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尔·图尼埃:哲学与文学交相辉映 美感与思辨相得益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29日07:12 陈 沁
米歇尔·图尼埃米歇尔·图尼埃
	《说给德国友人海尔姆特·沃勒的信(1967-1998)》法文版 《说给德国友人海尔姆特·沃勒的信(1967-1998)》法文版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 的灵薄狱》法文版    《桤木王》 法文版 《礼拜五或太平洋上 的灵薄狱》        法文版 《桤木王》 法文版

  当地时间2016年1月18日晚,法国著名作家米歇尔·图尼埃(Michel Tournier)赫然离世,法兰西文坛又痛失一位文学大师。法国总统奥朗德、总理瓦尔斯、文化部长佩勒林纷纷深情致辞以示哀悼,悼念这位被视为20世纪下半叶欧洲文坛上最重要的“才华横溢的伟大作家”(奥朗德语)。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位曾令王小波惊艳不已,曾被《纽约时报》评价为“全法国最好也可能是最知名作家”的人,最初的梦想却与文学无关。

  “哲人作家”的华丽转身

  上世纪20年代,图尼埃出生在一个德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父母均是巴黎索邦大学德语语言文学系的高才生。可是,童年的图尼埃过得却并不怎么快乐。每逢假期,图尼埃的父母便将4个孩子送往德国弗赖堡的学生寄宿公寓,好让他们练习德语。1931年,图尼埃又因为健康问题被送往瑞士的一所儿童之家生活。成年后,图尼埃心灵上极度敏感,究其原因,与他童年时期的孤独以及战争密不可分。“9岁到11岁,我亲历了纳粹主义,在这之后又是战争”,在自传体散文《圣灵之风》中,图尼埃如是讲述自己的童年记忆。或许正是童年的这段经历为其名作《桤木王》的诞生埋下了种子。位于圣日尔曼昂莱的家被德国军队占领后,图尼埃一家只得举家迁往纳伊市。自此,图尼埃正式踏上哲学启蒙之路。授业恩师莫里斯·德·冈迪亚克对他倾囊以授。勤奋学习的过程中,他又结识同窗挚友罗歇·尼米埃(被法国文坛誉为“三个火枪手”之一的作家)。对哲学的极度热爱促使图尼埃高中会考后毅然选择进入巴黎索邦大学研修哲学。毕业后,他又前往德国蒂宾根大学继续攻读哲学专业,并在那里结识了他的两位毕生挚友——吉尔·德勒兹与海尔姆特·沃勒。前者是法国复兴尼采运动中的关键人物,这位法国后现代哲学家、结构主义大师为图尼埃的处女作《礼拜五或太平洋的灵薄狱》撰写了著名的《米歇尔·图尼埃与没有他人的世界》。后者在法学专业毕业后成为德国的一名检察官,专门负责审理关于纳粹的案件,并因此成为图尼埃文学之路上绕不开的重要人物。

  回到法国后,教师资格考试的落榜击碎了图尼埃的哲学教师梦。随后,他先后从事过翻译工作,进入过电台,后来又任职于普隆出版社,负责出版戴高乐回忆录。对图尼埃来说,出版社工作生涯最有趣的经历是有幸与当时负责出版传记的总负责人,后来曾担任过法国总统的乔治·蓬皮杜结下了不解之缘。43岁时,图尼埃终于得以才华大展——首部作品《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横空出世。此书一经出版立刻一炮而红,出版当年便荣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3年后,小说《桤木王》又一举夺得龚古尔奖,进一步奠定了图尼埃在法兰西当代文坛上无可取代的地位。

  图尼埃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一生总共出版过9部小说、6部故事集以及几部散文式作品。但图尼埃作品的质量上乘,每部作品都堪称经典之作。例如,《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取材于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极其精彩的经典重构小说;《桤木王》则巧妙地借用了歌德最著名的同名叙事诗。图尼埃匠心独运地依托于一个个经典神话传说,妙笔一挥,经典故事立刻以崭新的面目焕发出全新的生机。图尼埃以文学为名,不断地探索并传达着自己对“轻”与“重”、“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等哲学理念的独特理解。1972年,图尼埃当选龚古尔学院院士。此后,图尼埃开始在巴黎近郊谢弗勒兹山谷的一个小村庄里隐居,以便避开凡尘俗事,潜心写作。就在半年前,法国伽利玛出版社隆重推出了图尼埃的新书:《说给德国友人海尔姆特·沃勒的信(1967-1998)》。此时的米歇尔·图尼埃已是年逾90岁的鲐背老人。

