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书快递 >> 《传奇》

《传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31日13:27 作者:莲子
作者:莲子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4月
书号:9787536079182
定价:58元

  内容简介:

  《传奇》是作家莲子的最新作品集,记录了多位当代文艺工作者探索艺术过程中的传奇故事。通过描写他们的苦难、挣扎、坚持和奋斗,向读者展示了文 艺工作者最本真最纯粹的状态。书中同时对作者近期关于“陆配”和“自梳女”两部新作出版后,在不同层面引起的颇具“传奇”色彩的反响进行了记录。

  作者简介:

著名归侨女作家陈慧瑛作家莲子

  莲子,本名徐春莲。20 世纪 80 年代初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2002—2004 年在职就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EMBA。历任家庭杂志社副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1999 年起任广东省妇联副主席,党组成员兼家庭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家庭期刊集团管委会主任,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现任广东省妇联巡视员、广 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妇女研究会会长,编审、国家一级作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第六、七、八届理事会 理事,广州大学客座研究员。

  20 世纪70 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1989 年加入广东省作家协会,1992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用心触摸世界》《幸福是如此简单》《隔洋对话:母女两地书》《英国期刊产业前沿报告》《我和〈家庭〉的春华秋实》《莲子作品 选(三卷本)》《台湾笔记》及《佳人,在水一方:大陆新娘口述实录》《中国最后的自梳女》等著作22 部,共500 多万字。作品曾多次获奖。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广东省首届优秀中青年出版工作者等。1999 年获中国出版界最高荣誉奖——中国韬奋出版奖。2001 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2004 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新闻界、出版界、文艺界)。2008 年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新中国成立60 周年之际,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荣获“新中国60 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称号。

  作品导读:这些出类拔萃的艺术家,你应该知道

  通常谈及文艺,大部分离不了林徽因、徐志摩、梵高、莎士比亚之类,他们太有名了,已经成了文艺爱好者心中的图腾。然而人们不见得知道,仍有很多 艺术家,没有被人们奉为神明。他们只是凭借长年不懈的探索和追求,在大众的焦点之外成就了自己的艺术理想,甚至已经达到某种巅峰,继续开辟新的境界。作家 莲子最近出版的《传奇》一书,记录了这样一些在专业领域造诣高深,却不为大众熟知的艺术家的传奇故事。

  著名归侨女作家陈慧瑛

著名归侨女作家陈慧瑛陈慧瑛

  陈慧瑛出生于新加坡,是民族英雄陈化成将军的嫡系五代孙。她自幼生活在书香门第,天资聪颖备受疼爱。她熟读经书,9 岁便能写诗,10 岁通览《红楼梦》。文革期间研究中国传统典籍,对《周易》中的文学价值和美学智慧有特别的领悟。1978 年到1988 年,陈慧瑛在《厦门日报》文艺部当编辑,率全国报纸之先,在党报副刊上开设了《散文诗专页》,直接推动了全国散文诗运动中兴的热潮。1989 年,她获国家最高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在担任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期间,陈慧瑛积极奔走,在城市发展的洪流中拯救文化古迹,修复千年古 刹梵天寺,保存了珍贵的历史文物。

陈慧瑛辛勤笔耕,创作丰赡陈慧瑛辛勤笔耕,创作丰赡

  昆曲名家柯军

昆曲名家柯军柯军

  柯军师从著名京昆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张金龙先生。曾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化部颁发的第十一届“文华奖”,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的传 承人。在昆剧表演方面,柯军追求极致,在释放传统美学韵味之外,还加入了当代表现手法,开拓昆剧的新格局。柯军为戏而生,其探索又不仅限于戏。他历时8 年,在昆剧之乡昆山成立了“昆山当代昆剧院”;他善于垮界,擅长篆刻,书法,他主编的图书《一桌二椅》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并代表中国参 加2016 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2016 年伊始,柯军就积极推动昆曲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演出,伦敦南京周等系列活动的筹备,希冀通过汤莎会这西方与东方极富代表意义的对话,让戏剧之光探照人 们的心灵。

  柯军演出剧照

  台湾收藏家许伯夷

许伯夷与作者合影许伯夷与作者合影

  许伯夷是台湾的艺术家和收藏家,早年经商,成功后积极回馈社会,做慈善,扶植文艺项目,积极促进国外中国文物回流。2015年,许伯夷把自己收 集长达40 多年的千件日军侵华史料,全部捐赠祖国。在捐赠之前,日本方面不断上门,希望重金收买,但均被许伯夷拒绝。这些侵华史料含征兵手书、公文、文报书刊、军票 债券等,大多为日文资料,其中也有日军内部作战写真记录和实物等,涵盖了中日甲午海战、日本割占台湾、日俄战争、伪满洲国成立、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重 大历史事件。

