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走进历史的深处——记文献纪录片《燃烧的影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30日02:34 李 镇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中推出的众多新片里,一部没有明星、没有特技,甚至没有色彩的黑白纪录片横空出世,成为业内热烈讨论的话题,它就是文献纪录片《燃烧的影像》。

  该片以时间为轴,全景式地展现了1931至1945年间中国人民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历史。这是一部纯粹的、风格化的文献纪录片,其中没有任何现在时态的搬演和采访,所有画面均来自历史现场。这里的每一秒、每一秒中的24帧都是真相。观众可以看到,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民族耻辱,革命领袖目光如炬,父老乡亲深明大义,前线将士视死如归……无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长城内外,中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其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大型会战,也有鲜为人知的白刃厮杀;既有令人不忍目睹的屠城血证,也有令人振奋的胜利时刻。该片由中国电影资料馆馆藏的近300部抗战时期纪录片经过数字化、修复、考据、精剪、配音而成。它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幅燃烧着正义之火的历史画卷。

  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电影资料馆早在2014年下半年就开始研究如何为这个特殊的日子做点什么。作为这座国家级电影档案馆的带头人,馆长孙向辉主张充分利用本馆资源,以更加新颖的方式呈现馆藏电影资料的历史价值,她提出用早期纪录片剪辑成一部影院纪录片。对于有着57年历史的电影资料馆来说,这是一次从未有过的尝试。以前,人们只知道电影资料馆是保存、修复、研究电影胶片的单位,从来没有独立创作、出品过电影。

  项目启动了,自2014年年底开始,各个部门几乎都被调动起来。馆藏电影胶片很多因为存放时间太久,是否可以用来制作出一部反映抗战的文献纪录片,还是未知数。胶片需要经过出库、检验、转数、修复,再经过创作团队的集体观摩、研究、文案撰写、剪辑,后期导演镜头再调度、精剪、配音、配乐、特效等数十项工序方可完成。该片虽然不像一般的故事片需要拍摄周期,但是需要的时间一点都不少,前期工作几乎就用了近5个月。

  时间虽然带给主创团队压力,但更大的压力是在看了馆藏的几百部抗战时期的纪录片素材之后,大家心头感受到的使命感。这些影像以前几乎没有人完整看过,很多场面令人终生难忘。大家感受到这份历史遗产的厚重,“一定要把电影做好”,主创团队互相鼓励。为了弥补历史知识的不足,团队购置了大量抗战史文献资料,由于资料之间的说法常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资料馆还请来军事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近代史所的专家一起观摩素材和讨论。

  1938年12月南京守军退出城市,回望南京市的最后一眼,那个摇曳的镜头空洞而模糊,却散发着无尽的苍凉。团队看到此处,大家纷纷喊道,“这个镜头一定要留下,要让观众看到。”该片的所有镜头就是这样从13万个镜头素材中被一一挑选出来的,主创者提出的口号是——“要让观众成为历史的目击者”。

  解锁未曾谋面的珍贵胶片,再现烽火硝烟的真实过往,让尘封已久的画面将观众带回70多年前那空前壮烈的反法西斯战场。这是中国电影资料馆出品的第一部影院片,它的创作心态是理性的,不煽动仇恨,也没有摆出任何教育观众的姿态,因为真相就摆在那里,它说明了一切。《燃烧的影像》带你走进历史的深处,看了这部电影,你会更加深刻理解,我们的民族有多么伟大;你会真正懂得,和平是多么宝贵。

  该片的很多真实战争场面,从机位和拍摄角度判断,摄影师所处的位置极其危险。把这些影像留给后人——这件事对于战地记者来说,比他们的生命还重要。我们不能辜负他们,我们的注视就是对他们的告慰。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都走进影院看的电影,只要你看了,总有一些画面,你永远不会忘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