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圣归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之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22日07:22 昃文江

  早在上世纪60年代至八九十年代,国产动画曾经出现过很长一段繁荣期,不管是电影银幕还是电视荧屏,涌现出了诸如《大闹天宫》《天书奇谭》《葫芦娃》《黑猫警长》等一系列经典动画作品,成为几代人的美好童年记忆。但后来随着好莱坞与日本动画的大举侵入,国产动画阵地日益退让、萎缩,将动画这样一块广阔的文化阵地拱手相让。

  进入21世纪,随着国产电影市场的复苏,国产动画电影在数量上也逐渐增多,虽然出现了诸如《喜羊羊与灰太狼》和《熊出没》等几部建立在电视动画片基础之上的电影作品,但这些动画片面对的观众更多还是停留在低幼年龄段,很难做到老少皆宜,合家共欢。但是,近日一部名为《大圣归来》的国产动画电影以较好的口碑与优异的票房成绩被广大影迷与业内同行喜爱与认可,并且后续还有极强的票房上升空间。在各家媒体与网络论坛上,关于《大圣归来》的评价使用最多的说法是“国产动画电影的良心之作”。认真分析《大圣归来》的成功之处,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寻找到一条国产动画如何强大自身,并与国外动画相抗衡的未来复兴与发展之路。

  坚持孵化作品而不是速产商品是中国动画电影未来持久发展的基础所在

  国产动画近些年之所以难有精品,很多时候大家都在责怪与嘲笑动画工作者缺乏想象力,固然,能力与水平不足的问题确实存在,但关键却不在于此,而在于动画制作人与动画制片方的态度。长久以来,很多国产动画影视作品之所以故事俗套、制作粗糙,多数是因为创作者与制片方将动画电影看作是顺应电影复苏大潮而尽快捞金的一次商品投机,而不是遵照艺术规律,将其看作是艺术作品的倾情打造。而再看《大圣归来》的主创团队,为了创作《大圣归来》,他们前后用了8年的时间,特别是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更多是导演田晓鹏凭借一己之力为了梦想而孤军奋战。他用8年时间在做着准备与积淀,时机成熟,喷薄而发,势不可挡。举一个小小的例子,在影片中,长大了的江流儿出场时是一个近乎光头的小和尚形象,而随着剧情的推进,他的头发在不断变长,从光头变得毛茸茸,然后变成了小寸头,像这样的细节,倘若不是创作者追求尽善尽美,一个光头从始至终也完全说得通。而我们很多国产动画,甚至连作品都称不上,它们更多的是“速生林”,投资方恨不得当年播下种子,当年就得开花结果,因此呈献给观众的东西必然是漏洞百出、粗制滥造。而我们国内的广大观众对于电影的需要,已经过了有口粮食就当饭的年代,他们逐渐有了自己的挑选需求与优选能力,倘若还总是用一种坑蒙拐骗的投机态度,不用作品去尊重观众,观众也势必不会用票房去尊重你。

  坚持本土原创而不是模仿抄袭是中国动画电影未来持久发展的核心所在

  国产动画在被好莱坞与日本动画击溃之后,也曾经多次试图反击,但大概是被对手打蒙了的缘故,他们完全放弃了自身的特色与长处,而将模仿甚至抄袭当成了抵御敌人的武器。于是,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见到的国产动画除了从语言与字幕上能够判断是在中国,其人物形象、动作、情节、道具等诸多方面,几乎失去了中国色彩与元素。国产动画电影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落入了模仿与抄袭的怪圈,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自然永远也不可能赶上对方。《大圣归来》则完全是本土化动画元素的大举归来,不管是对孙悟空、江流儿、猪八戒、妖王混沌等人物形象的设计,还是对各种道具、场景以及音乐设计,全都建立在本土化的视听元素基础之上。在第68届戛纳电影节上,《大圣归来》之所以能够卖出千万版权,创下中国动画国际销售的历史之最,其中,影片扑面而来的浓郁东方色彩是吸引西方观众的关键所在。

  坚持人性为本的现代性叙事策略与当下时尚潮流相结合是中国动画电影未来持久发展的技巧所在

  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因其自身的魔幻特色以及经典人物形象设计,是被影视表现最多的一部作品。虽说熟悉就是IP,但如果不能突破原著,不能有别于同类题材作品,那么越强的IP就是越毒的毒药。因此,如何完成创新,如何讲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西游,就成了摆在创作者面前最大的课题。

