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资讯 >> 正文

电视剧《太行山上》引起业内专家热议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21日08:00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 健

  电视剧《太行山上》引起业内专家热议——

  民族解放战争的恢弘史诗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太行山上》从真实历史事件入手,全景式展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八路军在太行山区、冀南地区创建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坚持全面抗战、全民抗战、持久抗战的艰苦卓绝的光辉历程,真实呈现了刘伯承、邓小平率129师首战阳明堡、出击神头岭、再战响堂 铺、伏击香城固等八路军经典游击战例,描绘了“9000将士进涉县、30万大军出太行”的壮阔历史画卷。自8月4日首播以来,该剧不仅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 绩,引发了众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热议,而且也受到业内专家的关注和好评。日前,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电视剧管理中心、中共河北省委宣传 部、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电视剧《太行山上》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专家围绕该剧的创作特色、现实意义,就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经验、诠释 方式,以及如何保持此类题材影视创作纯正性、纯粹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中国文联副主席夏潮,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视协主席赵化勇,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 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共邯郸市委宣传部部长范国珍等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张显主持。

  体现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

  应坚持的正确道路

  李京盛用四个“正”字概括了《太行山上》的创作成绩,这四个“正”字也是总编剧王朝柱创作风格的集中体现,即“正史的笔法、正剧的风格、正气的 颂歌、正统的创作”。李京盛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写的是真实的革命历史,容不得半点虚假,是真实历史时空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记录这段历史时如果不忠于 真实历史,那不仅是艺术上的不成功,而且是对历史的亵渎。王朝柱的创作史料扎实、真实丰满、鲜活感人,“正史的笔法”是他所有题材的基础,也是重大革命历 史题材创作永远不能背离的一个创作原则。在具体表达上,“正剧的风格”,是增强革命历史题材创作表现力和震撼力的重要方式,“正气的颂歌”是其作品的主 调。在中国的革命历史进程中,天然就包含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不怕牺牲、奋斗不息这样的革命价值观,老一辈革命者用血肉之躯积累起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 精神财富也是影视剧创作宝贵的矿藏。“正气的颂歌”的精神旨归是歌颂英雄,并把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主流价值观贯穿其中。

  李京盛表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不排除艺术表现手法上的多样多变,但需格外慎重,更要警惕形式“创新”背后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倾向。“正统”不 是贬义词,是对应有规律的坚持,是对应有的精神价值的坚持。王朝柱在坚持弘扬主流价值观的创作道路上始终如一,坚守思想和艺术的立场,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 使命感和责任担当。《太行山上》的成功,不仅是王朝柱在此类题材上坚持到底的精神的成功,更体现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应该坚持的一条正确道路,有助于今天的 观众了解历史,培养他们对那段历史的崇拜和敬仰。

  实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

  近些年,各个电视台已经播出了很多的抗战剧,其中一些作品不乏创新的视角和形式。但作为《太行山上》这样一部史诗正剧,导演李伟表示,他们始终 以还原历史为最高宗旨,尽可能靠近当时的状态和情感,包括演员对角色的塑造。“在创作之初,我们就给演员做了大量的工作,让他们大量阅读相关历史事件的真 实史料,然后到当地体验生活。我们的整个创作过程是严肃认真的,就是希望追求一种朴素、朴实的艺术风格。”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历史根据是重大革 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第一要务,没有历史就没有历史真实,就没有重大历史革命题材的电视剧。该剧认真地做到了三个历史真实的“再现”,即再现了许多重大历史事 件、再现了重要历史人物、再现了历史氛围的真实性。在这三个“再现”的基础上,我们感到该剧在实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统一上的追求与努力。

  仲呈祥认为,《太行山上》用真实的史实为支撑,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再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谱。它的播出,昭示了一种反映抗战题材主 流的创作道路和创作精神,是以王朝柱为代表的创作集体走进历史真实、感悟历史真谛,然后再以审美艺术的方式表现历史精神、揭示历史走向的创作追求的集中体 现。这条创作道路符合艺术规律,具有独特的美学魅力。《文艺报》总编辑梁鸿鹰认为,该剧是一部形象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击日本帝国主义、争取民族解放 的充满正气的壮美史诗,它如一曲雄浑的交响曲,洋溢着昂扬激越的情感,凝结着英雄主义、爱国主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对我们回望历史、开拓未来有着不可替代 的重大意义。

  贯穿着“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核心理念

  “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深沉昂扬的主题曲《在太行山上》,宛如历史的回响,不 仅传递出中国人民打击侵略者的坚强意志,而且讴歌了军民鱼水之情,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抗日战争胜利所作出的贡献。在热情颂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怕困难、 不怕牺牲、勇于担当、勇于胜利的精神品格的同时,该剧浓墨重彩地展现了太行人民支援抗战、投身抗战的奉献精神。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刘玉琴认为,抗战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离不开革命领袖的运筹帷幄,离不开抗战将士的浴血奋战, 更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踊跃参与。这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战争胜利最深厚的根源正在于民众之中。该剧贯穿着“兵民是胜利之本”、“民为邦本”的核心理 念,观看该剧也是对抗战精神和太行精神的再次重温,中华儿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 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这些伟大的精神遗产和民族血脉,我们在今天应该继续传承和发扬。

  《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彭程认为,剧中用大量的生动细节再现了当年八路军和人民群众相濡以沫的鱼水深情。其中不少镜头非常震撼,催人泪下,强烈 表达了军民的血肉之情,也表现了根据地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正是这种既忠于史实又追求艺术表现的真实刻画,使得全剧具有了一种忠于史实的品 格。

  真实的史实让革命历史题材充满力量

  近些年,由于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抗战影视作品出现了戏说、雷剧、神化的倾向,抗战题材娱乐化,给观众造成一种抗战太容易、太简单的印象,比如 一支弓箭射出去就可以把敌人劈成两半,一个人轻而易举就可以把鬼子撕开,抗战的艰苦性、残酷性根本没有体现出来。赵化勇认为,如果让这样的抗战文艺作品成 为电影银幕、电视荧屏的主流,长此以往,将会对我们的下一代产生非常坏的影响。在他看来,《太行山上》是一部抗战正剧、一出好戏,它对历史是一个交代,对 现实也是一个交代,对未来无疑会起到非常好的引导作用。

  大家认为,《太行山上》的编剧王朝柱并没有像有些创作者那样从革命历史题材中寻找所谓的商业看点来赚取收视率,其作品的收视率是借助历史本身的 魅力而实现的,这恰恰说明了革命历史题材不用去做太戏剧化的人为的编纂,其真实的史实、人物、事件本身就充满着力量,每一个人的命运就是一部惊心动魄的人 生悲喜剧。文艺评论家李硕儒认为,《太行山上》是一部经得起历史、艺术检验的优秀作品,它体现了编剧坚定的唯物史观,展现了其娴熟、准确的历史表达,尤为 值得影视创作者注意的是,编剧对他的题材、人物非常虔诚,容不得半点戏弄、糟践,这是值得学习和反思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