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27日07:09 苗长水

  有位孩子当兵的家长朋友问我:“你们部队最近改革动作那么多,是不是真的有仗要打了?”我笑答:“不,我们是为了和平!”

  3月,我们创作室一行4名创作员深入部队体验改革生活,来到26集团军某装甲旅,旅长郭庆新和政委马树江带我们体会新年度党委议训现场。各种模拟实战的烟幕遮障间,坦克战车轰鸣飞驰,射击炮火硝烟弥漫,抢修作业车车床电焊飞花。特别惹人注意的是战地局域网开设,一组驾着三轮军用摩托车的女战士,在局域网站点沟壑间跃然冲出,短发间青春的面孔黝黑嫣红。她们是运动通信班的女兵,有的前出到指定位置,姿态熟练地使用采集装置实时采集战场动态,有的在高声传送着密语命令。班长陈晓是一名来自江苏徐州的本科大学生,高挑身材,性格像个男孩。当初从网上报名入伍,父母怕她吃苦,非常反对。她说:“没想到报名后各方面测试都名列前茅,反正在家时我说了算,父母也拗不过。在家和学校我是个完全自我的女孩子,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事都是凭什么?为什么?到了部队以后是我要做什么?”开始学习摩托车驾驶,体重还没有一个轮胎重,胳膊没有男兵那么大劲,驾驶三轮摩托很累,但没想到开起来也挺好,还练习了特技驾驶。爸爸看到照片高兴地说:“没想到她能那么坚强,还会关心群体……开摩托车的样子可帅了,回家给买一辆。”转士官的时候,父母强烈要求她继续留在部队。

  在这里,我们还遇到了我军首支赴非洲维和步兵营的女兵张媛媛、陈东、熊莹。去年3月我们曾经送她们出征,算是老相识。谈起维和中一次战斗经历,张媛媛说:“那是一次长途巡逻的宿营中,夜里,我们突然被一声强劲的炮声震醒,两支武装力量爆发了大规模冲突。附近响起密集枪声,女兵们立即起身,大家穿戴装备的速度特别快……但是,确实都没有感到有多么害怕。那次完成任务回到营地,战友们都认不出我们是女孩了,身上和男兵一样脏,味道冲天。”被维和步兵营战友称为“快乐天使”的陈东说:“在非洲特别想家,但离开的时候,又十分留恋。”

  在26集团军某摩步旅,周一早晨,我们被“出大操”的口令声惊醒。刺眼的火红朝阳下,旅值班员顶天立地站在操场中央,指挥着全旅所有营连分队进行口令和队列评比,嘶哑的“虎啸”此起彼伏。这种“虎啸”让我们十分耳熟,原来正是曾任54集团军某“猛虎团”团长的魏德明,带来猛虎雄风。有着“沂蒙旅”美称的摩步旅是诞生于沂蒙抗日烽火中的光荣部队,在新时期的多次整编中,“沂蒙旅”成为装备编制都低于重点建设部队的“一般部队”。两年前,闻名全军的军事训练先进典型“铁拳团长”魏德明,授命担任这个旅的旅长。从全军装备最先进的陆军拳头部队来到“一般部队”,魏德明照样像重点建设部队一样带。去年,也许是军区首长有意考验,出奇不意把军区部队赴青藏高原训练的任务交给了“沂蒙旅”。魏德明旅长和吕忠政委率领全旅官兵,全员全装从海拔高度测量起点的黄海之滨,开赴数千公里之外海拔接近5000米的高原演兵场,用首长们的话是“用半自动的装备打出了全自动的成绩。”受到军区和总部首长瞩目。

  实打实爆的强劲冲击波,从早到晚持续震撼着海岸线上“沂蒙旅”的又一个春天。改革之年,部队没有重大演习任务,但“沂蒙旅”从每个新兵到机关干部,必须都要满身黄土地亲手体验TNT炸药的引爆感觉。官兵说,身为“一般部队”,他们过去很少这样练,但魏旅长来了以后,就是要让官兵随时处于强烈的实战训练氛围中。对于下一步的改革任务,魏德明旅长非常关注,他和吕忠政委从上级预告的“十三五”建设规划中,分析预测“沂蒙旅”最有可能担负的重要改革任务。魏德明说:“未来的改革,也许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任务,但我认为这是‘沂蒙旅’千载难逢的机遇,不管任务有多重,不论付出任何代价,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让这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部队真正实现浴火重生,成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新型作战力量”。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