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书快递 >>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同步导读》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同步导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4年07月13日11:13 作者:黄根生
作者:黄根生
出版社:汕头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7月
书号:9787565813948
定价:42.80元

  简介 :

  维特根斯坦是中西学界的热门哲学家。其后期代表作《哲学研究》堪称西方近五十年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本书根据《哲学研究》固有的进路或脉络,按主要议题对整个文本进行切割分段,每段开头配以简短的导读性评语,引导、激发读者继续阅读或理解以下相关内容;然后再按原著顺序逐节进行述要和评点,每一小节都附有标题——或为要旨归纳,或为主要议题,或为精彩语句摘引等,中间配合或穿插适度的图表说明及评注结语,力图兼顾学术性和一定的可读性。

  从主旨来看,本书围绕《哲学研究》论题的多样性、材料的丰富性和哲学的深刻性特点,重点抓住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语言”、“含义”、“用法”、“游戏”、“家族相似”、“命题”、“规则”、“逻辑”、“感觉”、“经验观察”、“意识状态”等一系列关键词进行分析品鉴,基本勾勒出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的全貌,为读者继续深入阅读、研究以及正确理解维特根斯坦哲学提供了较好、较全面的借鉴。

  作为后期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研究型的专著,本书有以下三个明显特点:

  一、尽力尊重原作者的思想风貌、脉络,以“原貌展示”的形式尽量如实地评述《哲学研究》的议题、要义,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作意义的肢解。

  二、本导读之言“导读”,主要就《哲学研究》的两大部分15个节点1061条具体内容进行叙述评介,让读者对原作要点的关键词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三、从实践上看,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又堪称是对日常语言进行逻辑与哲学分析的典范之作,本导读从日常语言的哲学与逻辑分析为基点重点介绍,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日常语言表达的认识与理解,从而指导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与表达实践。

  样章 :

  第一部分

  一、原始语言及语言的习得(1-18)

  导读:本章(1-18节)堪称《哲学研究》的总纲,重点围绕“语词”、“语句”、“规则”、“游戏”、“语言学习(或习得)”、“用法”、“一致”、“完备”等语言逻辑与哲学的基本概念展开讨论。奠定了该书的基调。

  维特根斯坦说,哲学上讲的含义概念主要是针对语言的作用方式即用法提出的各种看法。关于语言的作用方式,维特根斯坦设想了语言的原始习得即人类较为原始的语言活动开展的情形,比如仅仅包含这样的一些语词——方石、柱石、板石和条石等的交流系统,教师在语言教学中所使用的指物识字教学法等,在这些较为原始的语言运用场合,语言的含义除了语词外,还应包括声音、姿态、表情、眼神等整个交流系统,维特根斯坦把这种和语言编织在一起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也叫作语言游戏。

  当然,仅仅以一些较为原初的语言活动方式来代表语言的整体显然是不当的,犹如把语言的外观弄的整齐划一,断言语言的用法的某种一致性一样。这也就是说,规则只是显示了语言作用方式的某一种特例,而不是语言作用方式的全部。就语言而言,除了有规则,则更有旨趣。

  1、 

  语词和对象

  通过奥古斯丁对原始自然语言交流系统(声音、姿态、表情、眼神、肢体动作和声调口气、语词等组成)的描述反映自然语言与对象最早的姻缘关系。语词是对象的名称,语词的含义即语词所代表的对象,句子是这样的一些名称的联系。

  实际上奥古斯丁描述的只是一些物名和人名之类的名词,而没有把词类进一步区分为某种活动和属性的名称以及其他词类。

  诸如“红”“五”等词我们只能描述这些词的用法,而不是谈论这些词的含义或对象。

  2、语言2

  哲学上讲的含义概念来自对语言的作用方式的一种比较原始的看法。也可以说,含义概念是对一种比较原始的语言的看法。因此,询问语言的含义即询问语言是怎么起作用的,具体可以是语言的学习(或习得),语言的交流这样的活动本身。

