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表达我的发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22日16:23 韩冬红

  韩冬红,笔名空灵。出生于1968年,现就职于邯郸市公安局政治部。系河北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全国公安作协会员,邯郸市作协副主席。

  我同意著名散文作家杨文丰老师的观点,与其说散文家的成功在于文笔,毋宁说在于心灵。因为散文是个性化的、能最本色地展现作家的思想和情感的开放性问题。看过尧山壁老先生的散文集《流失的岁月》,深深为他质朴的语言和文章灵魂所折服。在我看来,质朴是艺术风格的最高境界,犹如一个养成了朴素的生活方式;灵魂则是一个人的散文主旨,每个作家的思想境界不同,笔下的散文必然不同。我个人偏向于追求用朴素的语言和真实情感,表达我的发现。

  古人说“情者文之经”,如果说真实是散文的生命,而感情则是生命的中枢神经。很侥幸,从2002年写第一篇文章《你走了,再也没有回头》至今,不曾改变用情去打动读者的初衷。严格来讲,这是一篇回忆好友霞的文章,少年的我们偶尔相识,成为无话不谈的姐妹。她高大,我低矮瘦小,她泼辣,我胆怯,她处处保护我,乃至在我人身受到他人攻击时,出手相帮。她早我多年恋爱结婚,帮助夫家脱贫致富,几年后又服侍卧病在床的公婆多年,最后安顿他们入土为安,不料,在完成这一切后,丈夫突然变脸,提出离婚,而她在去济南途中,遭遇车祸,当场死亡。她长兄源于我与其妹亲如手足,担心难以接受现实,一周之后才相告。整整半年,我沉浸在回忆她的痛苦中,难以自拔,恰有外出学习机会,单位派我前往,在动身的前一个小时,含泪写下这篇文章,贴在一家论坛上,一周后,返回邯,见这篇文章有近百页跟帖,他们称赞我文章写得非常感人。

  误打误撞,一篇文章敲开了我的写作之门,在不知自己写的是散文、随笔,还是故事的情况下,一路摸索走来。至2008年11月,邯郸市被中国散文学会评为“中国散文之城”。从那天起,我才明白什么才叫散文。散文是集抒情、叙事、评论为一体的特殊文体,少一不可。从此,我开始了真正的写散文训练。两三篇散文经过散文学会主席安秋生、副主席崔东汇、秘书长王克楠修改润色,成为一篇完整的散文。而后,没散文理论,又不懂散文技巧的我,踏上照葫芦画瓢的克隆征程。确实成功过几篇,但不久创作源泉像小河一样枯竭。是赵云江主席送我“三多”,即:多读书,多思考,多动手,使我很快冲出重重迷雾,并狠、准、稳地推翻之前作品,寻找切入点,进行重新组合。其中就有《你走了,再也没有回头》。

  我同意坚持散文要有我在性的观点,对题材也学会过滤。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我不愿意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记人叙事,而是置身于作品之中,把“我”和要刻画的人物血肉般地连接在一起,“我”的感情随着笔下的人物的行为而发生变化。通过文字,展示人物的生存方式与精神状态,从最终的悲情元素里给人反思与警醒。写过外籍收废品兼打扫卫生的《老朱》,在得了癌症后,选择喝农药结束了生命;写过从天府之国被拐卖至我市西部山区的女人,为了儿子生存,不得不早嫁未成年女儿,以保全女人最后的《尊严》;还写过《“睡”在马路上的女人》,她是靠卖报纸来营生,不幸丧生于车轮之下的女人。

  “底层关怀”与“悲情元素”的有机结合,还原了生活的本真面目,彰显了生活的无奈与生命的尊严,拓宽了散文创作的情感体验与审美空间。也因此,我的散文被王克楠和郭连莹二位老师评论为《凭善念做事,藉良知著文》《一人一物总关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