许伯夷先生捐赠的侵华日军罪证资料许伯夷先生捐赠的侵华日军罪证资料

  除上述三位之外,《传奇》还记录了国学养生大家朱鹤亭,画家赵丁红,以及积极促进两岸艺术交流的美术馆投资人王庆祥等人。他们虽然经历各不相同,参与艺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都凭借着一颗赤诚的心,努力实现自己的文化艺术之梦。

  精彩书摘

  文坛翘楚陈慧瑛的禅味人生

  莲子

  一

  人真是很奇妙的生灵,看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演绎的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我想到了惮宗,想到了“有舍无得”的境界,想到了惮味人生。想着想着,居然就想起了30多年来一直对我一腔挚爱,素享闽南才女盛名的师友陈慧瑛。

  这位世事洞明,慈悲为怀,善于神机妙算的才女;这位情文并茂,文朋艺友遍及海内外的著名归侨女作家,30多年来,在她的身上,我时常能感受到那么一种传奇色彩。

  陈慧瑛出生于新加坡,是民族英雄陈化成将军的嫡系五代孙。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前清举人,自祖父这一代开始出洋到新加坡,经过努力与奋斗, 已经是新加坡无人不晓的华侨领袖。外祖父是新加坡著名的儒商。她的父亲是东南亚文坛有名的诗人,与著名作家郁达夫先生是忘年之交。自幼生活在这样家境的陈 慧瑛,天资聪颖备受疼爱,她熟读经书,9岁便能写诗,10岁通览“红楼”。从小,陈慧瑛便受到祖辈们去国怀乡情结的耳濡目染,但对年幼的她来说,祖国只是 地图上一个模糊的概念。

  3岁那年,母亲用毛笔在她小小的手心里写上了两个大字:中国!这,便是她接受的启蒙教育。

  后来,她随母亲披蕉风拂椰雨,从赤道万里迢迢回到故土。这也是外祖父的心愿。行前,外祖父赠予她多年珍藏的“墨梅丹青”图,希冀她回来传承中华文明,成才以继承先祖遗志报效祖国。

  从此,这归来的啼鹃,在日夜萦念的祖国,沐浴着灿烂的阳光,也经受着雨露风霜。

  1967年,陈慧瑛怀着玫瑰色的梦想,从厦门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恰恰赶上“十年动乱”。结果,这位由海外归来的爱国华侨的后裔,在人生起步时,却被发配到太行山“变相劳改”。

  到了太行山,她先是在一所专区师范任教。这所右派集中,曾是薄一波、赵树理等人母校的师专,是当地的最高学府。那是中国惨遭浩劫的年代,知识分 子成了臭老九。那时,“武斗”正时兴,破旧的平房里,枪洞累累,断砖残壁,随处可见。墙上横七竖八地贴着“打倒×××”、“炮轰×××”的大字报。面对眼 前的破败凄凉,生命早春的她,满怀苍凉!

  执教不久,她便被下放到山区劳动改造去了。

  早春二月,巍巍太行白雪皑皑。当这个刚满20岁的女大学生饱尝羁旅风尘浪迹辛酸,跋涉了30多里崎岖陡峭的山间羊肠小径,到达太行之巅的青柏村时,已是掌灯时分。

  从此,这个雄奇粗犷而又严寒陌生的世界,成了陈慧瑛的栖身之地。她和当地山民一样,睡土窑,喝雪水,吃刺人胃肠的榆皮面、玉米疙瘩和糠窝窝。患 了胃溃疡和关节炎,时时疼得冒冷汗,还每天要上山开“大寨田”。在大雪封门的深夜,饥饿的野狼、豹子嚎叫着,拼命拱着她简陋的窑门。在这极其恶劣的环境 里,每天,一颗孤独苦闷的心所咀嚼的,是“变相劳改”那难言的苦味。

  生活往往就是这样,在让你饱尝苦难的同时,也会赐予你意想不到的馈赠。

  一次,在太行山一眼极普通的窑洞里,陈慧瑛惊奇地发现,里面竟然藏着整整一窑洞的书。

  从此,在天地茫茫的太行之巅,在风雪飘零的岁月里,她经常躲在这眼黑窑里“苦修”。

  当年,这些不知什么人为躲避红卫兵“焚书坑儒”,而被藏进窑洞的“封资修”,成了陈慧瑛最好的精神食粮。

  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迷茫的大雪封住了她的门坎。她用不着担心被人发现什么。在那与世隔绝的窑洞里,她孤独地而又执着地通读四书五经、孔、孟、 庄、老、唐诗、宋词、《资治通鉴》等等传统名著,更一遍遍地苦读《周易》。作为出身书香世家,又是厦门大学中文系高才生的陈慧瑛,不仅才华横溢,也有慧 根。在《周易》这广阔深邃的文化智慧之海里,她废寝忘食,日夜遨游。苦修苦读中,她居然能颖悟《周易》文本所蕴涵的文化智慧和深沉而激越的美学智慧,并探 求《周易》的文化哲学和人生启迪。这深邃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陪伴陈慧瑛度过了那段离群索居寂寞困顿的艰难岁月。

