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十年磨剑百万裁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09日15:37 宋毅军

  邓小平从1975年提出军队“消肿”到1985年实施百万裁军这10年里,他提出裁减军队、提高战斗力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成为党中央、中央军委作出重大决策的指导思想,就是对今天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改革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975年:邓小平主张整顿军队“肿、散、骄、奢、惰”

  文化大革命前,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需要,军队总人数在1958年降到了最低点,整个军队比较精干。而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由于“需要就是编制”等错误思想指导,我军臃肿不堪。

  实际上,邓小平的全面整顿是从军队最先开始的,主要思想就是要“消肿”。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1号文件,任命邓小平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他在这年出席各种关于军队工作的汇报以后的讲话中,都反复指出了部队机构很庞大,机构重叠问题很严重。

  邓小平还和军队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在部队缩减之后,除现在超编40多万人之外,可能会有100万人的处理问题。每年要正常处理5万人。要减少150万人,100万兵,50万干部。这样可以减少开支10个亿,这10个亿用来搞装备,军费开支不要减。军队要整顿:军队总人数要减少,编外干部太多要处理;优良传统要恢复。他用手指着大家说:“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的责任更大,3个总部本身首先要整顿。”

  这样艰巨的任务何时完成?邓小平当时比较乐观,他粗算了一下:整编任务从1975年算起,1977年完成,实际是3个年头、两个征兵年。

  1975年7月1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扳着手指概括了军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5个字:肿、散、骄、奢、惰”。他说:“这次会议研究精简整编,就是解决肿的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散、骄、奢、惰,要联系起来解决。”

  ……

  (摘自《党史文苑》2014年9月[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