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承德的公安战线和文学领域,提起徐国志(满族)来,人们并不陌生,几乎都知道他是位文武双全的优秀干部,枪,是组织上发的,笔,是自己练的。这两杆子使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那么丰富多彩。可谓一剑双刃,锋而不骄。这里且不说他从警几十年来无论在基层执法,还是在领导岗位上兢兢业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老百姓口碑很好。仅就他生活和工作的另一面,舞文弄墨也让人刮目相看。他上学时就酷爱文学,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便与几位诗友成立“诗社”,发表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从此深爱不怠,屡传佳音。作品不但在省市级报刊经常发表,而且还登上了《星星》和《诗刊》等被人仰望的殿堂,全国性文学月刊《民族文学》曾几度头条发表他的多页组诗并配发照片和简介,渐渐成为满族中的重点作者。他的诗歌多次获奖,领取的奖金比稿费还多!其中《高处的叶子》一诗终于摘到全国诗赛第一名的桂冠。随着他铿锵脚步的声声作响,被吸收加入进河北作家协会。并成为“鲁迅文学院”首届公安作家班学员,还被聘担任起郭小川文学院副院长职务。更为引人关注的是,徐国志不辱使命,他把文学事业和自己的本职工作紧密结合,又利用“小说”这一有利体裁,反映公安战线的火热斗争。在连续发表短篇、中篇的起步练脚中,羽翅渐丰!在政法类文学刊物《啄木鸟》《东方剑》上,接二连三地获得佳作奖。最近又有一部长篇力作《奥雷一号》问世,并获得2009年全国“公安文学大奖赛”长篇小说三等奖。这部作品紧扣时代脉搏,掌握世界风云,以笔为剑,直指扰搅和破坏全球安宁的恐怖毒瘤,从一角掀开致命的伤疤,把他们从事恐怖组织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诗歌和小说虽同属文学范畴,但它们的表现手法截然不同,前者往往以超前意识用主观意向表达自己的激烈情感,而后者则积累发生后的素材,以“存在决定意识”的主观布局后,又符合客观真实的基础上精湛加工,在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酿造中为读者提供出从未品尝过的精神食粮。在这个过程里仍然要以“创”字为首要前提,向人们揭示一些还未触及的客观规律,展现出一场波澜壮阔的话剧!作者正是紧紧地抓住了这一点,以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为背景,在素有北京“后花园”之称的滦阳市,揭开了惊心动魄的一幕:犯罪分子有组织,有预谋地制造公交车“爆炸案”;看守所犯罪嫌疑人“逃脱案”;监狱犯人“越狱案”等一系列恶性案件,使各种险情相继发生,与此同时,中国警方接到国际刑警组织通报,在A国的一次反恐行动中,国际刑警在恐怖分子的藏匿处搜出北京奥运会比赛场馆的图纸。据悉,该组织已派人潜入中国境内,阴谋发动代号为“玫瑰计划”的恐怖袭击。面对恐怖分子的精密策划,躲在阴暗角落的凶狠行动,公安干警将怎样与其斗智斗勇,有效应对呢?作者围绕这利矛厚盾,凭借丰富的想象,在广阔的时空勾勒出一幅引人入胜的构图。撒得开,拢得住,故事成串,情节惊人,逻辑紧密,人物突出。他摊开和构建的这个大舞台地域广阔、纵横连接,从国内到国际、从内陆到香港、从哈尔滨到广州、福建,从省市到县区,一张大网,纲目分明。所涉及的人物达60多位,其中十几名主要交锋者塑造得血肉丰满、栩栩如生、棱角分明、鲜活生动、个性突出。采取巧妙方法越狱和潜逃的惯犯苏强伙同肖家兄弟销声匿迹,首先造成第一悬案。紧接着滦南区的公交车又发生爆炸案,死一人,伤八人。仅仅一周,两案重叠,社会哗然,呼声四起,影响极大!不但市区公安局长王浩、杨华及其他公安干警理所当然地被卷入漩涡之中,而且惊动了省公安厅和国家公安部,上级领导果断地认为此案绝非偶然,有可能与“玫瑰计划”中潜伏的代号为“木棉花”得恐怖分子及其指挥的炸弹专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必然联系。于是派出经验丰富、技高一筹的三名警官许乐然、汪碧菡和古文辉分为明暗两条战线深入到事发地滦阳市一显身手,配合侦破。他们进入角色后与当地同行融为一体。在作者精心设计的“包袱”中以“云雾山庄”为“点”,以几处矿山为“面”,以社会各个角落为延伸的连接线,紧盯目标,惜时为宝,抓住细节、不放点滴,一环扣一环地循序渐进,一层又一层地拨开事物的假象,直取要害!通过细致调查深挖细找,最终把“敞开的口袋一个一个扎紧”按着轻重缓急有序收官,使顽敌真相毕露,阴谋彻底失败!还“奥运会”一个平安热烈的氛围,普天同庆,皆大欢喜。