  极富传奇色彩的是,一次,年轻的陈慧瑛居然想要尝试着把自己所领悟到的扑朔迷离的周易预测学,运用到实践中去检验一下,借此看看自己对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到底萃取到了多少皮毛。

  她很清楚,自己所探究的作为中国五经之一的易学,是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体,见微知著,实际上就相当于现代科学中的生命信息学。

  一天,乘当地农民赶集的日子,她和村里一个叫阿毛的“土神仙”相约来到集市上。他们两人,一个是苦研《周易》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个是只有初中学历的小青年。

  这个组合很有意思。

  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声纷杂。陈慧瑛一眼瞥见一位老人,坐在墙脚下。观面相,看气数,她料定这位老人活不过三天。

  那年月,陈慧瑛年轻,口无遮拦,言谈偶露禅机,但说过的话,很快也就忘了,阿毛却记住了。

  第三天清晨,天未亮,突然,“咚咚咚”,有人敲门。

  “陈老师!死了,死了!”

  开门一看,是气喘吁吁的阿毛。

  “谁死了?”陈慧瑛惊愕地问。

  二毛急得抓耳挠腮,语无伦次。“就是那天,那个……”

  说话间,村里敲响了丧钟。按当地习俗,凡村里有老人过世,是要敲钟报丧的。

  陈慧瑛初试啼声,没想到却预测得如此精准。后来,在文坛,在学界,在诸多友好中,流传着无数关于陈慧瑛预测人生的真实、灵验而神奇的故事,那是后话了。

  二

  在那段极其艰难的岁月里,南洋的老父担心爱女受苦,苦苦地催促她出国。异国的友人也谆谆劝导:“世界那么大,何处不可留,为什么非把自己禁锢山中?”

  可陈慧瑛相信,没有过不完的严冬。人生的苦辣酸甜、得失悲欢,都会随着时光消逝。永不磨灭的,只有攥在手心里的——祖国之恋。

  疯狂愚昧的年代结束后,长年情寄八荒的陈慧瑛,拂去心头的云翳,走出太行山,走出神秘的文化宫殿,也走出灵魂的驿站。此时,她已是脱胎换骨,如虎添翼。

  80年代初,一颗耀眼的新星在中国文坛升起。这就是有着清丽委婉的生花妙笔,让人一卷在握,满目珠玑的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诗人陈慧瑛。这就是其赤子襟怀爱国情操动人心魄的“全国侨界十佳”之一的陈慧瑛。

  曾经的坎坷磨难和忧伤,曾经的萧瑟和凄风苦雨,都从未动摇过这位海外赤子对祖国的一腔深情。

  1987年,陈慧瑛在出版的第5部专著《归来的啼鹃》里动情地这样写道:

  “我自海外归来,星移斗换,转眼春风卅度。几十年间,我的祖国经历了胜利和挫折;而我,作为她的女儿,也和她一起历尽沧桑。因此,在我笔底,无 论是人世风雨,还是爱情悲欢;无论是游子乡思,还是山川神韵;无论是写人叙事,还是咏物记游……它们全都凝聚着我的血、我的汗、我的泪以及我心中的至诚。 为了我的爱和恨,为了我的理想和信仰,为了我对我的祖国的一往情深,我远离了海外的亲人,支付了美丽的青春,摈弃了异域五光十色的诱惑……回顾来程,来程 坎坷不平;展望去路,去路崎岖难行。然而,如飞蛾,为了灿烂的追求,我纵死而无悔;如杜宇,为了深情的歌唱,我甘心啼血而亡!”

  这是陈慧瑛以九死未悔的赤胆忠心,在祖国母亲膝下献上的一束沥血的心花!

  陈慧瑛常于清宵灯下,杯茗相伴,萤窗笔耕,日日闻鸡而起,更深不寐。在创作上,她希望自己“能取小说的引人入胜、散文的情真意挚,诗歌的凝练隽 永之长,对散文诗的形式进行新的探索。希望这一微型文体能够逐步走向丰满和深沉,采撷芳菲以飨世人。”她做到了。陈慧瑛年纪轻轻已是文坛翘楚,其创作丰 赡。1990年,她已出版第10本散文集《春水伊人寄相思》。

  她这样诠释自己在文学的小路上持之以恒,孜孜矻矻度过的几多孤独寂寞的写作时光:“所幸文朋艺友,芳草处处,有德高望重之文坛宿将、有饮誉四海 的艺林大师、有中华新秀、有海外文魁,笔者与之或高山流水忘年知音、或偶然邂逅惊鸿一瞥、或朝夕相与情同手足、或慕名神交不期而遇。艺术陶冶性灵,真诚净 化心境,虽然清风两袖,堪慰吾道不孤。”

