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交流 >> 中外文学交流 >> 正文

约翰·威廉斯《斯通纳》: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18日08:27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 涵
约翰·威廉斯约翰·威廉斯
《斯通纳》中英文版《斯通纳》中英文版

  失落的经典被重新发现,从销量仅千本到几十万册的畅销书,《斯通纳》在出版50年后成为评论家津津乐道的一则传奇,名人纷纷撰文推荐,带着点悲壮,也有些解气,既遗憾彼时读者的眼光,又欣慰21世纪的读者终于读懂了约翰·威廉斯写在字里行间的心灵自白。

  翻开美国文学史可以看到,20世纪中期美国最流行的文学思潮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主张否定社会秩序,表现支离破碎的世界,创造新奇的文字魔 术。在那个年代,少数族群成为文学更青睐的标签,美国黑人文学、犹太文学、南方文学、反战文学和女权主义文学竞相发展。出版于1965年的《斯通纳》写的 是美国中西部大学里的“老白男”,手法又是最传统的现实主义,注定不会收获多少回响。即使威廉斯凭借《奥古斯都》于1972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但那一 年的共同获奖者、后现代主义文学大师约翰·巴思的《喀迈拉》无疑风头更劲。

  怎能读不懂呢?我们每个人都是斯通纳啊。我们需要一些纯白的小说,描绘和我们境遇相似的人,让他们的感受定定切入我们内心的困苦和孤独,因为共 感是最好的慰藉。《斯通纳》和威廉斯的故事很像:同样是农家出身,获得英语文学博士成为大学教授,某种程度上,这是威廉斯的心灵自传。当斯通纳第一次接触 文学时,他就知道自己这一生要的是什么了:“过去从它停留的那片黑暗中出来聚集在一起,死者自动站起来在他眼前复活了;过去和死者流进当下,走进活人中 间”。《斯通纳》的开篇仿佛将导向又一个美国梦,洋溢着乐观和奋进的乐曲。但这部小说的基调并非乐观,而是沉默和悲悯,沉默于掩蔽自己的不谐,这从斯通纳 要违背父母心愿,从实用的农学转向务虚的文学就开始了。

  《斯通纳》的氛围很安静,安静到有些压抑,因为文字带着一点点“隐蔽”的欲语还休。斯通纳即使面对读者,也不会吐露全部的内心。斯通纳一个人行 走,有点笨拙地在人际间掩起他和周遭的不适应,伪装起自己的不擅长,努力将自己的颜色消释到透明,怯怯地维护自己珍爱的事业。被动、苍白、无力,他在生命 的任何一个缺口,本可以奋力一击成为一个传奇,但他会在最后一刻缩回来,为着更加现实的考量。

  斯通纳的一生像石头一样活得很单纯,他外表冷淡,但这只是不善经营人际关系,他有一个虚荣的妻子,还无法维护好和女儿的关系,更不用说他只有两 个朋友,工作了40年依然当不上助理教授,还写了一部没什么名气的专著。斯通纳包裹着我们每个人都经历的失败感,他和我们一样感到人际的无措,在屡屡的失 败中变得无足轻重,感到深深的无力,好像重量被抽空,价值被磨蚀,存在感被消解,斯通纳的外表是我们每个人深处的自我写照。而他的精神肖像,又是我们都想 成为的淳朴素人。这种庸碌的伪装是维护真理的勇气。斯通纳是一个中产阶级的精神探索者,他有自己最珍视的价值,知道自己爱什么,并坚持自己的爱。

  要维护内心的园地并非易事,彼时正是历史的交接点,一战二战方酣,校园里到处弥漫着希望上疆场的热涌氛围,斯通纳却不觉得这有什么必要,显得迂 阔不合时宜。“他发现自己内心还有一片巨大、冷漠的保留地,他憎恨战争对大学强行制造的撕裂;可是他又发现自己内心并没有特别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也 无法促使自己去恨德国人”。为了维护文学的纯洁,他让英文系主任劳曼克斯的学生沃尔克在研究生答辩中暴露出作假的丑态。他和女同事发生了婚外情,因为凯瑟 琳正是能和他讨论文学的最好知音,精神的契合带来身体的和谐。他愿意为这个园地付出自己能够付出的全部拼搏,但人性的懦弱和恐惧随后会将他吞没,让他一辈 子痛苦遗憾。他发现,如果他走得太远,就会失去这个园地。

  斯通纳太善良了,觉得自己的退守就能换来小小园地的和谐。他努力想与劳曼克斯寻求和解,即使劳曼克斯故意刁难他;他在婚外情发生后不敢辞职,即 使妻子嘲讽他;他本来想坚持不退休,但当发现身体患癌症后还是退休了。世界是险恶的,会将他的精神碾碎。就像他的挚友马斯特思评价的:“你觉得这里有某种 东西值得去寻找,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你很快就会明白。你同样因为失败而与世隔绝;你不会跟这个世界拼搏。你会任由这个世界吃掉你,再把你吐出来,你还躺 在这里纳闷,到底做错了什么。因为你总是对这个世界有所期待,而它没有那个东西,它也不希望如此。你无法面对它们,你又不会与它们搏斗;因为你太弱了,你 又太固执了,你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安身之地。”可斯通纳的内心多么强大啊,为了保护这片园地,他可以忍受一切屈辱。他退回来了,但他的坚持不变。

