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与华语电影的诗性美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22日07:01 陈 阳

  “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征文选登

  吉林省委宣传部  《文艺报》社  吉林省作家协会  合办

中华文化与华语电影的诗性美学

杂花写生之五  何多苓 作杂花写生之五 何多苓 作

  习总书记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文化是两岸暨港澳地区华语电影的共生资源,对华语电影的美学共性特征形成至关重要。概括地说,中华美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追求“美”与“善”的和谐统一;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三、强调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传统的儒、道、佛三家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追求又构成了中华美学的诗性基础。在影像时代,华语电影也将中华文化的美学观念融入自己的形式,从而形成了一个由文化进入再转为文化传播的循环系统。对这一现象展开深入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把握中华文化与华语电影的关系,更好地理解中华美学精神在华语电影中的艺术转换问题。

  “华语电影”命名本身就包含着中华语言和文化的共生关系。许多研究者早已注意到中华文化对华语电影美学生成的重要作用。华语电影内涵较中国电影内涵更广,但在对中国美学追求方面却有诸多一致,因此中国电影美学研究成果亦可被视为该领域研究的基础。如罗艺军强调中国美学精髓在于诗,呼吁建立基于文化美学传统的中国电影诗学体系。王迪和王志敏合著的《中国电影与意境》、刘书亮撰写的《中国电影意境论》即是从中国传统美学角度探讨华语电影美学问题的两部专著。香港电影人林年同撰写的《镜游》《中国电影美学》以及刘成汉的《电影赋比兴集》,均从传统诗歌美学入手分析华语电影,对华语电影美学诗性特征进行过深入阐述。国内众多著名学者也曾就中华诗性精神与华语大片等问题展开讨论。总体上说,研究者普遍关注华语电影中富于中华文化内涵的意象美和意境美的呈现问题,比如“凌波微步”、“竹林大战”等精彩场景即源自于中华美学理念。华语电影中特有的艺术形式和意象之美,是中华文化和美学思想在电影中的具体呈现,同时也引发了海内外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感。中华美学的诗性特质是华语电影美学的核心,这是研究者们已经形成的普遍共识。但也应该指出,在现有研究成果中,对华语电影诗性美的重要一环即人格美问题关注尚嫌不够,未能将华语电影的意象美、意境美与人格美作为诗性美的整体进行考量。就华语电影的文化美学蕴涵来讲,这显然是一个结构性的缺憾,因此尚需进一步完善对华语电影美学内涵的认知。

  从华语电影发展来看,中国电影诞生初期即带有浓郁的儒家文化思想,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儒道释文化以及剑侠文化和民间文化均有程度不同的表现。而代表中国电影艺术水准的标志则在于电影美学诗化的程度,因为这使得电影在流光溢彩之外更能显出内在的文化底蕴。华语电影诗性美学的特征,在早期电影人郑正秋、张石川、孙瑜、卜万仓、蔡楚生、费穆等人的电影力作即已经有了鲜明的表现,而后,又由中国大陆的水华、谢晋、吴贻弓、张艺谋、陈凯歌、孙周、霍建起等导演及其作品,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和海外的著名导演,如侯孝贤、王家卫、李安、许鞍华、吴宇森等人的作品共同构建完成。海内外观众在对华语电影产生情感认同的同时,更是对其中文化的价值意义认同。因此,通过桃花、流水、群山、村野、孤灯等具有中国传统诗歌意蕴的意象,浓郁的中华文化意味亦随之不断涌现,对此,观众的情感自然也会如山泉般汩汩流淌,所以说,在华语电影中交汇着情感和文化的双重认同意义。

  华语电影也是中华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海内外许多学者对此都有清醒的认知。然而,对华语电影传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能只注意类型、市场和传播方式等问题,而忽略华语电影美学观念所起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电影艺术形式之美是文化内涵的外化,形式之美的建构包含着对文化思维和价值观念的深刻理解。对于华语电影的审美认同,实则就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欣赏华语电影形式美的过程中,中华文化的内在力量得以显现。因此,这样的传播过程必须经由华语电影审美而最终得以完成,由此可以见出华语电影美学研究在中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

  在当代世界文化格局中,可以说,华语电影处于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位置,它所形成的文化场域具有凝聚世界华人乃至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中华文化影响下的华语电影美学与艺术表现形式