  是的,虽清风两袖,但陈慧瑛不孤。

  1978年到1988年,陈慧瑛在《厦门日报》文艺部当编辑的10年间,冰心、巴金、廖沫沙、秦牧、屠岸、袁鹰、郭风、刘心武、张洁……全国数 得上来的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上百人都在她的版面上发过稿子。她也因此和这些作家们过从甚密,和冰心还有过真挚的书信往来。她还率全国报纸之先,在党报 副刊上开设了“散文诗专页”,直接推动了全国散文诗运动中兴的热潮。许多荣誉向陈慧瑛涌来。

  1985年,陈慧瑛被评为“全国先进新闻工作者”。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她是100个获奖者中年纪最小、也是唯一的一个文艺副刊编辑。

  1989年,她获国家最高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时,在70年间近5000部著作中,经专家学者几经遴选而评出的24部获奖著作,得主多是德高望重的人如巴金、夏衍、廖沫沙、孙犁、肖乾、刘白羽、杨绛等等文学大家,只有她和贾平凹是最年轻的。

  声名鹊起的陈慧瑛,以瑰丽多姿的美文传芳播远,曾连任26年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并曾多次出访东南亚、新、马、泰、菲等和欧、美、加、澳洲、新 西兰、南非、南美、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是美国蒙特利尔市荣誉市民,美国东洛杉矶学院荣誉教授,英国剑桥、美国 ABI名人传记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厦门市陈化成研究会会长,中国管理 科学研究院客座教授、中国国际经济文化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等。

  呕心沥血报效祖国的赤子陈慧瑛,学而优则仕,在《厦门日报》社担任新闻、主任编辑10年之后,年纪轻轻,便连任4届20年厦门市人大常委、人大侨台外事委员会主任,官至正厅。

  作为香港相学大师林真先生的关门弟子陈慧瑛,也早已有口皆碑。她以自己的仙风道骨和满腹禅机而享誉大江南北。许多人对她敬若神灵,向她求师问道的八方来客络绎不绝。

  三

  我和陈慧瑛的认识是一份天缘。

  那是1987年的一个夏日。我作为当时已是日益兴旺的《家庭》杂志的编辑部主任,慕名前往《厦门日报》向这位已是著作等身并顶着许多耀眼光环的女作家约稿。

  初时到报社,没见到她。我便掉头赶往她家。

  家中老婆婆告知,她刚上班去了。

  我又折回报社。当我气喘吁吁地踏上报社四楼楼梯时,一位有着款款风情的美女与我擦肩而过。

  心灵感应告诉我:我要寻找的人就是她!

  她也在寻找我。

  她听报社同事说广东《家庭》杂志编辑来约稿,见不到她,可能上家去了。此时,她也是从家中返回,为寻我而来。

  楼梯上,她一把拉住我,笑靥迷人,

  “小姐,你是广东来的吧?”

  “是呀,您是——?”

  她自报了家门。我大喜过望。

  二度探访,巧就巧在不是失之交臂而是不期而遇。

  从此,我们隔三岔五地总有相见之缘。每一次相聚,都有着难忘的记忆,也总有剪不断的关于人生、关于家庭、关于创作的话题,也总能感受到她所传递的人世间的鸟语花香。彼此之间,喜结文缘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成了红颜知己!

  女人和女人之间往往容易同性相斥,而我喜欢她。她是文坛翘楚,更是女人中的翘楚。天下所有的女人都喜欢她。

  陈慧瑛虽与我年龄相去无几,但这位身居要职的著名归侨女作家、女诗人,智慧过人。她口才极佳,说话柔美婉转,娓娓动听。每每听她言谈,心头总像 淌过一道涓涓溪流。她那真挚清丽的文风,那细腻秀婉、蕴藉深沉、处处流淌着女性温柔的生花妙笔,也常常令我自愧弗如。她悲天悯人的情怀,热忱助人的菩萨心 肠,超尘拔俗的仙风道骨,更是让人赞叹不已,敬重并且感佩。

  自那次相识之后,我们以姐妹相称。从此,我庆幸有了一位推心置腹,能时时处处指点帮助我的良师益友和知心大姐。不管大事小事、再忙再累,她对我 总是有求必应,掏尽诚心。我每次出版新书,在封面的设计上,她也是不厌其烦地帮我把关定夺,既讲究意象和内涵,又讲究吉祥文化。她的高深莫测,让我常常要 动用智商的全部库存,才能彻底领悟。她的兰心蕙性,她智慧的灵光和一脑禅机的悟性,让我受益良多。我总是充满感激地承受着她真挚的护持庇荫,却无法一一回 报。爱女王沁彦这个名字也是她智慧的结晶。沁彦出国以后,她还经常把电话拨打到英国的校园,给独在异乡的女孩儿送去亲人般的关怀和祝福。我每每念及便心里 满漾着温暖。1999年,陈慧瑛曾为我的散文集《只因那醉人的一瞬》作过序。她发自内心的挚情之作,有感情有体温更有力度,给予我的是冬日里的暖意。她对 朋友的扶掖之心和款款深情至今仍温润着我的心。2003年春天,百忙之余,又欣然为我和女儿沁彦联袂写的《隔洋对话:母女两地书》,写下深情绵邈优美如诗 的序文,既滋养我的心灵,更给我们母女带来吉祥和福分,我的谢意深如大海。

