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的“马车情结”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28日16:01 杨舒怡

  即使进入二十一世纪,高档汽车不断花样翻新,但在一些重大节庆场合,讲究的欧洲王室成员依旧选择乘马车出场。在他们的心中还有这样的共识:时至今日,马车依然是身份的象征。

  马车的历史源远流长,大概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间,人们发明轮子的时代便开始有了马车。考古文献显示,那个时代的美索不达米亚、北高加索和欧洲中部等地区均有人类使用带轮车辆的证据。

  大约在十六世纪时,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们开始使用带有封闭式车厢的马车作为交通工具。最常见的是四轮马车,这种马车通常由2至4匹马拉动。而一辆马车配备几匹马,取决于马车的整体重量,如用纯金装饰车厢边缘会大幅增加车体重量。

  从十八世纪中期开始,人们开始使用轻质材料制造马车,从而使这种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有了较大提升。有意思的是,在欧洲人语境中,“马车”(carriage)一词常指私人拥有的马车,而非用作公共交通的马车。

  在“二十一世纪最伟大英剧”《唐顿庄园》中,展现了一幅当时英国贵族的生活图景:贵族平时住在风景宜人的乡下,社交季来临,才乘坐马车去伦敦小住一段时间。

  事实上,马车本身算不得“天价”,但相应的花费着实不少。一辆私人马车要配几匹好马,要买饲料喂马,同时要有专人照料马,还要常年雇用一名马车夫、多名马车侍从。当然了,马厩也是必不可少的。

  ……

  (摘自《环球》2014年第13期  杨舒怡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