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研讨 >> 正文

专家研讨电视剧《黄河在咆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30日03:2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 健

  专家研讨电视剧《黄河在咆哮》——

  走出了一条抗战题材电视剧创作的新路

  由中央电视台、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广电影视艺术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抗战题材电视剧《黄河在咆哮》,以 八路军山西抗战为主背景,通过郑川夫妇、周家、宋家三个家庭在战争背景下的命运沉浮,全景式地再现了八路军在山西战场运用游击战、麻雀战、伏击战、破袭 战、围困战,有力地支持和配合全国抗战、牵制日军的有生力量、奠定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历史,讴歌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根据地人民在八年抗战中发挥的 中流砥柱作用。在日前中国电视艺委会举行的电视剧《黄河在咆哮》专家研讨会上,业内专家围绕该剧的创作特色、形象塑造以及艺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研讨。

  文艺评论家李准认为,《黄河在咆哮》用两个团在战争中表现的对比,令人信服地写出了八路军不可战胜的强大生命力所在,表现了中共领导的抗战是中 国抗战的中流砥柱;用宋、周两家人和他们在抗战中的对比,展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文化在抗战中的一种炼狱。两个家庭一个代表了民族优秀的、先进的文化, 一个代表了民族落后的、成为历史负担的文化,每经过一次历史的炼狱,这两种文化就会进一步地发生分化,而这样的书写方式在抗战题材电视剧中是比较少见的。 文艺评论家汪守德认为,该剧让观众从一个角度了解了山西战场抗战的基本态势,有助于他们走进那段历史。他印象最深的同样是两个团的对比,“这种对比真实地 反映出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战法上、在理念上、在走群众路线上以及在对很多事情的处理上同国民党军队的不同之处,正是这些不同从而揭示了八路军对全国抗战 胜利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作出的独特贡献。”

  所有的作品都离不开写人,写人的社会关系,写社会结构的变化,这是文学和艺术的任务。《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该剧反映了我们党对抗日战争 这段历史的评价、认识和描述,涉及抗战派和顽固派的斗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依靠发动群众、打游击战和持久战以及生产自救、军民一家亲等多个方面,其 故事构架和结构准确地反映了那场战争对整个社会结构的破坏以及战争对人的影响。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该剧将塑造一群人物形象作为艺术结构,这是该 剧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尤其是比较成功地塑造了郑川的形象,既有文化又有智慧,是一个有政治头脑、有指挥才能的军事指挥者,在他身上集中表现了八路军在抗日 战争山西战场上的特殊贡献和智慧。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也肯定了该剧人物塑造上的成功,认为剧作体现了抗战题材电视剧一贯的叙事美学,即虚构与非虚构、实与虚 的结合,它把真实的史实放到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中,使郑川这样一个有魄力、有智慧、有定力、有胆量、敢爱敢恨的英雄形象更加丰满、真实。同时,尹鸿表示,郑 川这一形象也有不少提升的空间,“应当让郑川更真实地回到战争场景当中,让历史叙事、故事回到真实的历史情景当中,惟有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感受到战争对人 的智力、体力、决心的巨大考验,我们塑造的英雄才会富有感染力”。

  《黄河在咆哮》把黄河作为审美意向,不仅使作品具有强烈的生命力量,同时又带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剧中黄河的意象有的是通过大合唱的形式体现出 来,有的是通过视听的影像来加以表现,全剧最后日军的投降仪式也安排在黄河边上——日军指挥官双手递上战刀投降,郑川则将战刀掷入黄河中。所有的设计都是 充满寓意的。《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认为,剧中的黄河是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彰显的。这种抗战精神具体而言,既是向着目标奋进, 突破一切障碍、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又是海纳百川、襟怀宽广、团结包容的恢弘气度。我们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两个 方面都可以包容在黄河这一意象之中。

  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认为,《东北抗日联军》《太行山上》和《黄河在咆哮》的接连播出,可以说在中国电视剧史上标识着一种正确的创作方向。无论从历 史品格、美学品格,还是叙事模式、审美思维上都是经得住检验的。三部作品都是从抗战生活、历史真实的源头出发,提倡尊重历史本真,在这个基础上去创作,而 不是去瞎编、随意消费那段严肃的历史。中国电视艺委会秘书长王丹彦认为,电视剧担当着回顾历史、反思历史,追述历史、认知历史并且从历史中汲取养料的重要 功能。《黄河在咆哮》坚持了正确的历史观、战争观,触及了战争中的国民性、民族性问题,既展示了不同阶层在抵御外敌上的共识,也表现了普通个体、各个阶层 在残酷战争中的不同选择,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在以抗日为背景的电视剧创作中走出了一条新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