  陈慧瑛为我执掌多年的《家庭》杂志写过一篇流芳百世的文章。这件成为美谈的故事,发生在1989年。

  80年代末,随着《家庭》事业蒸蒸日上,《家庭》杂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日益提高,刊物深入千家万户,月发行量高达200多万册,在全国期刊界遥遥领先。《家庭》,已成为闪亮的文化品牌。

  就在这个时候,陈慧瑛应我所约,为《家庭》杂志撰写了习近平和彭丽媛的爱情故事,首次翔实披露这对名人夫妇的婚姻家庭生活和彭丽媛的美丽如诗的 感人情怀。故事温馨动人,文章字字珠玑。一经刊出,即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许多报刊纷纷转载。彭丽媛远在山东的母亲看到《家庭》后很高兴,第一 时间把这期杂志寄到女儿手中。彭丽媛看后特地给陈慧瑛打来电话,“大姐,你的文章写得很感人,我们看了很感动。”

  陈慧瑛和彭丽媛是20多年的挚友。在过往长长的岁月里,她们彼此情同姐妹。2013年10月,我携女儿到厦门看望陈慧瑛。在她府第里,宽大敞亮的客厅,挂在墙上的一帧照片让我顿时眼睛一亮。那是彭丽媛和陈慧瑛新近在全国文代会上的合影。

  如今,作为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优秀归侨知识分子、首届全国“侨界十佳”、厦门市拔尖人才、福建省优秀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 专家、首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陈慧瑛,已出版《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归来的啼鹃》、《生 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陈慧瑛散文选》、《海海人生》、《一花一世 界》、《梅花魂》、《有一种爱叫永远》等20余部文学著作共700余万字。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菲华散文选一绿帆十二叶》等著作5部。其中,《无名的 星》一书,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1919-1989七十年散文集评选”中荣获国家最高文学奖。2010年,诗歌《盼香港回归》获文化部“文华奖”。30 年间,陈慧瑛共获国际、国家、部级以上文学奖159项。成了文坛上的“得奖专业户”。荣誉不是最终目的,但至少证明了陈慧瑛对文学无悔的爱得到了认可与回 报。她的《梅花魂》、《竹叶三君》、《旧邻》、《良宵》等338篇作品,被选入了大、中、小学课本和256种文集。

  从新闻到文学,从侨界到政界,可以说,陈慧瑛的成就和荣誉已经无法用简单的数字去衡量,而这一切的动力来源,都是那个最简单的字:“爱”——对故土之爱,对祖国之爱。

  陈慧瑛写过一篇关于茶的美文《茶之死》,她写茶有着“盈绿的青春,妩媚的笑靥”,但却“甘心把万般柔肠,一身春色,全献于人间。任掐、压、烘、揉,默默地忍受,从无怨尤;在火烹水煎里,舒展娥眉,含笑死去……”这也正是陈慧瑛对祖国对事业的执着写照。

  四

  在陈慧瑛的母校厦门大学旁边,有一座海内外闻名的唐朝古庙——南普陀寺。寺里,繁花满目,古树葳蕤;寺后,五老峰飞丹流翠,挺拔奇崛。

  每次我到厦门,无论公干还是访友,陈慧瑛都会让我放下俗事纷扰,陪我心闲气定地到南普陀走走,让我感受佛的慈悲,忘却心中的尘杂,让生活中所有的烦恼与不快都飞逸而去。

  她曾告诉我,鲁迅先生是她最崇拜的作家之一。早在20年代,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很喜欢南普陀西南小山岗上一种叫做龙舌兰的亚热带植 物。陈慧瑛认为“龙舌兰生长在贫瘠之地,却能抗烈日,御台风,生机盎然;没有墙头草的奴颜,没有温室花的媚骨;如刀似箭,傲指苍穹。”陈慧瑛说,就像鲁迅 先生的杂文,很锋利,浸透着入木三分的批判力。而这种不凡的气质和高贵的品格,正是鲁迅先生铮铮铁骨、坚韧斗志的一种写照。