  跨越30年的遗作

  《说给德国友人海尔姆特·沃勒的信(1967-1998)》乍看是一部书信集作品,实则不然。该书的妙处在于,书中所收录的23封信并非图尼埃亲笔写下的“书”信,而是一封封“口”信。在另一部作品《思想之镜》中,图尼埃曾经说过:“伟大的作家是,当读者翻开他的作品时,能够从中听到并且识别出说话者的身份。伟大的作家可以把‘口述’和‘书写’成功地融合在一起。”自1967年起,图尼埃与沃勒之间的联系就经常依靠这种“说”信的奇妙形式——两人把自己想写的信用“口述”的方式刻录在录音带或光盘中再寄给对方。如此一来,聆听者不仅能听到信的内容,也能感受到对方所处的环境与心情,甚至还包括一些有趣的画外音,例如家里嘈杂的声音和孩子们的笑闹声。两人将信件托付给挚友——法国昂热大学教授阿莱特·布鲁米埃,由她负责信件的选取、记录和出版工作。

  对熟悉米歇尔·图尼埃作品的读者来说,“说”信集的另外一位主人公海尔姆特·沃勒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二人不仅年少结交,1978年出版的《圣灵之风》中,图尼埃还曾向时任法官的沃勒献上敬意,以感谢他为自己创作《桤木王》提供的大量有关纳粹的材料。与此同时,沃勒还有一个重要身份,那就是图尼埃作品的德语译者。图尼埃绝大部分作品的德译工作都是由沃勒完成的。书中书信的选取显然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23封信按照时间顺序分为5个区间:1967年至1969年;1976年至1978年;1980年至1983年;1985年至1991年;1994年至1998年。长达31年的跨度几乎贯穿了图尼埃的整个文学创作历程。图尼埃在信中真情流露,不仅向挚友坦述了文学创作中遭遇的种种瓶颈,更首次披露正在创作而最终未能成形的作品。

  第一封信出现在1967年,恰逢图尼埃的首部作品——《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出版之际。1969年,图尼埃向伽利玛出版社提交了《桤木王》的手稿。为了给《金滴》一书找寻灵感,图尼埃于当年奔赴撒哈拉沙漠。不久之后,沃勒开始了图尼埃作品的德语翻译工作。1976年至1978年是图尼埃的创作高峰期:1976年,他开始创作《加斯帕、梅尔基奥尔与巴尔塔扎尔》,并创作《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的儿童版——《礼拜五或原始生活》。后来,他又前往埃及旅行,深受国王谷和卢克索城的震撼。1980年图尼埃受桑戈尔之邀前往塞内加尔,在那里寻找像“礼拜五”一样的孩子。信件收录止于1998年,彼时图尼埃的最后一部短篇小说集《七故事》刚刚问世。

  两位密友、7段旅程、23封信、31年的时光——《说给德国友人海尔姆特·沃勒的信(1967-1998)》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但却真实的图尼埃。在这部另类的“自传”中,读者不仅能够看到作家的日常生活以及作家与文学界的交游,还可以读到图尼埃的旅行见闻与感受。图尼埃崇尚回归自然,家中更是拥有一座被养护得无可挑剔的花园。他的足迹遍布撒哈拉大沙漠、塞内加尔、以色列、突尼斯、冰岛、印度与德国等国家和地区。对中国读者来说,图尼埃鲜为人知的另一个身份标签是“摄影发烧友”。酷爱摄影的图尼埃拥有许多志同道合的“圈中好友”(法国著名摄影师爱德华·布巴等)。1970年,他甚至与摄影大师吕西安·克莱格和历史学家让-毛里斯·鲁盖特共同创办了阿尔勒国际摄影节。

  哲学与文学交相辉映,美感与思辨相得益彰,一代大师陨落,但他却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坛以及千万读者的心中获得永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