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文艺发展的三大公信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8日07:01 许柏林

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大家谈

提高文艺发展的三大公信度

  近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发表(以下简称《讲话》);中共中央发出了《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意见》等。这些重要讲话和文件的密集发布,给文艺界乃至全社会带来巨大震撼和强烈影响。这些讲话和文件,涵盖了对指导思想层面(基础性和方向性)、方针政策层面(部署性和决策性)、艺术标准层面(尺度性和目的性)、综合要求层面(实践性和纲纪性的层面)的要求。如此全面地指导和部署文艺工作,改革开放以来还是第一次。站在改革开放近40年的今天,在具有了足够丰富的成就与经验、不足与教训之后,针对着我们今天的问题和“中国梦”的追求,引导中国的文艺实践和文艺发展向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回归,体现出的文艺的主体性、文艺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功能与作用、文艺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文艺发展的时代要求与历史使命、文艺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与价值、文艺引导与文艺管理的必要性等等,都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光芒,《讲话》和《意见》将有力地引导中国的文艺实践和文艺发展更加自觉地步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精神发展学说的轨道,有助于厘清文化体制改革中一些实践困惑与理论迷茫。

  文艺事业和文艺工作重在方向。方向引导,要项有三:一曰明理;二曰施策;三曰奖赏。明理有三:根本、路径、对象,三者皆为“向”之要素。施策有三:顺向、建制、调业,三者皆为“策”之要点。奖赏有三:向正、德高、功深,三者皆为“赏”之要领。

  学习贯彻《讲话》和《意见》,从哪里着眼?哪里入手?

  一般讲来,文艺在社会中的存在和发展,要依赖党和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有力支持,这是政策的公信度;要依赖艺术的本体力量和艺术的标准,这是艺术的公信度;要依赖市场的认可和社会的认可,这是受众的公信度。哪一个公信度高,就会成为实际的“引领”,其对文艺发展的作用力就大。当下,我们不能不说,经过不断的改革开放,我们释放和培植了“市场经济”(文化市场)形态下的文艺体制和社会组织,还大力推动国有文化生产组织“转企改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社会力量的孵化、国企单位的转化、文化产业的发展,激发了文艺发展的活力,激活了文艺发展的机制,拓宽了文艺发展的天地与道路。文艺发展的社会(化)效应和客观(性)标准得以生成。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但是,问题也在于文艺发展随着文化产业的大力推进,票房收入、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等指标的量化,成为了文艺发展三大公信度指标中最硬化的指标,因而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了文艺的“强势公信度”。不仅一些低俗产品的制造者根本不理睬艺术的和学术的评判,甚至连一些国家文艺单位都以此为硬指标来开展工作。不得不指出的是,腐败也渗入到了文艺领域,因而致使一些党政部门出台的文艺扶持和奖励的措施、计划,社会的公信度并不高;各类文艺评奖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违章的问题,多为社会所不信。

  正是在这样多重因素的作用下,文艺的社会公信度就突出文化市场的占有率了。文艺发展中交织着多种逻辑,诸如资本的逻辑、市场的逻辑、产业的逻辑、消费的逻辑、批评的逻辑、政策的逻辑、体制的逻辑、乃至国际的逻辑等等,这其中资本的逻辑和市场的逻辑如果成为主导的逻辑,人民的、历史的、思想的、审美的、艺术的逻辑就会被扭曲,“文艺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就是一种口号和宣示了。

  因此,要真正使文艺在实现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实现文艺的健康发展,就要从恢复和实现文艺的三大公信度破题,就要加强文艺界的正风正气建设;就要深化改革,实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就要树立文艺的标准和评奖的思想艺术权威;就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文化市场(现在时而出现的票房造假,使得市场的公信度受到损害),将文化产业置于精神文化生产的体系中,而不是将精神文化装入文化产业的流水线和文化市场的占有率中。要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克服和抑制市场的负面效应。

  文艺事业、文艺发展的“三大公信度”确立之时,是我们的文艺健康发展、真正繁荣之始。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设计。这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实践要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