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边府战役:被模糊的中国角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19日16:20 尹鸿伟

  奠边府,一座边远的山间小城,因为60年前的5月7日,越南取得了大败法军的奠边府大捷,成为了越南人心目中永久的圣地。

  法国人心目中的“东南亚凡尔登”

  1945年8月,在盟军和中苏军队的毁灭性打击下,继德国法西斯后,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曾经在“印度支那”轻易打败和取代了法国殖民者的日本军队随即退出了历史舞台。尽管经过“八月革命”的艰苦斗争,新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已经诞生,但曾经统治印度支那近半个世纪的法国不甘放弃,决心卷土重来。于是从1945年9月起,包括奠边府在内的印度支那土地上又重新布满了法国军队。由此,一场“殖民或者独立”的战争又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占据重要战略位置的奠边府是块南北长约18公里、东西宽约6至8公里的盆地平原。当时法军集团据点群就设在这块小平原上,其北面、东面的据点构筑在山头或高地上,西面、南面的据点构筑在平原上,共有49个据点,分为8个据点群,3个防御分区。有兵力12个步兵营、7个伞兵连,2个105榴炮营、1个155榴炮连,2个120迫击炮连,1个工兵营和1个坦克连(坦克10辆),1个空军飞行队(飞机14架),修建了北、南两个机场,每天使用100至200架次飞机向奠边府空运150至300吨军用物资。

  ……

  (摘自《看世界》2014年第5期 尹鸿伟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