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书楼风波始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05日14:59

  《叩开台湾名人之门》

  叶永烈著  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7月出版

  作者多次赴台,寻访民国时期的名人到台湾后的经历。这些赴台名人,有的是1949年从大陆随国民党当局溃退到台湾的政界名人,如张学良、阎锡山、白崇禧等,他们在台湾的最后岁月,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有的是台湾文化名人,如胡适、张大千、钱穆、林语堂等,他们在台湾又经历着怎样的动荡与酸楚?本书是这些名人的集体后传。

  素书楼风波始末

  “三大反动文人”之一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傅斯年主持北京大学校务。由于傅斯年与钱穆在学术见解上相左,未聘钱穆出任北京大学教授。1948年春,钱穆应家乡江南大学之邀,担任首任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主任。

  钱穆在家乡只工作了一年。1949年春,应广州私立华侨大学校长王淑陶之聘,钱穆南下广州任教。钱穆所以在中国政局大变动的时刻选择了离开家乡南下,原因是他在政治上倾向于国民党。到了广州两个月之后,钱穆又随华侨大学迁往香港。

  1949年中国战局急转直下,蒋介石兵败如山倒。8月14日新华社发表出自毛泽东笔下的那篇著名的社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内中点了钱穆的名:

  为了侵略的必要,帝国主义给中国造成了数百万区别于旧式文人或士大夫的新式的大小知识分子。对于这些人,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中国的反动政府只能控制其中的一部分人,到了后来,只能控制其中的极少数人,例如胡适、傅斯年、钱穆之类,其他都不能控制了,他们走到了它的反面。

  从此,胡适、傅斯年、钱穆在中国大陆被称为“三大反动文人”。不过钱穆对此觉得不可理解,胡适、傅斯年与国民党政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被称为“反动文人”还算有其缘由,而自己只是一介书生而已。正因为这样,1950年秋,钱穆在给学生郦家驹的一封信中说,自己抗战胜利后“足迹不到京、沪、平、津,不在公立学校教书”,“单枪匹马,一介书生”,“怎么找到我头上”?尤其是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后来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之后,钱穆知道是毛泽东点了他的名,一直耿耿于怀。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