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回想少年时代的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一名女兵。
女兵梦,曾在我青春年华里魂牵梦绕。多少次,让我朝思暮想,多少次,让我痴情不悔!渴望当一名女兵,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里,甚至超过了对所有一切美好的憧憬!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与青春粘接在一起的女兵梦,依然仿若是一股暖流,深深地浸染着我一生的惜缘与别过。
1
依稀记得,我11岁那年,正值文化大革命初期,毛主席身穿绿色军装,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红卫兵,广场上近百万红卫兵,几乎都是身着绿色军装接受检阅。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曾让少年的我热血沸腾。那个年代,在我的心目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伟大的钢铁长城。“飒爽英姿五尺枪”,“不爱红装爱武装”,成为无数女孩子梦寐以求的向往。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的心中萌发了立志当兵从戎的愿望。它,是我生命中最早的一颗春芽,在我青春的心田里萌动。
13岁那年,为了实现朝思暮想的女兵梦,我只身一人,千里迢迢乘火车南下,到江苏徐州找我在部队的三叔要求参军。
那时,由于当兵属于热门,尤其是当女兵更是难上加难,只有部队子女或亲属才能得到眷顾。想到我三叔正好在部队任职,是个便利条件,因此有段时间,我像着了魔一样,一门心思地要到徐州找我三叔去当兵。在家里,我饭不吃,觉不睡,还执拗地跟家里人找茬赌气,闹得鸡犬不宁。
父母看我执意要走,没有办法,只好让我姥姥护送我到德州转乘京沪列车。因为,那时我的家还住在衡水,乘火车到徐州需要两次中途转车。
记得,那天傍晚,正值隆冬,寒风凛冽,姥姥从柜子里给我找了件深蓝色、带帽子,厚厚的“棉猴”给我穿上。姥姥穿着一件带大襟的厚棉袄,裹着的小脚腿部又缠上一层厚厚的绑带,拎着一个长条形状的绿色帆布提包,里面装满了我三叔喜欢吃的的家乡产的小米、绿豆、花生和大枣。收拾停当,我们就出发了。
晚上,大约十点多钟,火车抵达德州。下车后,我紧随姥姥身后顺着人流涌出车站,急匆匆地寻找火车售票处。当我们来到办理中转签字的窗口时,那里已经排起了长队。虽然灯光昏暗,寒风瑟瑟,但炽热如火的参军情怀,让我全然忘记了严冬的寒冷。当晚11点钟,姥姥一直送我上了火车才转身离去。火车徐徐开动的瞬间,望着姥姥远去的背影,我心潮涌动,泪水涟涟。因为我不知道,这一走,何时才会有归期?那个年纪的我,真的把它当成是一种漫长的离别……
伴随着列车的轰隆响声,我的心渐渐地平静下来。这趟列车幸好旅客稀少,车厢内空位有余。夜深了,我把长条形绿色提包放在靠窗口的下面当枕头,紧裹着那件棉猴大衣,戴上帽子,躺在那木板拼成的长条椅子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待到天亮醒来,我发现坐在我对面的竟然是一位解放军叔叔!我便主动地与他搭讪起来,当我得知他就在徐州某部队服役,突然有了一种亲人般的感觉和依托。他得知我是到徐州部队看望三叔,也非常热情。在济南中途转车,他一直领着我,到达徐州后,又带着我几次转乘汽车,一直将我送到了三叔所在的部队大门口。
当我第一次来到部队大门,看到两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身穿军装佩戴钢枪把守在大门两旁,顿时肃然起敬,一种欣喜之情在心中涌动,似乎实现梦想就在眼前。这时,站岗的卫兵得知我的来意,立刻打电话与三叔取得了联系。我盯着部队大院翘首企盼着,一回头,发现送我的这位解放军叔叔早已远去。直到现在,我还记得他那张像雷锋叔叔一样的面孔,却始终遗憾没有留下他的名字。
