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阿坝 沧桑巨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07日07:19

  9月4日至10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美丽阿坝  相约北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就展”,通过大量珍贵的图片、影像、实物、文献资料和文艺展演等方式,全面展示建州60余年来的恢宏历程及取得的丰硕成就,展示了在这片凝结铸就着红军长征精神的红色热土上发生的沧桑巨变。

  作为全国第二大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阿坝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1953年建州以来,实现了从半封建半农奴制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千年跨越。全州幅员面积8.4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2万人,其中,藏族57.3%,羌族18.6%,回族3.3%。

  阿坝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生态保护区最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连绵起伏的山川,纵横交错的江河,珍稀多样的动植物,演绎出自然、秀美、灵动的山水风光。这里有美丽的九寨沟、黄龙生态旅游区,有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大熊猫栖息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湿地——若尔盖湿地。它被自然保护国际联盟选定为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之一,被全球环境保护组织确定为全球200个生态区之一。

  阿坝是多元民族文化的交汇带。千百年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里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形成了古老的民风、独特的民情、多彩的民俗,缔造出璀璨的民族文化。这里是长江文明与黄河文明的汇集带,也是边地文化与中土文化的结合部。这里有被世人誉为“石砌建筑典范”的藏羌碉楼及村寨,有被称为“中国圈舞的活化石”的锅庄、莎朗,有被称作“复音孤岛”的岷江上游藏羌多声部,有流传于草原和山谷的格萨尔英雄史诗,有鲜活演绎并追溯古老精神信仰和蜿蜒历史的释比和释比图经等。全州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9个、省级非遗项目66个、州级非遗项目410个、县级非遗项目802个;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9名、省级非遗传承人70名、州级非遗传承人322名、县级非遗传承人441名;有羌绣、卡斯达温等25个非遗传习所,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1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3个、省级非遗传习基地3个;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2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16个。“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汶川、理县、茂县等5个羌族聚居区被纳入国家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随着经济实力增强,阿坝的文化设施条件也得到普遍改善。到2014年年底,全州有公共图书馆13个、文化馆14个,博物馆(纪念馆)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21个,农家书屋1353个,寺庙书屋253 个;有藏戏团8个,乌兰牧骑式文艺演出队29个;有广播电视台14座、有线电视前端13个,地面数字电视前端9个,有线电视用户106710户,无线数字电视用户28576户,村村通直播卫星设备117624套。全州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91%和97.8%,基本形成了卫星、无线、有线等多种传输的广播电视覆盖网络。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保护、继承和发展。

  “美丽阿坝  相约北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就展”是“全国民族自治州成就展”系列活动之一,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30周年,由国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共阿坝州委、阿坝州人民政府、民族文化宫、四川省民宗委承办。展览集中体现阿坝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共同奋进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阿坝的成功实践。(民  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