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中的美国角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08日15:48 崔志海

  虚假的中立

  中日甲午战争系由朝鲜问题引发。1894年春,朝鲜国内发生东学党起义。6月1日,东学党占领全州后,朝鲜国王决定向中国借兵代剿,并于6月3日正式照会袁世凯,提出借兵请求。次日,清廷便批准李鸿章的派兵赴朝计划。6月6日,清政府根据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相关条款的规定,将中国派兵赴朝一事照会日本政府。得知朝鲜政府向中国借兵的消息后,日本政府极力怂恿清政府出兵朝鲜,为日本蓄谋已久的出兵朝鲜提供借口。在中国通报派兵的次日,日本即按预订方案,也将出兵朝鲜的决定正式照会清政府。但在清朝军队与朝鲜农民起义军交战之前,朝鲜政府6月11日,便与发动起义的东学党人订立《全州和约》,平息了农民起义。6月13日,朝鲜政府致函袁世凯,要求撤回清朝军队。清朝政府表示愿意从朝鲜撤兵,但要求日本也同时撤军。此时,日本政府不但拒绝撤军,还以朝鲜完成日本所提出的内政改革方案作为撤兵条件,并不断制造事端,增兵朝鲜,将中日撤兵问题逐步引向其与中国开战、独占朝鲜的预定轨道。

  对于因出兵朝鲜所引发的紧张局面,清政府并无意与日开战,而是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平解决。当时朝鲜政府和清政府都曾求助于包括美国在内的英、俄等列强,希望他们出面调停,劝说日本从朝鲜撤兵,不要挑起战争。6月下旬,朝鲜曾三次请求美国出面斡旋,敦促日本从朝鲜撤军,但美国国务卿葛礼山都以保持“中立”为由加以拒绝。

  但美国驻朝公使西尔和驻日公使谭恩却是站在日本一边,他们极力劝说美国政府支持日本的朝鲜政策。

  ……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8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