《奥雷一号》在纷杂矛盾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一些让人在预料之中又想象之外的举措,使其更符合整体的完美,给读者减少一些揪心和遗憾。如对郑楠翔和郝玲夫妇情感的处理,就很耐人寻味——郑楠翔作为一名从部队团职转业的警官,因工作失误,脱警服、蹲拘留、忍失业、受刺激,后来他在老领导的安排下怀着“戴罪立功”的心态,去一个矿上担任保安队长,而妻子开始对他理解、同情、安慰,后来便发展为疏远、冷漠、难聚,甚至出现了“另谋新欢”的嫌疑,郑楠翔对此虽有察觉,但不理睬和声张,他以对警察职业无限忠诚的耿直态度,忍辱负重,最后光荣牺牲。此况由于对妻子郝玲早有伏笔,因此就杜绝了她寻死觅活的悲剧,事实上为后续发展增添一点点安慰的因素。再比如,以安监部门负责人身份做掩护的公安厅警官古文辉到矿点例行检查时,面对送礼,如果坚决不收,难免有“露馅”的担忧。参与东道主安排的赌博活动也不能硬性拒绝,他通过巧妙的处理“把这五万元和上次打麻将赢的三万元一起存进银行,银行卡用挂号信寄回部纪委办公室”。这么一来真是“三全其美”,既保住了自己廉洁的本色,又博得了对方的欢心信任,还为财政增加了额外收入。更让人叹为观止和感到欣慰并超越常理的是:敌人“玫瑰计划”中的核心人物“木棉花”杜梅,并没有成为一名死心塌地的恐怖分子。作者在对她的描述给人印象始终是美丽大方、聪明历练、精细老到、含而不露,这样就像潜水艇一样,深深隐藏,连根天线都不露,让人怎么去识别?所以她成为公安部化装成房地产老总的女警官汪碧菡的劲敌!两人年龄相仿、性别一样、旗鼓相当、针锋相对、明为姐妹、暗动真格,让人意料不到的是杜梅并没有让汪碧菡分化瓦解、弃暗投明,而是因为母亲舍弃不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在关键时刻杜梅悬崖勒马、反戈一击,将天衣无缝的“玫瑰计划”捅了一个大窟窿,乱了境内境外的恐怖阵脚,使敌丧机,助我成功。
几个次要人物何小峰、李河、褚永卷、罗立天等也塑造得有棱有角,各有特色。如“何小峰想为自己打天下的算盘早就有了,他要尽快地积累资金,当名副其实的老板,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千帆竞渡,群星闪烁啊。谁掌管资源谁就掌管了未来。这是在一次矿老板们聚会的酒桌上听到的。听听,酒桌上的话都有战略性、前瞻性。对,就是这两个词,战略性、前瞻性,这他妈的是凡人说的吗?”如描写李河的,“李河过来,又拉着小麦,另一只手在小麦身上胡乱摸着。小麦夸张地叫了一声,小燕过来,二人把李河摁倒在沙发上。小燕、小麦把一瓶啤酒倒进李河的裤裆里,二人笑着说:‘再不老实,把瓜皮塞你屁眼里。’吓得李河双手作揖求饶,一边抖着裤子,一边说:‘来例假了。’逗得小燕、小麦笑着过来又要摁他,他顺势搂住小麦,在她的胸脯上捏了一把”。类似的描写俯拾皆是,鲜活生动。把经济大潮中人们在金钱、美色面前的蜕变,刻画得淋漓尽致。
《奥雷一号》作为长篇小说,语言也有特色,作者惜墨如金,很少废话,更没有啰嗦的闲言赘语。人物对话,符合身份,凝练简洁,恰到好处。特别是对于塞外的方言俚语,运用自如。在介绍一些农村动植物时也十分贴切,如蚂蚱腿子开满小白花、哈拉海能炖土豆条、柞树果实橡子可以喂猪等等,有时作者也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诗一般的语言给作品润色镀上一层美感,如“山里的天空还像小时候,蓝得让人安静,没有狂躁,没有杂念,阳光是黄的,有质地的,敲一敲像是有金属的声响。叶子饱含着汁液,青翠欲滴,山里的树叶是这个词最好的注释”,还有一些切中时弊的语言也很犀利,如“钱可真是好东西,是上天入地的通行证,没有敲不开的地方”,再比如引用手机短信上的话说:“挺好的一手字让电脑毁了,挺好的身体让酒精毁了,挺好的领导让金钱毁了,挺好的枪让小姐毁了。”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奥雷一号》更难能可贵的是警人说警话,内行写内行,知情知底,知面知心,没有“隔山买老牛”的盲目性,生活不用体验,情况不用调查,对于公检法司的条例法规,岗位术语、公开言行、潜藏暗语,一切都了如指掌,运用自如,信手拈来,水到渠成。让内部同仁、外部朋友都挑不出生拉硬拽的事例,找不到可做笑料的把柄,看后只能心悦诚服,承认是一部具有现实意义的精品之作!因为反恐正当火,没有结束时,正如书中公安部齐局长说的“目前,打击恐怖主义已成为全国各地当务之急,我们要消除‘恐怖主义离我们很远’的麻痹思想”。所以我认为此书问世,当景应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