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和王健林这两个在过去20年从中国房地产市场赚取最多财富的富豪近日来两面下注,以防止损失,他们逐渐从中国楼市抽身,致力于投资多元化。”8月11日,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注意到,李嘉诚似乎又一次躲过了一场“楼市危机”。这家网站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消息称,李嘉诚将以15.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上海盛邦国际大厦,这是这位大亨旗下公司在过去一年中出售的第五处房地产。
李嘉诚的投资一直被视为市场风向标,其避险意识和投资慧眼历来受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超过60年商海打拼中,李嘉诚躲过了数次经济危机。
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李嘉诚成立了长江工业有限公司,开发塑胶花。但李嘉诚清楚,依靠塑胶花出口绝非长久之计。60年代中期,香港的房地产在经过疯狂炒作后跌入低谷,许多地产商一时陷入困境,纷纷抛售大量地皮。李嘉诚审时度势,果断实行“人弃我取”策略,趁低吸纳。果然,地产市场不到3年开始回暖。
上世纪70年代末经济大萧条和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时,李嘉诚故伎重施,成为了香港除港府之外最大的土地拥有者。
李嘉诚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说,他之所以能多次避免亏损,是因为自己往往花费90%的时间考虑失败。事实证明,李嘉诚也的确是跨越周期投资的高手,每次都能获得超高利润。远的不说,他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前出售上海静安区附近的写字楼就是例证。
……
(摘自8月22日—28日《国际先驱导报》 杜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