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书快递 >> 《白求恩式的医务战士》

《白求恩式的医务战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5日15:32 作者:孙聚德
作者:孙聚德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书号:978-7-5063-6834-6
定价:39元

  作者简介:

  孙聚德,1930年出生于山东省贫困农村。因日伪骚扰,仅读几年小学后为农。1946年参军,就任通讯员、卫生员、见习军医等职。自部队转业靠自学考入医学院,担任外科医师、脑外科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已离休。

  曾参加过华东战场各大战役。攻潍坊,打济南,淮海决战,渡江战役及解放大上海,横扫东南沿海残匪。并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数次立功受奖。一生中经历丰富,是工、农、商、学、兵于一身的文武全才。在《一生难忘一瞬间》、《震撼世界一千天》及部分刊物上发表文稿。

  内容介绍:

  本书系以军旅生涯中的医务工作者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记述一位只有不满小学文化的农村顽童孙旭,在革命军营中熔炼成长,屡创辉煌业绩,并走进高等专业学府,成为高级医学省内领军人才。以白求恩式救死扶伤的革命精神,在医学领域为科研和医疗工作贡献非凡的一生。

  目录:

  一所抗大式的校园 / 001

  风云突变 胶东防御战 / 019

  与敌人捉迷藏的医院 / 037

  迎着困难学技术的岁月 / 056

  攻打潍县城走进战俘营 / 066

  打到济南府 活捉王耀武 / 085

  接管城市 旧貌换新颜 / 116

  淮海决战 首歼黄百韬 / 144

  再一阶段除黄逸 / 161

  淮海决战获全胜 / 187

  军民鱼水情 / 211

  南下途中练兵忙 / 226

  百万雄师过大江 / 236

  鏖战大上海 / 253

  接收管理不轻松 / 269

  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 / 282

  横扫东南沿海残匪 / 307

  朝鲜战鼓响 奔向鸭绿江 / 338

  年三十打响的第四次战役 / 367

  声势浩大的第五次战役 / 392

  地下长城的防御战 / 415

  打破敌方的制空权 / 426

  回国休养 当上司务长 / 436

  留队后方充实才干 / 446

  终成正果 大展宏图 / 455

  精彩内容节选(2000字左右):第八章:  

  离开学校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可感到漫长得像经历了几年。现已至1947年的寒冬腊月。经受锻炼考验的学员们,又从不同的所在处所汇聚成一堂。青年男女的爽朗笑声闹得全屋子一片沸腾,多日不见的学友见了面便是你捶我打,嬉乐不停。一阵激情之余,大家想起了张、王、李、赵的那些熟悉想见的面孔,就转问:“谁谁怎么没来,哪去了?”

  “你问我,我去问谁?”不说大家心里也明白。一部分人为工作需要让某单位留下,可另一些人呢,只好猜测。在这大军压境、残暴恶敌面前,不少的好同志、好伙伴就可能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过早地“光荣”了。这让大家的欢聚又增加了一份凝重。

  人员缺额太多,学校重新调整建制。原来的三个中队(连),合编成两个中队,即二、三中队编成一个中队,而这二中队也只有两个区队(排),即三个男小队和两个女小队的建制。

  孙旭在人们心目中算是个活跃人物,故被文娱委员找去,安排其出一小节目,为开课助兴。台词已由委员拟好,简单化一下装,利用老的熟悉曲调出场演唱,同时又给配上一个小李做衬角。

  部队一切行动军事化,说演就演,马上登场。孙旭急忙用棉絮粘上胡须,再向脸上勾画几道皱纹,拄着拐杖,拎着身旁做老太太的小李,亮相在一座民房的大院内。这时全队的男女学员早已坐成半圆形看场,急着观看演出。

  孙旭等一进圈内,就一步一顿地唱了起来:“听说二队开了课,我们大家来庆贺,庆贺大家身体健康、精神快乐!……”唱毕又深深向学友们鞠躬行礼,博得一片掌声的回敬。可处在一边的小李,简直就是个木头人,只知道挪步,哑巴一个。本来是二人演唱的小节目,只让一个人挑了,小李像个多余的摆设。

  这场会面礼算作入校的开幕式,会很快散场,大伙都把新发下的军装穿上。长时间的百姓打扮之后,现把新军服往身上一罩,显得格外精神英武。有人拿出小镜反复在欣赏自己的容颜。女孩们就三个一堆,五个一簇,拿着剪刀修发。

  学校驻地离军区医院很近,焕然一新的李殿训、孙旭等几个人,专门抽出一点时间,重又回到医院自己的班内。出现在这些老朋友跟前时,引起众多人称羡的目光。班内小刘一把将孙旭搂在怀里,说话中的口头语“近他妈小孙可真不简单”。拽着上下掂了几下,“这新军装一穿上可精神透了啊!”