  斯通纳的勇气是内化的,是一直在燃烧的,自始至终贯穿在他的坚持中。只有维护好这片园地的安全,生活才能带给他善意和满足。他在接触文学的第一 天,就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维系在什么地方,并愿意毕生都维护这片园地的价值。他在临终时终于认识到他曾担心的一切是多么无意义,只有他珍视的那个园地才是 永久的,他将自己的一部分永远留在了书里,这是他最精心写就的,是对这个园地的全部告慰和礼赞。他在这里真的快乐过,和外部世界里涌满无助的他完全不同。

  他冷静、理智地沉思起自己这辈子看上去似乎难以回避的失败来。他曾经希望拥有友谊和友谊的亲密,这可能会让他在人类的竞争中支持下去,他曾有两 个朋友,一个他知道时已经无谓地死去,另一个此刻远远地退缩进生活的序列中,他曾想得到那种惟一性,以及婚姻平静、持续的激情。他也曾经得到过,但不知如 何处理,然后已然死亡。他曾经想要爱。他拥有了爱,然后又放弃了,把它释放进混乱的生命潜能,一种愉悦感油然而生,好像起于一丝夏季的微风。他模模糊糊回 想着自己念念不忘的失败——好像它有多重要。此刻,在他看来,这些想法太平庸,太不重要了,与他曾经度过的生活相比太没有价值了。这本书被遗忘和没有派上 用场,他觉得这也没什么关系。任何时候,它的价值问题都几乎微不足道。他没有过那样的幻觉,以为会从中找到自我,在那已然褪色的印刷文字中。而且,他知 道,自己的一小部分,他无法否认在其中,而且将永远在其中。

  世俗的价值无法掩埋照亮他生命的洞彻,死亡是自私的,洞悉生命的真相也是。此刻,他悄悄地成为了哲人,那些“远远地退缩进生活的序列”中的人 们,不会理解这洞彻的重要价值。洞彻生命的真相,让自己的一生突然明亮起来,明白这一生籍籍追求的是什么,斯通纳忽然活明白了,他坚守了他爱的,这份爱也 带给他永久的充实,这让斯通纳最终战胜了命运的虚无。他赢了。就像中文简体版《斯通纳》的封面画的那样,他的全部侧身于那些伟大的文学经典之中。

  《斯通纳》属于学院小说,英国名小说家朱利安·巴恩斯在《卫报》写道:“《斯通纳》是一本绝佳的学院小说——当我评论‘绝佳’,我的意思是它们 已经超越了各自类型范围的评价标准”。同是学院教授写的学院小说,钱锺书的《围城》和戴维·洛奇的《小世界》注目于调戏教授们的丑态和私心,叙述者永远比 人物聪明一层,所以能发现他们的滑稽。《斯通纳》就现实得多,不再是旁观者的逗趣,而是亲历者永远赶不上趟,永远比别人晚一步的无助,所以就更显坦诚。回 顾一生,斯通纳似乎什么也没有获得,时代大潮对他毫无影响,但他知道自己愿意为着什么奉献自己的信念,愿意尊重哪些值得尊重的人。《斯通纳》是一卷素颜的 卷轴,缓缓打开,没有任何修饰,也是一面镜子,照映出最普通的人生得失。“失败”是《斯通纳》的底色,但这纯白的世俗失败映照出他金色的精神坚守。

  斯通纳真的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并且有勇气坚持维护它的价值。它给他带来了40多年生命的充实,给他带来了对抗强权的勇气,给他带来了契合心灵的 爱情,最终让他彻悟原来这就是自己奋斗一生的目的。是的,他一生看似在世俗上是失败的,婚姻冷淡,和女儿关系紧张,感情退缩,在事业上也并没有风生水起, 但他的一生始终坚持保有文学的价值,坚持守卫着它的纯洁,并不因怯懦、虚荣、迷茫而有过一丝一毫的放弃和随波逐流,这正是他的英雄之处。

  梵高给弟弟提奥的信中说:“我的内心从未改变……对于我所坚持、信仰和热爱的,我依然一味地坚持、信仰和热爱。获得安宁与抚慰依然是终极目的, 追求真理还是终极途径,伤痛也依然是获得救赎的终极情感。”这是艺术家的品格和素养,他们知道自己所追寻的,哪怕粉身碎骨,哪怕在外表上只是庸碌之人,可 庸碌是他们的保护色,是他们维护艺术生命的屏障。在一场“失败”的人生之下,充满着对艺术不竭渴求的心灵。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中用多棱镜的方式描 绘了一群艺术家,他们在外表上碌碌无为,平庸虚荣,但他们保留着最精准的艺术鉴赏力,成为艺术的发掘者和保护人。

  斯通纳就是这样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的小说家贝戈特去世时评价道:“所有这些在现时生活中没有得到认可的义务似乎属 于一个不同的,建筑在仁慈、认真、奉献之上的世界,一个与当今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我们从这个不同的世界出来再出生在当今的世界,也许在回到那个世界之 前,还会在那些陌生的律法影响下生活,我们服从那些律法,因为我们的心还受着它们的熏陶,但并不知道谁创立了这些律法——深刻的智力活动使人接近这些律 法,而只有——说不定还不止呢——愚蠢的人才看不到它们。”只有他们才能听懂艺术的金石之声,他们的去世是回到那个“建筑在仁慈、认真、奉献之上的世 界”,而在生活中,即使他们不知道,他们也依然会“在陌生的律法影响下生活”,这律法就是艺术的坚忍和自律,至臻完美的境界。《斯通纳》写得精准、克制, 将无尽之意留在小说之外,让斯通纳成为一个沉默的英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