  《大圣归来》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了孤儿江流儿如何无意中救出孙悟空,并帮助孙悟空战胜自己,最终恢复法力的故事。为了拉近与普通观众之间的距离,影片的故事视角定位在孤儿江流儿身上,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去看世界,去解构西游记固有的情节与神魔世界,并最终讲述了一个关于救赎与成长的现代主题故事。影片中的孙悟空更是一开场就以一副落魄的面貌呈献在观众面前,不仅连一个山神都战胜不了,而且差点被一群低等山妖群殴制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一下子将高大上的神魔故事,拉近到了平常人身边,让普通观众对影片迅速有了认同感。

  除却影片考虑人性的现代性叙事策略外,当下流行的审美特征、流行商业元素也都以动画的形态有机地融入在影片当中,满足了当下年轻观众的观影心理。譬如,影片中孙悟空巨长无比的红色披风设计可谓神来之笔,它将孙悟空张扬不羁的性格与西游故事的浪漫主义色彩有机地融合到一起。在3D技术的助力之下,当红色披风朝观众飞来的那一瞬间,立刻勾起了无数观众儿时的英雄之梦。剧中孙悟空、江流儿、猪八戒、白龙等造型设计更是符合当下流行审美特征,孙悟空的酷与帅,江流儿的呆与萌,猪八戒的二与傻,白龙的炫与冷,紧紧把握住了当下比较主流、时尚的审美体验,顺应潮流而动,才能不落窠臼。

  在看到《大圣归来》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冷静下来,去掉因民族情感而带来的对国产动画电影的那份偏爱,回归到电影本身。影片虽然整体堪称国产动画上乘之作,但影片中有意无意流露出来的急躁之气却不能完全遮掩,特别是在影片结尾,孙悟空被江流儿之死所触动而恢复法力,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以及名副其实的大圣归来,但当妖王混沌被孙悟空消灭之后,影片却戛然而止,这样的安排实在过于生硬,让很多观众有一种影片还没有放完的突兀感。笔者能够理解主创的想法,他们是希望留下硬性悬念,为观众未来观看续集做好铺垫。但这种硬悬念的设置未免过于一厢情愿。在影院里,观众确实有观看后面故事的冲动,但动画电影创作与制作周期实在过于漫长,当下一部作品再次呈现出来之时,那批曾观看过影片的观众恐怕早就遗散了当时在影院中的观看冲动,甚至有些观众因为年龄与心境的变化而调整了观影口味。面对未来诸多不可确定的因素,那种硬悬念设置带来的突兀感使影片的负面效果反倒会大于为续集做铺垫的价值本身。

  《大圣归来》的热映,给国内诸多动画工作者和动画制片方打了一针强心针,它告诉我们,只要怀揣复兴国产动画影片之梦,只要立足本土故事与东方美学基础,展开想象的翅膀,国产动画影片的复兴之路不再是遥不可及。

  〈〈〈链  接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因面向全年龄段观众而改写票房纪录

  截至目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已经超过4亿票房,这样“轻松”地改写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逆袭之势令行业内外都倍感惊讶和振奋。7月18日,《大圣归来》在京举办专场观影交流活动,制片方、业内专家与影迷共同破译该片的“逆袭秘籍”。  

  一直以来,国产动画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太过低幼,而《大圣归来》最狂热的粉丝却都是成人观众。片方代表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志江也认为大家对国产动画片有一些误解,“过往,大家对于国产动画片的定义都是低幼的,但事实上在好莱坞并不是这样的,像《功夫熊猫》等动画电影所面向的都是全年龄层的观众,所以我们打造《大圣归来》也是希望能改变观众和市场对于此类影片的固有想法。”影评人宋磊指出:“这部影片的设定与以往不同,我们看惯了唐僧与孙悟空师徒的长幼关系,而《大圣归来》却让一个‘孩子’唐僧成为了唤醒大英雄的人物,给观众带来了温情且新鲜的观影模式。”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则认为,《大圣归来》在人物设计和模式上都有近似美漫及日漫的部分趋向,成熟程度高自然能够吸引更多年龄层的观众群。 (夏宁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