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有组织的大规模对外出版发行毛泽东著作条件相对成熟。1949年12月,中国国际书店(即今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组建,明确提出中国要输出自己的出版物,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介绍到外国去,特别要介绍给东西方被压迫民族。不久,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改组为外文出版社,出版毛泽东著作单行本,第一本为《论人民民主专政》,包括英、法、德、印度尼西亚、阿拉伯文不同语种版。英、俄文版《实践论》,英文版《矛盾论》随之出版。这3本书先后再版了13次,印数近百万册。
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选集》编辑出版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一方面,斯大林特派苏联理论家尤金前往中国协助《毛泽东选集》俄文翻译审稿相关事宜,另一方面,毛泽东俄文翻译师哲(后任中共中央编译局第一任局长)被委任与苏联驻华使馆翻译费德林等合作,着手翻译毛泽东著作。
与此同时,中宣部《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承担着一至三卷的英译工作,英译委员会由徐永煐等负责,参与者如金岳霖、王佐良、章汉夫等,均是一时之选,许多翻译家在不同时期参与了不同卷次的工作。英译过程中,钱锺书曾指出《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一文,原稿孙悟空钻进牛魔王的腹中的表述有误,应为铁扇公主的腹中,从而修订了原稿中的笔误。另有一次,金岳霖为《毛泽东选集》中“吃一堑,长一智”这一习语的翻译纠结,于是向钱锺书咨询,后者脱口而出:A fall into the pit,A gain in your wit,一时也传为佳话。
……
(摘自《文史天地》2014年第3期 刘火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