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治山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03日16:43 任九光

  清光绪七年(188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时年44岁的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一到山西,张之洞即发现完全出乎意料。原本富庶的山西,受中俄贸易等原因影响,晋商已呈衰落势头。1877年山西全境大旱,粮食绝收,民间普遍靠草根树皮度日,个别地方甚至“易子而食”,而朝廷赈灾不济,赈灾粮款被侵吞挪用放贷,民间元气一直未恢复。所谓的山西“政清事简”,竟是官员自身懒惰昏庸的托词。前几任巡抚或不理政事,或昏庸贪腐,或廉洁但懦弱,导致全省官场吏治腐败,风气懒散。

  除通省懒散之外,张之洞还深切忧虑到,“晋患不在灾而在烟”。当时山西民众普遍吸食鸦片,山西全省还大范围种植鸦片,1877年山西大旱饿死人数众多,部分原因也在于山西土地多种罂粟而非粮食,遇灾荒后民众手中有钱无粮。

  以儒家经世济民思想立身的张之洞面对此种情况,不畏众人非议,从整顿吏治和作风入手。张之洞以巡抚身份发布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考察干部,要求全省各级官员在半个月内,将对下属的奖惩意见配合具体的实际业绩报送巡抚衙门,并特意强调要务求实际,不能以官场套话应付。同时,张之洞发挥自身表率作用,坚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每天丑正二刻(凌晨两点半)起床,寅初(三点)批阅文件,辰时(七点)约谈下属官吏,根据上级评价和自己判断来了解官员。此外张之洞还将家丁从三名减至两名,负责全部文书收发管理、引见接待宾客、外出跟随等杂务,来压缩财政开支。面对张之洞整顿作风的举措,山西官场如遇地震,习惯了巡抚尸位素餐任事不管的各级官员众议沸腾,对张之洞“多事”之举大加指摘。明里指责张之洞不合儒家治理思想的舆论压力,加上布政使葆亨、冀宁道王定安等人暗里纠合亲信使绊子打横炮的阻力,使张之洞治理整顿的第一步就面临严峻考验。

  ……

  (摘自5月12日《学习时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