  陈慧瑛也带我去过浙江宁波的“海天佛国”普陀山。在那远离嘈杂人寰,纤尘不染的佛门胜地,我们会在古朴典雅的息耒小庄住上一宿。她说,息耒小庄 紧挨普济寺,气场最好。在那里,我果真能清晰地感觉到久别了的自我,感觉到了一种超然后的平和。尤其忘不了普陀山夜话时,闻着山的呼吸,听着海的波韵,陈 慧瑛在民族、宗教、文化、哲学乃至如何激发作家的灵感等各个方面,给我的一些教诲和启迪。

  每次到厦门,陈慧瑛无论多么繁忙,也一定会排出时间,陪我至古佛蔼蔼,梵音依依的梵天寺,关闭内心的浮躁,在方丈的禅房坐坐,喝一杯寺庙里的桂 花茶。每次,都是还没等进到禅房,便能闻到那沁人心脾的桂花茶香。放下杯盏之际,那抹香气犹萦绕在唇舌之间挥之不去,但人已是心安如莲,一洗烦嚣,神清气 爽,并能感知到方丈随着茶香传递的散发着慈悲的灵性。

  清茶数盏之后,陈慧瑛还会陪我在禅房里吃一顿素素净净的斋。让我挣脱熙攘和喧嚣,洗涤心灵的尘埃,多点慈悲,多点柔和,多点圆融。30年来,数不清多少次了,每次,都是她事先安排好这一切。每次,方丈总能用如如不动的心境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一盏茶,一顿斋,让人的那颗心回归初始的清净和自然。亦让人蓦然惮悟,人这一辈子,多少情,多少恨都不重要。曾经拥有与失去的,亦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喜怒哀乐之后,能有一个纯粹的人生,能生发出希望的光芒。

  神定和禅悟之中,那刻,我真仿佛被灌了顶。

  追溯起来,陈慧瑛和梵天寺,和多年前寺中的当家老僧厚学法师,有着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莫逆之交。

  1968年春,陈慧瑛滞留厦门大学等待毕业分配。一日,同窗好友颜立水邀她作厦门郊区同安游,并告知同安县有大轮山,山下有梵天寺,寺中有当家老僧,法号厚学,拟带她拜会。

  是时大轮山梵天寺一带,已辟为县革委会机关农场,而厚学师也被“下放”为放牛郎,栖身破庙之中,每日与牛相伴。

  那次,陈慧瑛和同窗沿田间小径蜿蜒而上,至半山腰,远远望见一年约50的老者,头戴竹笠,身披短褂,脚穿草鞋,拿着叉子低着头,大概是在拣牛粪,旁边跟着三头黄牛。立水将巴掌卷成筒状,用闽南话扬声叫道:“当家师,有客人来了!”

  老僧往下一看,朗声回应:“我把牛系好就来!”

  于是,他拉过牛鼻,将牛绳系于古树上,便健步如飞地赶下山来,带客人到寺里破旧的斋堂,顾不得一身汗水淋漓,忙取暖壶倒开水泡茶。

  那茶色莹黄鲜嫩,不像一般茶叶。法师热情介绍:“这是本寺特产。院子里有几株老桂,每年秋天,将桂花收下晾干,加冰糖密封起来,就成了桂花茶。”

  抿一口清茶,果然花香袭人,余甘满口。在那人妖颠倒的年代,法师尚有如此淡定的情怀和与自然交融的雅趣,令陈慧瑛无比钦服!

  是日中午,法师留膳,无非粗瓷大碗,山蔬野果。法师陶陶然,谈及梵天始建于隋朝,为八闽最古老的寺庙,原名兴教寺,有庵七十二,宋熙宁二年(公 元1069年)改名梵天禅寺,朱熹曾题其法堂:“神光不昧,万古徽钦”。元代毁于火,明洪武十三年无为僧重修,千年以往,高僧辈出,雅士云集,香火不断。 文革开始,幸存的古建筑又被破坏殆尽。说到此处,法师无限感伤 。

  说话间,厚学师提到朱熹当年在同安当主簿时,后人曾在此山建紫阳书院纪念他的恩泽;又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在寺后山崖留下碑铭石刻;解放 后,担任东海舰队司令、国家交通部长的同安新店人氏彭德清将军,解放前在附近从事地下党工作时被捕,潜逃出狱后,为躲避敌人追捕,也曾跑到梵天寺金刚宝 殿。当时,就是厚学师为他敲掉脚铐,让他远走高飞。

  陈慧瑛问及法师家山何处,答曰厦门鼓浪屿,俗家姓洪,名德操,13岁出家,属童子僧。说着说着,不觉已是日影西斜。破庙握别,陈慧瑛与立水,已步出数十米,回头一望,犹见法师,拱手肃立,相送于山门之外。

  当陈慧瑛绘声绘色地把这些故事跟我娓娓道来的时候,法师拱手肃立相送的画面,仿佛就在眼前。

  五

  说来真是传奇得令人有点难以置信!陈慧瑛说:“再与法师相见,竟是江南塞北飘萍转絮归来的20年后。”