  语言2,指的是包含这样的一些语词——方石、柱石、板石和条石等,的交流系统。

  3、语言2的规则

  当然,奥古斯丁描述这样的一个特定的交流系统——语言2,是肯定不够用的。这个语言系统只是整体语言系统中极小的一个部分而已。

  因此,从这一个小小系统概括出来的语言规则也只是在这一小小的系统有效。就好像你不能把棋类游戏的规则运用到其他游戏中一样。

  4、一个特殊的语言系统

  设想一套用来描述声音形态的书写系统:其中的字母用来标示声音,字母也用来标示重音,用来作标点符号。

  再设想某人把这样的一套书写系统简单理解成:一个字母简单对应一个声音,而这些字母本身不再有其他完全不同的功能。

  奥古斯丁对语言的看法就是这样简单。

  5、语言的原始方式

  奥古斯丁等人之所以会把语言看的那么简单,完全因为语言含义的通常概念(语词与对象一一对应,句子是语词名称或对象的联系)使然,它同时也掩盖了语言是怎么起作用的。

  而在孩子们学说话、训练孩子说话、语言2的具体运用等某些运用语言的原始方式那里,我们能够清楚地综观语词的目的以及语词怎么起作用。

  语言怎么起作用,为了什么目的而用,这些才是语言哲学最值得研究的。

  6、语言训练与习得

  设想语言2是AB两个人或一个部落的全部语言。

  我们怎么学习语言2的呢?在那里,人们教孩子们做这些事情,教他们一边做一边使用这些语词,一边做一边对别人的话作出反应。

  训练语言2的使用:教师用手指着对象,先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向这些对象,同时说出一个词。这种方法叫做指物识字法(不是指物定义或定义,因为孩子们还不懂什么叫定义,还不知道名称就是对对象的定义)。指物识字法的作用不是要让孩子们听到名称时就在心中唤起某个事物的图像。当然,有时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是这样的作用也是必须同一种特定的训练相结合才有这种作用的。训练相当与一个完整的机械,语词的意象相当于制动杠杆,如果从机械上把杠杆拆下来,它就连个杠杆也不是了,或者说它是任何东西。

  7、语言活动或语言游戏

  在使用语言2的实践中,最重要的是,一方喊出语词,另一方依照语词来行动。当然,在语言教学中,还有这样的做法:教的人指着石头,学生说“石头”这个词。或者更简单的练习:学生重复老师前面的话。这些做法都可以叫做语言游戏。甚至某种原始语言,如第一节中包含声音、姿态、表情、眼神等的交流系统,也可以称作语言游戏。

  那些和语言编织成一片的活动所组成的整体也叫语言游戏。

  8、语言8

  语言2的扩展即语言8  =  语言2里面的四个词+类似于“数词”的系列(可以是一系列字母)+两个词“到那儿”和“这个”、相关的指物的手势+几个色样。

  这个游戏是这样的:

  A下了这样一道命令:“d——板石——到那儿”,同时他拿出一个色样给B看,并且在说“到那儿”时,指着建筑工地上的某个地方。B每数一个字母就从存放板石的地方拿起一块和色样颜色相同的板石,直到他数到d,然后把它们搬到A指定的地方。

  另一些时候A下的指令是:“这个——到那儿”。他在说“这个”的时候指着一块石料。

  诸如此类。

  以上游戏就是语言8的实践运用。

  9、指物识字法

  孩子们在学习语言8的时候,必须先熟记a,b,c,……这一串“数词”的序列,必须先学会它们的用法。

  数词的学习也可以使用类似于学习“方石”、“柱石”等一类语词的指物识字法,比如,我们眼前有些物品,将这些物品按照数量多少分成若干组,然后用指物识字法教孩子把数词当作这些物品组的名称,通过这样的方法,孩子们就学会了使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基数词。

  小学生使用火柴棒学数词就是这样学的,比如,他们会把十根火柴棒直接唤做“十”这个数词。

  “到那儿”、“这个”也可以使用指物识字法来教。比如,你会指着地点和东西,说“到那儿”,“这个”。和前面“方石”“数词”等词的学习不一样的是:我们不单单在学习使用这些语词的时候会作出指的动作,而且在实际使用这些语词的时候也会如此。

  10、语词的一般形式

  说语言8里的这些语词标示不同的东西,似乎可以用一个一般形式表示如下:“这个词标示这个”,或“某词标示某某”。但是请记住,除了借助使用它们的方式,不能显示它们所标示的是什么。也就是说,一个词标示这个那个,是在这个词的具体使用方式中形成的。所以我们所说的“一般形式”实际上是语词用法的简缩说法。

  这个简缩说法有它一定的用途:比如我们简缩“板石”一词用法的描述为:这个词标示这个对象。假如有人误以为“板石”一词指涉的是我们事实上称为“方石”的那种形状的石料,我们会用这种简缩的说法来消除他的误解。

