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乡音何处去,知音何处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02日09:48 来源:人民日报 邓 圩 姜泓冰 张 文 智春丽

  5年前,“粤语保卫战”打响;到如今,更多广州市民对方言抱以平常心

  乡音何处去,知音何处寻

  5年前,一份希望增加广州电视台普通话节目的政协提案,在当时引起轩然大波,“粤语沦陷”“保卫粤语”“广州人面临集体失忆”等字眼频现媒体。这场被称做“粤语保卫战”的舆论风波,引发了对于方言存废的大讨论。

  5年后,方言仍是挑动媒体神经的敏感词。四川师范大学语言学教授周及徐课题组前不久制作四川方言地图,被网络媒体持续关注;主持人汪涵自掏腰包发起湖南方言调查,一度成为热门话题。今天的大城市如何“说话”,民众对于方言的态度发生哪些变化,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如何自然相处?争议持续,关注也会继续。

  ——编 者 

  广东的粤语节目依然势力强大,但当地人已形成了说普通话的自觉

  如今,粤语节目在广东电视媒体里仍然是重头戏。广东一共有23个电视台,包括两个省级台,其中有10个粤语频道。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电视台的粤语节目有41个,广州电视台有32个,佛山电视台有23个,南方电视台有19个,粤语节目可谓势力强大。以广州电视台为例,除了两档普通话节目外,其余全是粤语节目,台里直到2009年才开播第一个普通话综合频道。一位电视台工作人员透露,这种安排跟收视率关系很大,因为粤语节目更有群众基础。《新闻日日睇》《揾食珠三角》《广视栋笃SELL》……这些外地人连名字都看不明白的节目,在广州却深入人心。

  相比于电视台,电台的粤语节目更多。比如,广州交通台的粤语节目占绝大多数。根据电台主持人木真的观察,这几年普通话与粤语节目的增减不明显。

  如今,像广东这样大范围地在公共媒体上使用方言的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已十分少见。

  杨小林是广州越秀区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也是地道的老广,她对5年前的“粤语保卫战”记忆犹新。“与那时相比,老百姓对方言话题的关注度和热情度明显降低,更多的是平常心,但说粤语正在消亡,过于偏颇。”她观察了多届学生,无论是外省人还是本省的潮州人、客家人,来广州安家后的第二代,往往就变成普语粤语都会的“双语人”。

  改变正在发生。李杰已经在广州工作20多年,身为记者的他明显可以感受到广东人“说话”的变化。“5到10年前,在广州的机关或企业工作,不会讲粤语几乎寸步难行。”李杰说,“现在,广州人似乎已经形成默契,正式场合、官方活动一定使用普通话。”虽然不少人对广州公交、地铁的粤语报站印象深刻,但这几乎是粤语在公共环境中为数不多的应用了。

  李杰认为,变化首先源自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尤其在公务员队伍中占比增多,不少外来干部担任领导职位,让普通话使用更加普遍。有专家表示,“粤语肯定不会消失,作为方言的生命力依然很强,但作为第一语言的功能已经逐渐丧失。”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杨小彦认为,维护方言的多样性和国家、民族的整体认同毫不矛盾,反而是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标志。

  有人认为多数方言的消失无可挽回,也有人相信互联网圈子文化会延续方言的生命力

  对很多人来说,方言意味着“儿时的记忆、家乡的亲切”“听到那个声音就产生身份认同”。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有句名言,“千篇一律即是死亡。”而方言正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传承和维系着集体记忆,塑造了文化共同体。

  “我是一个不会说方言的人。父亲是浙江人,母亲是江苏人,我从小生活在湖南,身边人都说普通话。”在人口流动加快的当下,媒体工作者李桥的经历很有代表性,在他看来,现代社会崇尚标准化、统一化,大多数方言消失无可挽回,“可以预见,移民到大城市后,三代以后的孩子甚至听不懂家乡话了。”

  也有人认为,与其说方言正在消失,不如说它发生了变化。“例如,我到上海定居,孩子可能不会说我家乡的方言了,但他很有可能耳濡目染学会了上海话。”老家在河北的胡瑞认为,语言一直在演变,只是现在演变的进程大大提速了。

  “四川话四六级测试题”“陕西话饶舌歌曲”……网络上时不时会刮起一阵“方言热”。不少人认为,互联网一方面塑造了更加扁平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也便利了圈子文化的兴起。在很多本地网络社区,人们用方言交流,以各种形式勾起同地域人们的方言情结,将有益于延续方言的生命力。

  “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正在经历一个从‘主次之分’到逐渐替代的转变。”四川师范大学语言学教授周及徐举例,“多年前四川的公交车报站,先用普通话报一遍,再用四川话报一次,不然当地人听了别扭。现在清一色的普通话,没有人有意见。”

  在周及徐看来,语言的变化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言的同化融合、方言的消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越是经济文化发展得比较好的地方,往往越讲究保护方言,比如上海、广东、温州;而有些地方的人到了大城市以后,恨不得立刻摆脱自己的乡音标签,以免遭遇地域歧视。

  儿童阶段开始普及,大学设置选修课,让外来人口通过方言融入城市

  上海等一些方言强势地区,近几年正积极采取措施,尽力留住方言。

  “方言主要靠‘习得’,最重要是口耳相传,尤其是儿童阶段多听多说。”上海市语委办副主任凌晓凤说。2013年以来,上海先在24所幼儿园试点开展了上海话教育体验活动,教师可以在游戏、运动时用上海话和孩子交流,增加幼儿上海话的听说实践机会。

  “交通规则遵守点,文明礼貌讲究点,个人卫生注意点……”拓展课上,上海虹桥路小学的孩子们用上海话唱诵着新编童谣《做人要有好习惯》;课间在走廊上相遇,时不时有孩子用上海话问候“老师好”;每个星期五下午,跟随社区派来的戏曲老师练习“上海说唱”,也成为孩子们的快乐时光……这些孩子可不都是上海“小囡”,作为一所公办小学,虹桥路小学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外来务工者子女,“这些孩子将来会留在上海工作生活,听得懂邻居们说什么,会更有归属感。”虹桥路小学校长毛冉说。

  上海商学院从2014年起推出《上海方言与文化》选修课,由于报名人数多,一下就开出3个班。学校还成立了沪语社团,吸引了70多名同学参加。不久前,上海沪剧院送戏进校园,学校本来担心学生功课忙又听不懂上海话,没想到700多人的小礼堂居然座无虚席。教务处处长陈敏认为,学习方言和地方文化,也是外地学生融入上海的过程。

  在国家语委的部署下,上海用了4年时间,收集采录了从中心城区到川沙、南汇、宝山、奉贤等15个调查点的上海话基本状况和有声语言数据,进行记音和汉字转写,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长期保存,留住地道的方言之根,还在此基础上建设了上海语言资源有声数据的网络平台。

  200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启动“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旨在调查收集当代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普通话的实态、有声语料,并进行科学整理、加工和有效保存。这项工作,仍在持续进行。

  “不论是现在生命力强劲的方言,还是正在消亡的方言,考虑到有可能消失的趋势,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记录、整理和保存,这将是中华民族语言的历史。”周及徐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