  全校连夜集会,新上任的首长、大队长、教导员分别亮相先互相拉歌、出节目。教导员被拗不过,唱了一段《玉堂春》中的“四恨”,才交了差。接着是简明的动员会,首长指出,这次开课任务重、时间紧,周围沿海城镇都有敌兵驻军,危险艰苦。号召大家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在短期内学好本领,为迎接解放战争的胜利,适应形势的需要做应有的贡献!并重新申定要以白求恩精神把每个学员打造成钢铁般的白衣战士。

  最后宣布学校保密,取代番号为975,并要求立即做好准备,今夜睡上一觉,次日即向嵛山地区进发,在一处叫古岘的地区安下营寨。

  紧张活泼的军营生活复又开始,按号音进行起床,早操开饭、上课、熄灯就寝。多了一项设施是供临床学习的机构,附属医院(医务所),作为实习基地。

  在经过敌军掠夺浩劫和加紧封锁后,物质条件极端艰难匮乏,所谓医院的家底可怜得令人难以置信。不仅见不到洋设备X光、心电图等先进仪器,竟连病床、计时表都是稀罕物品。上级为支援发下来两台钢丝床,还成为新闻引来人们观瞻。查体温要共用同一支体温计,若不慎毁坏那就算闯了大祸,没法补偿。而查脉搏是多人轮流用一只马蹄表。

  这些困难明摆着,都需要学员自己去解决。没有厕所,要自己用洋镐铁锹在冻土上施工挖造;床铺缺乏除安置一部上火炕外,就是要当木工,请师傅带徒弟,动手制作。

  回到学校的孙旭,还是保持着那种逞强好胜、凡事要向前闯的精神。在小队内同大家讲:“我们就是要学习白求恩那样的多面手。除了本身的职责外,还要学会当木匠,当铁匠。自己动手战胜条件不足的困难。”挖厕所,他抡完镐头拿起锨,不停地同众人一起向冰土开战。很快三砌两垫便把需要的活儿完成了。要打木床,跟师傅形影不离,学拉锯、吊线、刨平。一次生两次熟,几天工夫就把一套基本要领拿到手。在师傅的带领指导下,他先成功地完成一张可睡人的木床,随后逐步改进、提高,功到自然成,几天后就可带领一个木工小组,单独挑起一摊,将一处病区所需要的床铺整齐地打造了出来。

  向困难开战的项目多着呢。取暖没有煤,上山搂草打柴烧热炕,室内挖地沟安上烟囱烘烤;敷料不够,取下换药后的材料洗涤消毒重复使用;西药不足,采中草药土法取代。这胶布也可想办法,难不倒这些肯开动脑筋的小机灵。孙旭提到,胶布不是粘的吗,那我们仔细想一下,有什么东西可粘住皮肤呢。你一言,我一语,说道:“树上捉知了用的办法不可试一下吗?”就这样想到粘知了。冬天手上裂口子都会取树胶帮忙,于是又一个问题被解决了。

  在兴家建院自己动手这方面,孙旭仍处于领先地位。像这一排排的木床,来自不同的人手。可这许多徒弟中,被大家公认是孙旭制作得最标准,既结实又美观。指导员前来检查时,表示甚为满意。夸赞说:“小孙这人,别看他人小,可心灵手巧呀。能文能武,很有培养前途。”这句话的开头来源于上半年的护士节,全队初次吃饺子,就发现孙旭这娃子不一般,做饭是把好手,再加上这手木匠活,的确不含糊。“饺子包得精巧玲珑,制作床铺赶上木匠。”

  新的学年课程换了内容,转入实用阶段的临床技术。先简后繁、灌肠、肌肉注射,随意拉个学员就可作为实验对象。孙旭也是先跳出来当作模拟患者,供同学们穿来刺去试验。轮到导尿时,他同样当众躺下,任他人一次次地在平时的隐蔽部位操作。