过了一会儿,三叔到门口来接我,他身材魁梧,一举一动有着军人的庄严和矫健,门口两旁的卫兵用标准的立正姿势向他敬礼,跟随三叔在军营里行走,一路上,不时地遇到向他敬礼的官兵们,刹那间,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圣与自豪感在我胸中升腾。
到三叔家后,我一边打开鼓鼓囊囊的包裹,向我三叔展示着家乡土特产,一边急切地诉说我要当兵的愿望。没想到,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三叔就在我的心头浇了一盆冷水。他说,你还小,还不到当兵的年龄。我说,我们那里就有13岁就当小兵的。三叔说,那一定是有文艺特长或是特种兵,现在你要当兵,肯定不行。先住下来再说吧。
这话,三叔说得平淡,却让我一下子感觉到极度失落,并陷入到了闷闷不乐之中。三叔看我不高兴的样子,每天让三婶给我做可口的饭菜,还让部队邻居家的女孩陪我玩。星期天,三叔带我参观了王杰英雄事迹展览馆——而王杰舍身救战友的英雄事迹,更激发了我对军人的向往与崇敬。于是,参军的愿望就愈加强烈。
在军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能看到,军人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进行军事训练,那威武的军姿、矫健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的士气,以及那嘹亮歌声和气势如虹的口号,声声入耳,强烈地撞击和震撼着我的心灵。那一刻,似乎我已置身于军人的行列之中。
我心想,既然来了,我就赖在家里不走了,反正我就是要当兵。
每天只要见到三叔回到家里,我就缠住他不放,诉说各种理由,让他成就我当兵的愿望。可他却始终没有应承。
一晃一个多月过去了,家里来信说学校已经开学,如果当不成兵,就赶紧回去上学。三叔也再三劝导我,千万别耽误了学习,只要好好学习,等长大后,会有机会参军的。然后,又板着面孔对我说,如果文化课学不好,那个部队肯要你?看到当兵确已无望,我只好悻悻而归。
这一次,尽管没有实现当兵的愿望,但毕竟亲历了军营的生活,由此感到些许的慰藉和满足。
2
1970年,那年我15岁。
北方的初春,乍暖还寒。这一年3月,听说空军部队来衡水招兵,我又一次涌起了当兵的强烈愿望与冲动。当我打听到征兵报名在军区招待所,立刻骑上自行车火速赶到征兵地点。
进屋后,一位约40多岁面目白净的女军人接待了我,她告诉我说,这次征兵年龄可在14—18岁之间,政治条件及外观相貌要求很高,且名额有限,在本地只招5名女兵。在详细询问了我的出身及家庭背景情况之后,只见她和另一位男军人耳语了一会儿,之后对我说,第二天上午8点,准时到招待所二楼参加面试。
那天晚上,我久久不能入睡,心想,我一定是通过了政治审查才准许面试,梦寐以求的愿望终将成为现实,我兴奋极了。一晚上琢磨着面试时,应该怎么说,应该注意些什么,应该怎么表达我当兵的强烈愿望,一直琢磨到凌晨3点,我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没想到,第二天一觉醒来,时钟已指向8点10分,我急忙起床,顾不上洗漱梳妆,披上棉大衣飞快地跑向征兵面试现场。此时,我们大院里的一些女孩子早已在门口等候,不一会儿,就听到里面叫我的名字。我进门之后,只见一个长条桌前,有三四位带兵的军人,他们先是问了我的年龄和姓名,又上下端详了一番,还没等我把精心准备的话说出来,他们就对我说,好了,回去等通知吧。
几天过去了,我苦苦等待,却一直杳无音信。
那些日子里,我度日如年,只盼着入伍通知书早日到来。可等了十几天后,听说我们大院的三位女孩已发了军装,并且当天晚上就已经出发,送往杭州。
命运又一次与我无缘,我这才知道,自己这次参军是没戏了。
不久,我得知这几位女孩参军后,在杭州空军招待所工作,平时少有与家中联系,有关部队的情况绝对保密。
后来,众所周知的原因,我暗暗庆幸自己未被录取。
3
1972年冬天,当兵的机会又一次降临。
这时,我已在工厂参加工作。可一听说这次是陆军部队招兵,且这次招女兵人数较多,共招25人。我满怀信心,立刻跑去报名。
记得当时接待我的是一位年长的军人,看上去一脸慈祥,似乎像是带兵的首长。见到我高高的个子,黑黝黝的脸庞,一脸标准的女兵形象,便热情地与我攀谈起来。他问我为什么要当兵,又问了我家庭和个人的一些情况。然后说,这次招收女兵是到东北某部队医院当护士,条件很艰苦,你有没有心理准备?
