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30日07:20 苗长水

  战区陆军成立第一天,机关举行“建设具有‘四铁精神’的新型陆军指挥机关”教育。各大部机关干部集合列队向礼堂出发,带队指挥员都响亮地喊着“一二一”的口令,此起彼伏。机关大院内,戴着钢盔神气威严地巡察在大院内的纠察队岗哨密度显然增加。

  进入礼堂,参加教育的干部明显比往常军区机关少了。主席台前的首长席也显得很空,但是气氛却十分严整。值班员按规范喊口令整队,干净利落地向首长报告应到人员、缺课人员,显示出一种作战部队的气势。座位里有人私语:“咱们的首长有的是刚刚从集团军提拔上来的,要按照集团军的要求来建设战区陆军机关了!”还有人说:“听说新任的战区陆军首长对机关日常管理提出许多新要求,比如:在室外活动必须戴军帽;穿迷彩服必须着作战靴;车辆严格限速;晚上和周末加班,也不能穿便装,班车上也不允许有穿便装的人,发现班车上有着便装者,哨兵或纠察可以立即叫停检查和纠正……”

  教育中,战区陆军新任司令员在电子大屏幕上向大家列出战区陆军的一项项新职责,职能任务明显比过去的军区机关还要多,管理的部队和海防线、陆地防线,比过去的大军区多出一大片。司令员和政委的讲课生动有趣,甚至引证了二次大战中苏军总参谋长什捷缅科元帅的《战争年代的总参谋部》的精彩论述,讲述一名参谋人员应该怎样工作才能出色合格,引证了抗美援朝中彭德怀元帅只带几个参谋指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打大仗,总参作战部的小参谋雷英夫如何准确预测美军仁川登陆时间地点,受到毛主席表扬。政委在讲课中提出一个很明确的要求:现在,大家要适应“小机关、大部队”的观念。

  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第一次大会,主任、副主任首先强调的也是“观念转变到位”的问题。战区陆军机关成立后,军区机关原有办公楼一下变得有些空空荡荡。原先的二级部副部长改为处长,原先的处长改为干事,好多人都不知道哪儿去了,大院中原先忙碌进出的车也不知哪儿去了,到处都一下显得很寂静。政治工作部首长提醒大家:“有人说我们人少了,我认为人不少,关键是不能混日子!我们战区陆军机关的定位,已经是完全意义上的作战部队领导机关,政治干部要研究战争、研究打仗、研究战场,弦要绷得紧,箭才能射得远!”“一部分原军区机关的同志,虽然上班还是原先的办公室,下班还是原来的家,吃饭还是原来的食堂,实际上你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单位!不能像毛主席曾经批评的那样:身子已经下山了,脑袋还在山上,不能什么都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这次军改,大家普遍感到一种“革命性的冲击”,确实有许多不适应,可能不适应的还会更多。在办公室里,有的同志拿到一份最近报纸上“科学家们捕捉到引力波信号图像”的报道来比喻感受,报道说:“它是时空的涟漪,感知世界的全新方式……引力波被赋予了诗意。科学家认为, 人类探测到引力波,正如一个失聪的人突然获得听觉,从此获得感知世界的全新方式。这正如在时间和空间中演奏的乐曲,是由黑洞用力拨动的吉他琴弦。这只是交响乐的开始,而非结束……”

  改革中也发生许多感人的故事,许多年轻人面对去留得失,也能像老同志一样过硬,一切听组织的。许多编制不明确、去留不明朗的单位或人员,或者已经明确转交还在这里办公的单位、人员,新任领导们都没忘了:“开会叫着他们,不能让人家觉得没人管了。”已经创办几十年的军区报社正式停刊,社领导和编辑们相拥而泣,但擦掉泪水,照样服从大局,潜心研究论文,编印改革学习文选……文体单位的同志们照样下基层慰问演出,参加比赛夺金牌,创作人员也立即深入部队采访体验改革新气象。大家都是一个态度:全力支持改革,真情投入改革,为了我们的强军梦想,把好传统继承下来,把打赢未来战争的时空交响磨合演奏好。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