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纪录片《长春往事》致敬普通人的抗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03日09:39 来源:光明日报 杨乘虎
纪录片《长春往事》剧照。资料图片

  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长春往事》以一个城市的抗战历史为内容,讲述了日伪统治中心惊心动魄却又鲜为人知的抗战往事,展示了长春民众与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气节。该片在人物选取、叙事结构、题材立意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令人印象深刻。

  纪 录片以普通人的抗战为视角,实现了从视角到主体的内容拓展。以普通人作为切入视角,廓开一段历史,正在成为当下纪录片创作的一种潮流与时尚。与大多数仅限 于一种讲述口吻与导入手段不同,《长春往事》将“普通人的抗战”作为内容设计的第一原则,真实再现了一群敢于抗争、爱国守土的普通人形象。像“九·一八” 事变中长春南大营激战的东北军普通士兵,心怀报国之心却壮志难酬的江湖拳师霍殿阁,身为伪满洲国总理的公子却是最大的潜伏者张绍纪,打响远东最大电影机构 争夺战的青年编剧张辛实等。这些经历过大历史、大事件的小人物,成为《长春往事》讲述抗日战争宏大主题的重要载体。普通人在家国生死存亡之际的人生选择与 生死命运,赋予了这一段历史丰满的内涵以及具象化与人性化的色彩。在壮烈的抗日战争历史的影像表达中,彪炳史册的英雄固然可敬,而不惜一己之力铁肩担道义 的普通人同样值得敬重。

  纪录片深度叙事方式的运用,实现了从讲故事到剧情化的结构升级。讲故事是全球纪录片普遍应用 的叙述策略与表达方式。但是,就中国近年来纪录片的创作实际来看,情景再现的故事化叙事日益碎片化、标签化,受众也不免审美疲劳。《长春往事》的创新处在 于,将情景、场景、情景升格为剧情,讲故事升级为一种剧情化的结构。情景再现不再是一种猜想式的场景还原,不再是一种营造氛围的情景表现,转型成为具有较 强结构功能的深度叙事。这种深度叙事支配的故事表达,不仅让长春抗战历史中的谍战、悬疑、功夫、电影等元素从史料的脉络与细节中浮现出来,而且交织成具有 较强戏剧冲突的完整剧情,人物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行为因此获得了极具真实感的历史意味。可见,剧情化的深度叙事促成了叙述行为轨迹与历史人物行动逻辑的紧 密切合,赋予了《长春往事》极具观赏性的叙事张力与故事节奏。

  纪录片对思想价值方面的挖掘,实现了探索发现到反思启 迪的价值引领。一部历史纪录片,如果仅限于发掘逸闻趣事,那它的品格只是停留于一般意义上的媒介产品。一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一定是在事实、史实的起点 上,以真实的力量,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与本质,引发人们关于历史的多元思考,进而实现价值引领,这是纪录片应该具备的思想与文化品格。从价值功能看,《长 春往事》表现出了在现代文明史观统摄下的价值引领。该片穿越一个个或显豁或平常的人物命运,拨开一桩桩历史谜案的面纱,去叩问为什么坐拥数十万兵马却拱手 让出东三省,去反思为什么江湖拳手报国忠心壮志难酬,去探究为什么总理公子在民族大义和父子亲情的冲突中选择背叛家庭。显然,探索与发现这些个人、家国救 亡图存的悲歌与传奇,是为了反思与启迪中国为何而战,如何而战,如何战胜的深层历史命题,是为了揭示影响战争胜负的人心向背与正义秉持。就70多年前发生 在中国的那段悲壮慷慨的历史而言,《长春往事》关于抗战记忆的唤醒,超越了重现战争创伤的既有层级,提升到叩问历史的高度,反映出一部优秀的历史纪录片理 应坚守的价值立场与历史态度。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研究员、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