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主办的“2016《民族文学》重点作家培训班”在京开班。中国作协副主席吉狄马加、白庚胜,中国作协名誉委员、作家玛拉沁夫,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民族文学》主编石一宁等出席开班典礼。开班典礼由《民族文学》副主编赵晏彪主持。
吉狄马加在开班典礼上谈到,当前正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重要时刻,《民族文学》重点作家培训班的举办正是响应党的号召,以全面提高作家的思想认识和文学素质。繁荣发展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需要作家站在国家、民族这样大的历史时空看待自己的写作,树立文学理想,高扬爱国主义旗帜,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作家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创作水平、超越自我,举办这样的重点作家培训班,正是为了给作家们创造相互学习交流、深入讨论、活跃创作思维的机会。
白庚胜谈到,《民族文学》多年来始终坚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域的作家群体举行有针对性的笔会、改稿班、研讨会等活动,推出了一批又一批少数民族作家,并逐渐形成了品牌效应。此次培训班将展开面对面的文学交流活动,希望作家和编辑们用作品说话,营造活跃有趣的氛围、分享经验、共同提高,努力推出一批富有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精品力作。
玛拉沁夫深情回忆了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过的不平凡的岁月,提醒学员们要真诚地践行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扎扎实实搞好创作。
据介绍,今年是《民族文学》创刊35周年,自上世纪80年代创刊开始,杂志社就有编辑与作家面对面改稿的好传统,特别是2007年以来,每年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改稿班、培训班、研讨班活动。此次培训班为期5天,共邀请来自十几个少数民族的近30位作家。他们都是近期在《民族文学》发表过作品的重点作者,其中既有创作实力不凡、势头正劲的知名作家,也有崭露头角的新锐作者。这些作家带来了最新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将与编辑面对面坦诚交流、相互启发。主办方将邀请何建明、阎晶明、雷达、白烨、叶梅、李霄明、毛公宁等专家学者为学员们授课,使大家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创作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