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山东卫视“经典英雄季”:红色故事的当代讲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7日10:06 来源:光明日报 陈星
电视剧《飞虎队》剧照

  随着海岛谍战剧《渔岛怒潮》的收官,山东卫视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推出的“经典英雄季”正式落幕。 从《地雷战》到《飞虎队》再到《渔岛怒潮》,历时60余天合计120多集的“经典抗战戏”陪伴观众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剧中那些鲜活如生的英雄角色,热 血激扬的英雄往事,给2015年度的电视荧屏留下了一抹浓重的华彩。

  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下,有的剧拼“颜值”,有的剧洒“狗血”,还有的剧贩卖离奇剧情。可山东卫视“经典英雄季”的三部作品,却将目光投向了红 色经典题材。经过对观众耳熟能详的革命故事进行重新包装,红色经典跟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进行了一次完美对接。这不仅对于如何传承红色革命历史具有启示意 义,也是对电视剧市场竞争模式的一次全新探索。

  从“经典英雄季”收视与口碑的双重成功,可以总结出山东卫视的成功之道:一是推出精品,用好的作品抓住观众的心;二是立足本土化,先接上本 土的地气,再去发挥创作的能量;三是对市场的探索,通过大胆而又科学的尝试,有效驾驭市场规律,引导市场风向。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 年涌现了大量的红色抗战剧,其中不乏精品,但是像“经典英雄季”这样以系列的形式推出红色经典剧目的只有山东卫视一家。尽管有家喻户晓的经典版本在前,但 新版本的故事也不逊色。三部剧的艺术风格各不相同,在坚持经典内核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影视技术对原有情节进行了适度加工,再加上明星们的全新演绎,这些使 得三部作品在延续经典风格的同时,也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比如,三部剧在人物塑造方面,完全摆脱了传统红色经典中常见的脸谱化特征,每个人物都有血 有肉,性格鲜明。这其中有从农民成长为地雷专家的赵化龙,有侠肝义胆的刘洪,有足智多谋的李正,还有八面玲珑的刘三嫂,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爱憎分明,即 使在激烈的战争中也不乏细腻的情感,因此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山东卫视“经典英雄季”告诉我们:改编经典未尝不可,关键是必须有合理且有效的创新,因为对观 众来说,好看才是第一位的。

  难能可贵的是,“经典英雄季”三部剧不仅有饱满的戏剧性、丰富的娱乐性,更具有珍贵的文献性。《地雷战》聚焦海阳地区的平原抗战,通过讲述 敌后抗战武器的研发,表现了抗战民兵的智慧。《飞虎队》再现临枣地区的游击战,以飞驰的火车作为核心场景,表现了铁道游击队的传奇经历。《渔岛怒潮》讲述 了龙王岛地区的抗战故事,再现了我党敌后抗战力量与日、伪、顽各方势力的暗战,同时也展现了胶东半岛的地域风情。三部作品中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地区,具有 强烈的地域属性,这一方面丰富了抗战题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构成了一幅齐鲁大地敌后抗战的立体画卷,从电视剧艺术的角度较全面地展现了山东敌后抗战的历 史。其实,在发掘和表现本土文化历史方面,山东卫视一向是业内表率,之前的《红高粱》《大刀记》等,都将艺术创作深植于本土文化的沃土之上,本次的“经典 英雄季”,更是将这种创作路径再次向前推进一步。

  我国地域辽阔,文化多样,然而具体到影视剧的创作上,却并未呈现出应有的丰富多彩。尤其是在激烈的收视竞争下,跟风、模仿、扎堆已成为电视 剧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为了眼前的利益,一批为了吸引眼球而不顾品质甚至与传统价值观相悖的作品不断出现,这些剧作在凭借猎奇性获得高收视的同时,也对社会 文化风气产生了消极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电视台具有重要责任。如何反庸俗、树新风,培育健康的创作风气,如何让经典元素、文化元素发挥应有作用,如何制作 出更好的精品剧,又如何把这些精品剧进行有效传播,这需要各家电视台认真思索。任重道远,却势在必行。通过“经典英雄季”,山东卫视一举打破文艺与商业的 樊篱,完成了经典与创新的接轨,在打造精品剧作、传播主流价值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