对历史正剧创作与发展等问题的深入探讨。

  专家认为,该剧的创作与播出为历史正剧的创作打了一剂强心针。这不仅因为电视剧的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更在于它挖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 源塑造有中国特色且能为世界所关注的英雄形象。同时,尊重史学家的史学成果,并将此成果自觉地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内在驱动力。该剧从民族英雄身上寻求爱国主 义的思想源泉、精神动力,用历史故事讲述时代情怀,用中国故事凝聚中国力量,真正反映了当代的价值取向和需求。

  为什么要在充满播出“风险”的前提下坚持电视剧《抗倭英雄戚继光》的拍摄,该剧总制片人刘志江认为,《抗倭英雄戚继光》不仅仅是一部电视剧这么 简单,它还能够让更多的观众了解400年前那一段抵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了解民族英雄,了解曾经带来民族尊严的历史人物,唤起观众的爱国主义情怀,弘扬中国 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我们国家和时代需要的作品。当时有众多同行都劝阻刘志江不要拍,认为历史正剧的市场不好,有风险。但刘志江认为,创作者除了要有 市场意识,更要有责任意识和情怀。虽然相比于当下盛行的IP改编,历史正剧的吸引力可能会稍逊一筹,但并不是说拍正剧就没有市场,其实民族英雄本身就是 IP,只要用心拍好了,就能吸引观众。刘志江还告诉大家,目前,已经有韩国、泰国、柬埔寨等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剧的海外版权,事实证明历史正剧也能走出国 门。

  “戚继光”一直是影视剧题材的宝矿,而《抗倭英雄戚继光》从整顿军队、兵制改革的全新视角塑造了一位不同以往的戚继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 究员、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一直关注该剧的创作,为其把关。他谈到,戚继光不但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英雄,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军事改革家。改革本来 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军事改革更是一件难上加难之事。戚继光在与倭寇作战中,看到了旧的军制弊端,加之他所积累的大量实战经验,提出了以募兵制取代旧 的卫所制的主张,在胡宗宪、谭纶支持下招募义乌矿徒,组成了戚家军,并且把这支军队训练成为能征敢战的劲旅。戚家军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建立在改革基础之 上,惟改革才是强军的惟一途径。这也成为剧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从这样一个立足点来写就打开了该剧的眼界,使其具有现实观照意义,戚继光的形象在某种意 义上也站得更高了。

  该剧成功的人物塑造也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赞许。与会者认为,剧中每个人物都散发出应有的光彩,整体形象塑造可谓成功。有专家具体谈到剧中人物胡宗 宪,且不论这个人物与实际历史有多大差别,仅从艺术性来看,该剧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亦正亦邪,一方面有对于国家社稷的忠诚,以驱除倭寇为己任的人生 奋斗目标等高尚的一面,但同时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或者说为了达到能够自己主事的目标也做一些不应该做的、甚至是让人感到不耻的事情。剧中对这些方面都有很多 深入、丰富同时也让人感到信服的刻画。这样人物有了深度,他们的性格相互影响,在这种影响以及性格之间的碰撞所构成的运动关系中,推动了整个故事的进展, 让人感觉该剧在艺术上有功力,不仅仅是就故事而描写故事,而是用人的性格、人的气质来驱动故事的进展,同时这个故事的进展又是用千百个生动的细节连缀而成 的,这些细节的连缀使作品整体上呈现出细腻的质地。

  有专家认为,该剧在历史正剧和市场需求之间形成了某种特有张力,通过几个方面的融合和折中,探索出一些于历史正剧创作创新有益的宝贵经验。具体 而言是历史正剧和情节剧的融合,该剧规避了“重情怀,轻故事”的老套路,做到“情怀”“故事”相持的状态。其次是历史正剧跟青春剧的融合,以及武戏和文戏 的适当结合,做到武戏精彩,文戏出彩,这种结合使该剧超越了仅仅是打打闹闹武打剧的浅层次,而进入到对整个明朝政体文化格局的思考。

  此外,与会专家从《抗倭英雄戚继光》一剧谈到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拍历史剧,其实并非是要简单地用不同的叙事风格或者类型化去展现一段历史,拍历史 剧的最终宗旨还是要看传播什么样的价值观和精神取向,树立怎样的历史人物的现实观照。近来播出的一些历史剧,有的甚至不能称之为历史剧,完全违背了历史真 实性。该剧深入挖掘了戚继光形象中蕴含的中华文化优秀基因,在为民族英雄树碑立传、传神写貌的同时,重点宣传人物身上的军事才能和变革精神,展示军事变革 的意义,将焦灼的社会话题融入故事中,既把历史问题作为创作的源泉,又超越了历史层面,与时俱进跟当代文化相适应、跟现代社会相协调,使艺术作品实现了创 新性转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