  再比如:“a”,“b”等符号标示的是数字;这种说法(是说它们指称的不是事物)可以用来消除以为“a”,“b”等在语言里的角色和“方石”“柱石”等的角色相同这样的一种误解。同样还可以说,“c”标示的这个数而不是那个数,可以用来解释字母的顺序是按照abcd而不是按照abdc的顺序来使用的。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把语词用法的描述弄得相似了,但语词用法本身却没有因此变得相似,因为,从前面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用法绝不是一样的。

 

  11、语词的外观

  工具箱里的工具如锤子、钳子、水盆等功能各不相同,同样,语词的功能(用法)也各不相同。

  但是我们听到这些语词,看到写出来印出来的语词,它们的外观整齐划一,从而使我们感到迷惑,好像它们的用法也应该整齐划一,明白了当,但是它们的用法却并非明明白白地摆在我们眼前。(语词的用法具有隐蔽性的特征)

  12、语词的功能

  这就像机车驾驶室的各种手柄,形状看上去大同小异,但是功能用法却各不相同,比如说曲轴的手柄用来调节阀门开启的大小,离合器的手柄只有或离或合两个位置,刹车闸的手柄拉地越猛刹车就越猛等。   

  13、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标示着某种东西

  如果我们说:语言中的每一个词都标示着某种东西,这时候还什么都没有说出来,除非我们确切地说明了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比如说用这种说法来把语言8里的语词和诗歌里的“没有含义”的语词(即想象的语词)、某一首歌里的“嗳嗨咿呀嗬”等区分开来。

  14、所有的工具都是用来改变某种东西的

  如果我们说“所有的工具都是用来改变某种东西的”,这种表达法是弄得一致了,但是它只是概括了“锤子、锯子”的用法,而没有概括尺子,胶水盆,钉子等的用法。所以,企图把语词的用法也弄得表达一致,我们最终只能以偏概全。因此,语词的用法就是“语词标示一对象”这种说法不可取。

  15、标示和专有名词

  可以直接用到“标示”一词的地方。那就是对专有名词的命名。我们在某一对象上贴一标记,当A向B出示标记时,B就递给他其上有这种标记的工具。我们就是以这样的方式,或多多少少与此相似的方式,用一个名称标示一样东西,把一个名称给予一样东西。

  16、色样

  在语言8里的某个游戏中,A给B看的那些色样又是怎么回事,它属于语言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须得看你从哪个角度来说。从它作为一个色样的样本来看,它们不属于字词语言;如果把语言游戏作为一个整体性活动来考察,这个样品可算作语言的工具,或者作为语言的辅助工具。因此,它们又是语言游戏的一个部分。

  譬如“发一下‘这’这个音”,前一个“这”和后一个“这”明显不同,但是我们仍愿意把前一个“这”也算作句子的一部分。

  17、词类

  在语言8里我们有着不同的词类,但是词类是怎么划分的呢?这要看我们分类的目的。从词的功能上看,“板石”与“方石”的功能,比起“板石”与“d”的功能,要更加相似,因此我们把“板石”“方石”划为一类,“d”作为另一类。

  有多少个着眼点,就会有多少种词类的划分。

  比如说,大象,猴子,香蕉。出于不同的趣向,我们既可以把猴子和大象归为一类,也可以把猴子和香蕉归为一类。

  18、完备性

  语言2和语言8都是由命令组成,因此,它们是不完备的。在我们把化学符号和微积分符号纳入我们的语言之前,我们的语言难道就完备?即使有一天我们把化学符号和微积分符号也纳入我们的语言,离完备也还总有一段要走的路程,因为新的语言现象看上去总是会层出不穷的。

  二、语言与生活方式(19-27)

  导读:本章(19-27节)承上接着讨论语言,把语言与人类活动方式并提,揭示了语言游戏或人类生活方式的关系。词类的多样性、句子种类的多样性、词类句子用法的多样性决定了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及推陈出新的发展性。

  就某种意义而言,语言活动方式是人类特有的生活形式之一,人类除了语言活动方式之外,还包括身体、四肢的运动,各种生产活动,以及其他生活方式等。而就语言方式而言,不管是人类使用的语词的种类,还是句子的类型,以及语言游戏的类型,都是各种各样,无穷穷尽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