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邦礼(1908-1969),是秦邦宪(博古)的弟弟。秦家世居无锡县中耆英里,1908年他出生于江苏无锡,乳名秦松林。
父亲秦肇煌(1869-1916),早年攻读法律,毕业于杭州法律学堂。宣统年间在兰溪县任统捐局局长。1916年因患肺结核,辞去职务,返乡养病,同年10月27日病逝。当时秦邦礼才8岁。
早期经济工作
1921年,因为家境贫寒,14岁的秦邦礼开始在无锡复元钱庄做学徒。1927年11月,作为进步青年的他参加老革命严朴(严达人,陆定一岳父)领导的无锡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秦邦礼逃到上海,亲戚庄千禄介绍他到上海一家小店铺做店员。
1931年4月,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相继叛变,形势十分险恶,周恩来、王明先后离开了上海,博古临危受命担任了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常委负总责,陈云担任中共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这时,上海秘密联络点不少已经暴露,必须重新进行调整,设立一些新的联络点,博古把弟弟秦邦礼推荐给中央特科一科科长陈云。
为了连接上海与中央苏区的交通,1931年的一个夏日,时任中央特科负责人的陈云,在上海交给秦邦礼两根金条,指示他以此做资本,以开店为掩护,为党建立秘密交通站。
秦邦礼拿着陈云给的两根金条在上海开了一家米店,这是新特科开办的第一家店铺。有了这家店,我党租房子或者营救被捕党员的时候,就可以出面“打保单”。这家米店很快就赚了钱。秦邦礼采取滚动发展的办法,在一年内又先后开设了糖坊、南货店、文具烟纸店。
秦邦礼还在陈云的领导下在上海开过家具出租店。此店主要是为上海地下党的重要据点“出租”家具,一旦发生突发性事件,人员撤退,秘密文件便放在家具的特定抽屉里,出租店就去把家具搬回店里,文件和人员就得以安全转移了。
接着秦邦礼在汕头又开办了“中法药房汕头分房”。这是秦邦礼开办的第6家店铺。原来的交通站暴露以后,秦邦礼的中法大药房成为秘密转移党员和交换文件的重要地点。秦邦礼办起的店铺为掩护传递情报、接送苏区领导干部、为苏区购买药品和无线电器材等急需物资、为红色根据地的生存都起了重要作用。
……
(摘自《文史精华》2014年6月[上] 赖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