  1988年春,依然是桃红柳绿季节,陈慧瑛与新加坡华侨、同乡纪甲城夫妇一起到梵天寺。此刻已是拨乱反正后,法师也年愈古稀,深深唱诺一声“阿 弥陀佛”之后,法师相待依然是当年的桂花茶。只是法师居处,依然并非梵天本寺,而是位于古刹旧址之旁、昔日七十二庵堂之一的小庙龙山堂,庙里的佛殿连同功 德堂,拢共不足60平方米。问及别来境遇,法师款款道来——文革间,经有关部门批准,县公安局拆掉金刚宝殿、大雄宝殿和天王殿旧基,占用梵天寺方圆40多 亩土地改建监狱。从此,古寺遭到彻底破坏。

  说至此,法师吁嘘,以袖拂泪。

  法师又说,梵天寺信众遍及海内外,文革后,前来问津者源源不绝。

  “但毕竟旧时的梵天,如今已是高墙铁网,重门深锁,何年何月,才能古刹重兴、香火再续?”说罢,法师仰天长叹!

  陈慧瑛听后,满心凄然,默默而返。

  是年,陈慧瑛调任厦门市人大侨务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工作。她努力做好角色转换的心理调适。人大要立 法,她得学法律;外事工作需要说外语,她就学外语。在依法保护、立法监督、引进捐赠等方面身体力行地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引进、协助引进大量侨台捐赠过亿 元,用于教育、医卫、文艺等公益事业,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自1980年以来,许多海外华人、港、澳、台、侨胞,强烈要求归还梵天寺旧址;历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多次提出议案或提案,要求尽快归还和修复梵天寺,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然而,行将十载,政府两度换届,法师的宿愿,人民的呼声,还是束之高阁。

  陈慧瑛上任之后,也收到了大量人民代表和海内外善信来信,要求落实党的宗教政策,重修千年古刹梵天寺。于是,她即着手研究宗教政策和梵天寺历史 沿革,从而了解“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 以及“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占用的教堂、寺庙、道观、及其附属房屋,属于对内对外工作需要继续开放者,应退还各教使用”等党的政策。

  1991年春,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期间,陈慧瑛邀集36名人民代表,共同提出《关于归还并修复梵天寺,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保护历史文化古迹》议 案。该议案在200余件议案、建议中几经遴选脱颖而出,成为当年大会上被选中的五件议案之首。民意之高,可想而知。后来,这件议案的办理,又落到陈慧瑛的 手上。

  经过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陈慧瑛不懈的努力,前后十年,越过无数难关,历尽千辛万苦,横跨两届人大,终于迁移并新建了监狱,然后在旧址废墟上,积沙 成塔、集腋成裘,从民间募集了近四千万,重建起一座金碧辉煌的梵天寺——开光之日,各界要人、诸山长老光临随喜者何止千人?前来参观随礼的善信和百姓,更 是万人空巷,成为千古盛举!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至法师圆寂前的15年间,春晨秋夕,陈慧瑛时与法师过从中,除商讨修建梵天寺大小事宜及日常事务之外,也有幸亲聆法师许多教诲,尤其是关于佛学的教义和人世的教化,从而丰富了她的人生,也给了她受用不尽的福慧和启迪。

  厚学法师圆寂于2002年9月22日,当时,陈慧瑛随同厦门市政府代表团出访新西兰。24日,从奥克兰打电话询问法师病况,都说正常。26日在 惠灵顿,又打电话探询,完全意料之外,临行前神采清和的法师,想不到数日前家乡一握,竟成永诀!一代高僧,转眼灰飞烟灭!她彻夜难眠,在遥远的大洋彼岸, 以泪和墨,为厚学师写下了一副冠头联:

  “厚积德薄享受天涯作客痛哉斯人已乘黄鹤去,

  学佛法济众生卅载相知悲矣吾师何日再归来”。

  但凡厦门人,大都知道,梵天寺重建的前前后后,倾注了陈慧瑛10余年的青春岁月和无数心血。

  因为和陈慧瑛有着30年的交情,我有幸随她多次谒见过厚学法师。在我印象中,他不像有些高僧那么矜持、超然物外,也没有一些游方僧人那样孤寂、 刻意,他就象一般平民那样自甘淡泊,和气待人,可亲可敬。其音容笑貌,我至今不忘。每次和陈慧瑛重游梵天寺,庙宇依然,梵音依然,灵佛依然,我都会想起厚 学法师的音容笑貌,都会在澄明的心境里呼唤着法师魂兮归来。

  六

  2009年9月,美丽的海滨城市厦门新增了一张华丽的城市名片——全国首台反映闽台民俗风情的大型旅游文化剧目《闽南神韵》。南音、博饼、木 偶、戏丑、南少林、惠安女、郑成功……海洋文化和闽南文化的精华展现,270度超强多媒体、3D成像、8声道音乐等声光互动技术,通过精美的舞台效果,将 闽南丰富的风情诗画和闽南儿女的精神面貌尽现于观众眼前。而作为《闽南神韵》灵魂所在的文学母稿,便出自陈慧瑛之手。

  这幅慑魂动魄的画卷,是她为厦门乃至闽南增添的一份文化魂宝。

  “水做的闽南,幽雅的南音,古朴的方言,如竹的风韵,如兰的气质,处处充盈着似水柔情。这里,举世闻名的刺桐港、月港、厦门港,曾久久地被遗忘……今天,风云变幻,滔滔海浪,又一次把闪亮的珍珠卷进港湾。水做的闽南,鱼跃龙腾、洪波浩荡!”