  导尿这一项,女小队见了男生的操作,犯了愁。女人是不能那样做的,还是集体研究,想出了点子。整个小队的女兵全都出现,抬着担架上来一个整体遮盖,只露局部供操作的部位。一番消毒、插管、导出尿液全过程完毕,又将担架抬回,不一会儿全小队又出现在教学课堂上。大家只看到实验所得到的收获,谁是那个担架上的被试验者,一直是个谜。

  本来人生理上的最大财富是健康的体魄。可用在医学实验中,谁有缺陷却成了香饽饽。有心脏病的,都围上听心跳的杂音;肝脾有毛病的只好让大家摸来摸去;患有疝气的只能闭上眼睛,给大家机会摆弄那大腿根部。想开了就坦然自然,是为学好本领做奉献么。

  到了年底,北风怒吼,严寒刺骨。首先要确保病员保暖不受冻,炕头烧得热烘烘的是一项;床铺上呢,用水瓶装上热水,砖头烧热用毛巾一包向被窝里一放都是办法;洗澡用大缸,废弃的汽油桶,这些乡间的土造设备都能派上用场。

  工作人员自身,只好忍着点,在这火气方刚的黄金年龄,自然优势就是穷底子出身,练就了一副吃苦耐冻的硬骨头。从头到脚,全部穿戴,把被一裹,睡过去就不觉冷了。可满身招来的虱子大军,则密密麻麻,脱下衣服一抖像撒芝麻粒似的满地爬,兵哥们戏称这是只有军人特产的“光荣虫”。

  二

  前言、序、后记

  前 言

  我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正值日寇侵华血腥蹂躏我大好河山时期。在贫困农村仅断续读了几年学,处于半文盲状态。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事务农打工等为生计煎熬。自幼便养成一种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战斗性格。

  解放战争初期参军后,历经打潍坊、战济南、淮海战役、强渡长江、解放上海及扫除东南沿海残匪及至抗美援朝战争。在战火中熔炼加之党的阳光雨露哺育,竟打造成一名文武齐备的集工农商学兵于一体的医务战士。

  花甲之年离休。回首往事,无时不在萦绕着昔日战火纷飞,同战友们排山倒海,英勇杀敌,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欢快场面。身边所耳闻目睹的悲壮英雄事又是枚不胜举。每当谈及所忆之片断,皆可引起亲友或后辈们的极浓之兴致。不断有“粉丝”们提议,望能著文公之于世,作为一项精神财富,敬献读者。

  在动笔中开始限于纪实,以回忆录形式亮出。阅后自觉涉及范围局限,非名人所至,缺少跨度。故重在原稿基础上,大胆试以小说形式推出。这涉及文学作品,对本人这才疏学浅者来说,的确力不从心,是一项严格的考验。但转念一想,这小说不管新旧,自己曾阅读不少,其功能无非是记述故事,以此引人入胜,告知其中的好恶,育人的一种工具而已。借着个人有亲身经历的丰富素材,不需采访及再体验生活,加之有良好的记忆力。脑中储备现成的资料,能书写提供清楚即可。所欠的文学含量只好敬请专业大师们帮忙协助。当不胜感谢。

  本书所提示的特色有:

  符合现在形势。不久前中央连开几次有关加强文化阵地方面建设的会议。由习近平副主席主持。强调文化建设以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并大量拨款予以支持。仅北京市即下达100个亿。可见已不单靠市场经济而着重社会效益。

  当前正在加强全民的道德建设。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其实质都是要人们树立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奉献精神。本书所及英雄群体不仅以白求恩精神为践行,且与雷锋精神一脉相通,而且还先现于后者。

  此书属于唯一的一部描述战地救护,在战争年代医务战线上救治伤病员的长篇文学作品。在众翻新华书店,除有白求恩的影视记述事迹外,别无分号。而白求恩乃外国友人,且由他人所撰写。故本书可谓填补此领域之空白。

  全篇皆为本人之亲身经历,写得生动真实。非靠采访挪用他人资料所拼凑。可排除猜测注水虚假成分。

  本书还原历史的真实,对《国际歌》及马列主义的经典论述皆以当时的提法列出。并首次透露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后逃跑之重要机密。

  书的内容符合当今弘扬传统文化的理念,具有收藏价值。集知识性、教育性、娱乐性为一体。教育人们不忘记历史,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特别对于当今医务界充满铜臭的拜金主义是很好的正面教材。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