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的传奇
1963年9月初,我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十多天后,又被再次细分到中国古代军事史研究组。军事史组是所内最年轻、也是最小的一个组。它是因为白天将军被贬到历史所来任副所长,才专门为他而设立的,即所谓“因人设室”是也。
我听到不少关于白天将军传奇式的传说。传说之一,是其原名魏巍,湖南邵阳人,是近代著名思想家魏源的后人。传说之二,他是黄埔四期的,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比他军阶高得多的许多将帅都是同期学员。传说之三,他从黄埔结业之后,便事戎行,断续地带过兵,打过仗,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也参加过对红军的“围剿”。据说红军著名将领黄公略就牺牲在与他所率部队的一次交战当中。传说之四,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武汉与周恩来一夜长谈之后,便急剧倾向革命。在任93军参谋长期间,白日里做国民党允许的事,夜间则于自己住处,门外派人站岗,屋内组织一大批年轻人研究共产主义,开展革命活动。当他的身份已经暴露,要求奔赴延安时,是彭德怀要他在国民党军中坚持下去。传说之五,是他这个93军参谋长,与军长刘戡友情甚笃。1940年5月下旬,蒋介石得到密报,突然来电,令刘将他押赴重庆接受处置时,刘将电报摆在他面前问怎么办?他当即向刘提出两个方案:“一是你不冒风险,还可能受奖,将我立即押赴重庆;一是放我他去。你如何抉择,我皆无怨。”刘戡选择了放他走。刘的唯一要求是,将在他部队里聚拢的那批赤色分子一起带走。他只带了极少数几个人,让多数人都继续潜伏了下来。传说之六,是他到延安后,改名白天,是彭德怀介绍他加入共产党。但在对“百团大战”的评价上,却与彭德怀意见相左,以致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点名让他做志愿军总参谋部工作时,他的回答竟然是:“做志愿军参谋工作很乐意,但对‘百团大战’我坚持自己的意见。”彭德怀哭笑不得,只好作罢。传说之七,是在南京军事学院工作期间,因在军事训练中反对硬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而被扣上“反苏”的帽子,后又受彭德怀冤案的牵连,被从解放军少将贬为哈尔滨市专管外事工作的副市长,又贬来历史所当副所长,从事军事史的研究工作。
……
(摘自《温故》第二十七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