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提出的这句话,被认为是“南水北调”最初的由来。历经半个世纪,“南水北调”终于从设想变为现实。不过,它面临的争议与反对却从未停止,其中就包括一涨再涨的成本。
工程成本花在哪儿
根据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主体工程估算总投资1240亿元,其中东线一期320亿元,中线一期920亿元。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一再“跳票”,成本也一涨再涨,从原先估算的1240亿元涨到2082亿元。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4月底,已累计下达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投资2448.6亿元;工程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467.6亿元,其中东、中线一期工程分别累计完成投资315.0亿元和2082.9亿元。
……
(摘自6月14日《21世纪经济报道》 李伯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