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与胡乔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08日15:47 陈丹晨

  关系一度颇为融洽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胡乔木领导新闻出版方面的工作,就开始注意到巴金,认为他有丰富成功的出版工作经验。胡写信给巴金,说文化生活出版社和平明出版社“对我国的文学事业是有难忘的贡献的”,希望巴金“能多多关切人民文学出版社和新文艺出版社的工作”。

  1952年10月,巴金到朝鲜前线战地体验生活七个月回国,胡乔木约他到中南海住所叙谈。谈话时,还示意巴金应争取入党。

  1954年七八月间,巴金应苏联邀请到莫斯科参加纪念契诃夫逝世50周年活动。胡乔木正在那里养病,从电台听到巴金在大会上的发言,就通过使馆约他到医院见面聊天,颇多鼓励。

  “文革”后,胡乔木成为中央高级政要,处于意识形态中心地位;巴金在茅盾逝世后担任了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二人从此有了更多的见面和往来的机会。巴金为了沈从文、汝龙(俄国文学研究专家)的住房问题,为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舍,都曾多次向胡乔木当面或写信呼吁过。1981年9月,巴金去法国参加国际笔会大会,离沪前给胡乔木写了一信,信中又谈到汝龙的房子事,“希望能早日解决”。胡乔木接得此信,就与有关方面联系,于当年12月1日回信告知巴金,此事已获解决。

  至于中国现代文学馆的馆舍问题,胡乔木与北京市政府反复商量,最终得以将西郊的万寿寺拨给文学馆作为临时馆舍,以便开展筹建工作。

  ……

  (摘自《档案春秋》2014年第8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