  看似普通的舞蹈和音乐,被陈慧瑛《水做的闽南》以文学为载体加以冶炼、雕琢、烘托而呈现出来的华美,就如同散珠被串成晶莹剔透的项链,一切物质的细节都被赋予了灵魂而栩栩如生,充满了动人的艺术魅力。

  其实,作为《闽南神韵》的文学撰稿人,提起这次创作,陈慧瑛心情有些复杂。

  《闽南神韵》从构思到策划,起先,主办方并没有意识到为其专门创作一部文学母稿的必要性。当音乐、舞美等表现形式初步确定后,主办方才意识到, 在没有文学母稿为依托和参照的情况下编排《闽南神韵》,就如同拍摄一部没有剧本的电视剧。能否为《闽南神韵》找到一位优秀的文学撰稿人,成了演出筹备期间 最关键的一环。

  而此时,距离预计的首场演出,仅剩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在这火烧眉毛的节骨眼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想到了丰产而多彩的女作家陈慧瑛。

  面对这一份邀约,陈慧瑛感到有些为难。《闽南神韵》的筹备已进入后续阶段,自己对演出的整体情况一无所知,而时间又是如此紧迫。但大家对自己的尊重与期待,又让陈慧瑛盛情难却。

  几经考虑,她接受了这份邀约。

  究竟一部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才能驾驭整场演出,成为将《闽南神韵》所有零落的表象凝聚起来的内在灵魂呢?从构思到创作,只用了两周的时间,陈慧 瑛就交出了初稿。一周的调查了解、收集资料,一周的煮字炖句,慢火捻熬。从序言到全部六个章节的文学撰稿,陈慧瑛用有限的篇幅展现出无限深邃的意境。短短 二千余字,就情酣墨饱,华丽多彩,将散文、诗歌、记叙等多种表现形式融入其中,无论是宣传画册、文学刊载,还是演出现场的字幕,都能加以恰如其分、丝丝入 扣的运用。

  在陈慧瑛的构思中,整部文学创作以弘扬闽南人开拓拼搏的海商精神为主线,通过诗一般凝练的语言,展现碧水荡漾的想象空间,将诗情画意的闽南,演绎得淋漓尽致。

  “那水仙般风情万种的惠安女,

  在洞箫和琵琶声里,优美地站立海天之间,

  令人忽略它裸足踩过的咸涩碱滩和粗砺浮礁,

  从而在人们心中,成为永远的风景”

  ——陈慧瑛《水做的闽南》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到很惭愧。或可以说,负疚殊深。陈慧瑛,本身就是一道极其美丽的风景。而我跟她深交30年,无时无刻都在领受着她对我的关怀和佑护,却从未正儿八经地向人们描绘过这道风景。

  前阵子,当我跟她说,想为她写点什么的时候,她笑着说,“写我做什么?不用写我。”

  作为大姐,我从来听她的;这次,我没听她的。

  深交30年,这是为数极少的一个例外。

  碰见美好的人,彼此一定要交换一份特殊的礼物。而我这不成敬意的小小“礼物”,竟整整迟到了30年!

  写完以上文字,我长舒一口气,仿若完成了一件早就该做的事情。脑子里,突然想起陈慧瑛关于灵魂纯净的一段经典语录:

  沉淀生命,沉淀经验,沉淀心情,沉淀自己!让生命在运动中得以沉静,让心灵在浮躁中得以片刻宁静。把那些烦心的事当作每天必落的灰尘,慢慢地、 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我们的灵魂兴许会变得更加纯净,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加豁达,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

  也想起了人们惯用的一种说法——人生就像一本书。每一个人,都用自己的人生轨迹书写着生命之书。这本书,或小说,或散文,或童话,或传奇,篇幅 或长或短,内容各有精彩。而眼前的这一本书,竟然饱含了人生诸多精彩,从童话到传奇,从海外到故土,从锦衣玉食到山民,从著名作家到仙家,从轻声细语到波 澜壮阔,每一篇章节都充满了诗意和传奇色彩,都如此美丽而又如此令人怦然心动。

  因此,伏在案头前,为陈慧瑛书写文字,于我是幸福的时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