  从世界范围看,华语电影艺术风格有许多独到之处,中华文化对于宇宙人生的精辟诠释,使得华语电影呈现出独特的艺术样态和思想光彩。在华语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所赋予的仁爱与进取心态、道家思想所烛照的达观与从容、佛家思想所布施的持守与妙悟,这些都是华语电影的诗性智慧所在。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赋予了华语电影独特的艺术形式特征,因此,我们可以从电影结构、场面调度、蒙太奇节奏等方面考察中华文化对电影形式的影响。从叙事结构来看,有依照民俗节庆建构故事情节的经典佳作,如《林家铺子》;有依照中西文化差异建构情节冲突,如《推手》;有依照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建构情节,如《心香》《洗澡》等等。从场面调度手法来看,在画面构图方面,中国绘画散点透视的传统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华语电影较少使用西方焦点透视法;在色彩方面,我们民族习惯以红色代表喜庆,赋予红色以诸多象征意义;在镜头使用方面,中庸之道的观念也影响着华语电影的镜头语言,因此少有逼迫性的大特写镜头,而全景和中景更适合中华美学中“静观”的原则;此外,在蒙太奇节奏方面偏于舒缓的过渡,追求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并留给观众充足的艺术感悟时间,如《小城之春》《边城》《城南旧事》《花样年华》《桃姐》《太平轮》《刺客聂隐娘》等影片。这些华语电影艺术形式的特征,应该说是中华文化熏染之下的必然结果,华语电影的诗性美也正蕴含在这样的艺术形式之中。也即是说属于精神范畴的诗性美是在特定的形式中浮现出来的。

  华语电影审美接受的文化心理

  我们说华语电影美学的核心在于电影的诗性美,这可从意象美、意境美和人格美等方面去理解。同时,这些美学特质的实现需要从创作者和接受者两方面加以完成。从创作者来说,只有从中华文化的视角去观察、理解生活,方可从中提炼出具有文化意义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如许鞍华、吴贻弓、霍建起等导演,都能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塑造出感人至深的人物,而不像西方电影那样追求小人物的辉煌功业。当然,中华文化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在国家民族危亡之际,舍身赴死的壮烈情怀也同样激动人心,如《狼山喋血记》《孔夫子》《一代宗师》和《太平轮》等等。而侯孝贤的近作《刺客聂隐娘》则又为观众留出更为深厚的美学意蕴空间以供反复品味。创作者发现并创造了众多诗性美的电影,那么观众如何与之形成共鸣便是作品最终得以完成的关键。在观众接受的前理解结构里,如果有着对中华文化广泛而深入的理解,那么就会很快进入到接受的愉悦状态,并最终完成对华语电影中渗透着文化内蕴的艺术美的认同。当然,处于中华文化圈的人们,日常的文化习俗和经验也会使他们对华语电影的接受更为直接明快,在情感和理智的层面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同时,华语电影也有一个文化层级和梯度问题,从日常体验到宇宙人生要义,从视觉快感到妙悟人生,这一切都向世界表明中华文化的厚重和多向度性。而观众的接受相应也会表现出梯次性,并最终在这一系统之内不断得以提升。

  当然,我们更应注意到中华文化的开放性特征,作为人类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与其他国家民族文化的交流日益增强,中华文化的魅力也不断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级电影大师塔可夫斯基曾将道家、禅宗思想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从而实现了化用中华文化和美学思想进行创作进而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完美过程。这也证明了中华文化思想智慧同样会为其他文化圈的观众所理解,华语电影只要充分展现出中华思想智慧,就会有跨文化的受众和市场。

  华语电影的文化价值承载以及通过传播实现的文化反哺

  华语电影通过自身传播,使中华文化不断得以弘扬光大,其原因在于形成了巨大的中华文化传播场域。在这一文化传播场域中,有关华语电影的批评和讨论,最终实现了中华文化反哺的过程,其保持文化独立性的意义更是功德无量。中华文化向来有以自然景物状喻人生理想之境的传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透过山水景观抵达文化核心地带。在人类社会逐步向生态文明过渡的时代,“天人合一”等传统文化资源等待华语电影做出进一步的艺术诠释。在华语电影里,我们能够看到“仁”、“义”、“忠”、“孝”、重诺守信、淡泊、持守等文化价值观念支配下的人物及行动,观众在电影中所体验到的感动,实际上既是对中华文化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也是对中华文化再接受的过程。由此,形成了文化价值观——人物形象——情感——文化价值观的文化循环系统,从而实现华语电影由文化价值观承载到传播反哺的全部过程。

  目前,国内和海外华人学者对华语电影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的视角以及研究的成果亦颇为多样、丰硕,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对华语电影的研究还有以下两个方面亟待加强。第一,在华语电影诗性美学体系问题方面,应该在既往有关电影意象美和意境美方面取得的成果基础之上,进一步研究华语电影中所具有的人格美特色。这既与中国文化中的君子之风保持内在联系,同时也是中华文化重视“人”的品行的重要体现,并通过这一研究丰富华语电影的美学内涵。因为中华文化中的伦理美学(儒)、自然美学(道)和心性美学(佛),分别追求着“中正仁和”、“妙造自然”和“心物相通”的人生境界,并最终体现为人格美的生命轨迹,达到中华文化的精神高度。以此去探讨华语电影审美空间的广博与深邃,更能凸显中华文化的价值意义。第二,从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华语电影及美学观念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从电影形式到人物形象塑造都明显带有中华文化美学的烙印,审美接受过程亦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过程,因此对于中华文化圈内外的观众影响作用深远。以往研究缺少对华语电影美学特征和观众接受以及传播的整体性研究成果,在此方面亦有亟待加强的必要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