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3·中国周边》选载之一
王伟著 九州出版社2014年5月出版
苏联解体后的休克疗法
本书从地缘政治、金融经济、军事战略三方面,分别讲述了中国与周边日本、俄罗斯、朝鲜、蒙古等邻国错综复杂的历史矛盾、领土争端、政治博弈等多角度的国际关系。详尽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将大国博弈的阴谋和真相赤裸裸地展现给读者,让我们在深入浅出的说理中找到了影响世界格局变迁的历史规律。
——编者
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次日最高苏维埃通过了最后一个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
说到底,苏联解体仅仅是个标志,标志了一个早已背离自己宗旨的政党政治生命的完结,对于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来说,这个国家真正的灾难是从1992年开始的。当时以盖达尔、科济列夫等为代表的青年自由派经济学者被俄罗斯的执政者尊奉成了“无双国士”,因为这批人主张大同小异,且年龄都不过三四十岁上下,俄国人称之为“男孩帮”。他们此前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经验,更遑论执掌一个国家经济命脉,可偏偏就是这么一群毫无经验的人,完全凭借西方几本教科书上的理论,在美国顾问们的指导下,闭门造车炮制出了一个所谓“500天进入资本主义”的计划。这个基本套路如今通常被称为“华盛顿共识”。简单地归纳一下:第一将国有资产私有化,第二政府放开价格管制,第三严肃财政政策——就是要政府尽量什么都不去管,即所谓的小政府。这套“组合拳”也被称为休克疗法。
俄罗斯的经济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而“休克疗法”则是多米诺骨牌中的第一张——从1992年7月开始一直到1994年,俄罗斯的当政者把列入私有化的国有资产全部折算成了债券,每张面值1万卢布,共计1.4亿张,债券不记名不挂失。政府把这些债券分发给了老百姓,这种做法看上去很公平,但事实上却并非如此。自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社会一直处于动荡不安的局面,投资不足,生产秩序混乱,加之政府主动放弃价格管制,商人纷纷囤积居奇,导致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1992年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达到了骇人的2500%,卢布一度被人拿来烧掉取暖——这样远比花掉它们更有价值。面对朝不保夕的日子,作为普通人显然没办法留着那点债券等着分红,只能趁早卖掉它们。短短两年时间里,这些代表企业股权的债券就集中到了曾经的党政干部手里,第一批新贵就此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