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3月,在南京郊区一个荒凉的隔离的院子里,一场提审正在进行。被提审的是前空军司令吴法宪的秘书张叔良。坐在对面的,除提审员外,还有3个身份不明的人,他们着便服,外披军大衣,不提问也不记录,据称是从“中央专案组”来的。其实,这3人根本不是来自中央专案组,而是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在创作一部以林立果“小舰队”为题材的剧本。
其中,彭宁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副导演,36岁;何孔周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属的《文艺报》的编辑,被借调到长影厂写剧本,35岁;宋戈是中央实验话剧院的话剧演员,借调到长影厂拍摄周予导演的《锁龙湖》,45岁。
按约定,他们不能记录,但何孔周手里攥着一张小纸条,不时偷偷在上面写上几个时间点和关键词,其他全部记在脑子里。
胡耀邦否决剧本《共产党人》
“文革”结束时,彭宁的业务已经荒废10年了。196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他,这些年一直没有拍电影的机会。彭宁觉得,自己写的剧本,总可以让自己拍吧?他一开始想写“文革”,但“文革”这个话题太大了,不着边际。后来他决定写“文革”期间的周总理。
没过多久,彭宁、何孔周、宋戈把剧本大纲写出来了,取名为《共产党人》。彭宁提出,想去一趟北京,把这个大纲给“胡叔叔”看一眼。
……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14年第26期 徐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