我斩钉截铁地说,没问题!我不怕吃苦,不怕遥远,只要当兵的愿望能实现,在哪儿当兵都行!听我这么说,他满意地点点头说,准备体检吧!
当我满怀欣喜地走出征兵办的大门时,突然看到墙上张贴的征兵公告,上面写明年满18岁女性均可报名。我心里不禁一怔,因为那年我刚刚17岁半,距招兵年龄只差六个月!
回来的路上,我十分郁闷,心急如焚。突然间,一种强烈的欲望和冲动涌上心头,一下子绷紧了我那执着的神经。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这次难得的机会!
我飞快地跑回家中,从抽屉里拿出了户口本,打开属于我的那一页,注视良久,经过一番犹豫踌躇,终于胆怯地拿起一支相同字迹颜色的钢笔,在我户口本的出生年份上,涂改写了一个尾数,即我的年龄。
第二天,我到指定的地点进行体检,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征兵体检,程序十分严格,包括检查听力、视力,体能测试,还有净身量体重等等,,各项要求标准很高。但让我庆幸的是,我所有的体检项目全部顺利过关。在经过了严格的政治审查之后,带兵的人对我说,半月之后等通知吧!
多年的当兵梦想就要实现,我欣喜万分!可临近发通知的日子里,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相反,心中就像被压了一块大石头,总是为那年龄的事而忐忑,焦躁不安。夜里,我辗转反侧,几乎彻夜难眠。我越想越害怕,这事一旦被人发现,岂不是欺骗组织甚至违法的行为?可失去这次梦寐以求的参军机会,又真的很不情愿。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道德和良心战胜了恐惧。
于是,一大早,我来到征兵处找到接兵的领导,主动说明了情况,自愿放弃这次当兵的机会。临走时,望着他们那惋惜和不舍得目光,我的泪水止不住倾泻。
虽然,我当兵的梦想已经破灭,但心灵却得到了一份永久的安宁。
几天之后,我的同学们穿上了军装,兴高采烈地与我们合影留念并告别。此时,我的心中翻滚起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或许是留恋、惋惜,或许是欣慰、安然。总之,事已至此,也只能顺其自然。
送走参军的同学们之后,我又继续回到工厂当我的工人。此时,我不断收到参军的同学们的来信,鼓励我在工人阶级的队伍中锻炼成长。就在这年冬天,我被工厂推荐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工农兵大学生。
4
尽管上了大学,但当兵的情愫仍然时时萦绕心头。
每当我看到学校里的军人学生从眼前掠过,禁不住会投上羡慕的神情,我始终为自己未能实现当兵的梦想而遗憾。
大学期间,我还不断地收到部队的同学给我寄来军装,有女兵服、也有男式军装,这些军装,伴随我度过了整个的大学时光。每当翻看我在70年代学校期间的留影,我发现,自己几乎所有的着装,都是部队那一色的国防绿。当时最时髦的确良衣服,我都没穿过。就连我穿的衬衣,也是部队发的那军绿色的棉布衬衣。
直到参加工作许多年后,我仍然顽固地以军装为伍。因为,我一直认为,穿上军装是最美的,当兵的梦想也是最美好的。
流年虽已远去。但那个时代,它记录着我的幼稚和纯真,尘封着我美好的青春与背影,镌刻着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和激情。我愿意心怀惴惴地把这段经历袒露出来,是因为读过书中这样一段话:我无意告诉别人我究竟走过了多少路?倒是更愿让人知晓,我在每一个路口的徘徊,哪怕是让人看到这个不擅闪躲的人身上留下的所有印痕……
生命里有段女兵梦,那就是我曾经拥有的无悔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