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采访采风小分队活动纪实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06日07:10 李墨波

  在历史的记忆中沉思

  ——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采访采风小分队活动纪实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经过14年悲壮惨烈、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军民浴血奋战、英勇牺牲,中国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引导网络作家正确认识抗战历史、缅怀抗战先烈,开阔文学视野、强化使命意识,由全国网络文学重点园地工作联席会议组织,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崎嵘领队的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采访采风小分队于6月23日启程,寻访有代表性的抗战遗址、抗战幸存者和纪念场馆。通过实地考察、采访采风、座谈讨论等形式,去触摸和感知那段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历史。

  网络作家天蚕土豆、梦入神机、骷髅精灵、月关、跳舞、烽火戏诸侯、七十二编、张小花、菜刀姓李等43人,16家文学网站的20名编辑分段先后参与。小分队穿越6个省市,历时10天,行程5300余公里。采访活动从抗战起点始,至抗战终点止,选择了抗战历史中具有代表性的7个地点,让网络作家们了解抗战的全过程和全貌,了解抗战的挫折与胜利的成因。一路的参观、讨论、思考,让网络作家们经历了一次灵魂的震撼和心灵的洗礼。

  78年前,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挑起“七七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6月23日,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中国网络作家“走进抗战历史”活动在北京卢沟桥畔启动。在出发仪式上,陈崎嵘作了动员,强调了此次活动的目的要求,并向队员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为什么一个蕞尔小国敢于侵犯我泱泱中华?为什么抗日持久战会延续14年、死伤几千万?谁是抵抗侵略的中流砥柱?决定抗战胜利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如何确保残酷的战争和历史的悲剧永远不再重演?当代青年应当怎样热爱祖国、感恩人民、回报社会?中国网络作家的时代使命和社会责任是什么?他希望队员们带着这些问题,带着思考走进历史,寻找答案。

  6月24日,小分队抵达沈阳,参观“九·一八”事变纪念馆。纪念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策划、发动 “九·一八”事变及对中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人民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参观结束后,张氏帅府博物馆副馆长曲香昆与小分队一行进行了交流座谈,为大家讲述了张氏父子主政东北的历程、重大事件和心理变迁,解读了张氏父子对中国东北乃至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影响,并就小分队网络作家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解答。通过座谈,大家加深了对于“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认识,激发了爱国热情,强化了国家安危至上、民族大义高于一切的理念。

  随后,小分队向西来到山西灵丘,寻访平型关大捷的遗迹。大家先参观了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听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平型关大捷的背景、战争过程、战略战术、深远影响等情况,然后又来到平型关战场遗址乔沟、老爷庙,置身于当年战争现场,感受当年硝烟弥漫的情景。

  站在山头远眺,如今的乔沟风景秀美,郁郁葱葱,小路旁边只有几头牛在悠闲地吃草,一幅宁静怡然的田园风光。然而在78年前,这里是举世闻名的平型关大捷主战场。战斗当日,日军一支辎重部队从此路过,被早已埋伏在山沟一侧的八路军迎头痛击,制高点老爷庙周边发生了惨烈的争夺战。最终,设伏的八路军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震动全国,影响深远。激烈的战斗场面如在眼前,冲天的呐喊声犹在耳畔。网络作家七十二编、疯丢子激动地说,来到战场遗址,对当年那场战斗有了真切的感受,真实情况远比教材上说得还要复杂和惨烈,我们仿佛亲眼看见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的八路军将士。表示在今后创作中,一定要把这些感动的人和事写下来,将抗战史中的血泪和欢笑告诉读者。

  6月26日,小分队到达山东台儿庄,这里是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发生地。77年前,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及周边地区血战一个月,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取得了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此次大捷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进一步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也改变了国际视听。网络作家走进台儿庄纪念馆,参观台儿庄大战遗址。当年激战中被枪弹打得千疮百孔的墙壁还立在那里,大家抚摸着密密麻麻的弹孔,感慨当年战斗的惨烈。每一个弹孔似乎都在讲述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

  6月28日,小分队南下江苏盐城,追溯新四军军部重建的艰难岁月。在新四军军部重建纪念馆,队员们详细地了解那段艰难而光辉的历史。1941年1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遭受重创,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苏盐城重建以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委的新的军部。从重建军部至抗战胜利,新军部领导着华中广大军民,与敌、伪、顽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小分队网络作家们认识到,新四军抗战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具有重大意义。

  6月30日清晨,南京铅云低垂,梅雨霏霏。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气势恢弘,庄严肃穆。悼念广场内,外形如十字架的巨大石碑上标示着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时间,黑色石壁上赫然刻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300000。

  小分队来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侧,举行祭奠仪式。仪式由中国作协办公厅主任胡殷红主持,陈崎嵘代表小分队敬献花圈。花圈的挽联上写着:“彼时浩劫,腐尸横陈,史记屠城欠血债;今日凭吊,悲泪纷飞,唯求圆梦慰冤魂”。全体队员在纷飞的细雨中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默哀。之后,朗诵了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的诗歌《活埋》和马凯同志词作《满江红·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祭奠仪式气氛肃穆,很多队员眼里都含着泪水。随后,大家怀着沉重的心情参观了纪念馆。大量照片、影像、日记、文物,再现了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日军占领南京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丧心病狂,灭绝人性。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南京这座和平繁华、闻名遐迩的大都市,变成了惨不忍睹、阴森可怖的人间地狱。网络作家阿彩、西子情、乌兰其木格等表示,那段惨痛屈辱的历史早已定格成为纪念馆中一张张黑白照片和一个个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殇的切肤之痛逐渐淡漠。如何用手中的笔,用文学作品,重新唤起那段记忆,让人们牢记历史教训,正是每一个网络作家的责任。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勿忘国耻,警钟长鸣。

  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4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分队来到活动的最后一站:芷江县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受降纪念馆。这里是中国人民接受侵华日军投降旧址,长达14年的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历史终于在这里画上句号。在血字型纪念坊前,抗日战争和受降庆祝活动亲历者、90岁高龄的刘道民老人为大家讲述他经历的抗战故事。他曾亲眼目睹无辜的中国人惨死在日军轰炸机下,他也曾亲自抬着军队的收音机上街,向庆祝胜利的民众播放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声明。他控诉战争罪行,并感叹和平来之不易。

  采访采风活动结束后,小分队进行了座谈讨论、交流总结。队员们畅谈感受,总结收获,气氛认真而热烈。10天中,参与活动的网络作家们表现出极高的自觉性和极强的组织观念,思想端正、思考深刻,态度认真、精神饱满,听从指挥、服从安排,遵守纪律、严格自律,相互尊重、互帮互助。10天中,大家被高昂的情绪和浓烈的情感所包围、所裹挟、所感染、所融化,通过这次活动,网络作家们经受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强化了责任意识。紫伊281、仙人掌的花、梦入洪荒、梁不凡等网络作家表示,身为网络作家中的一员,身上肩负着沉重的历史责任,应该通过我们的作品,真实反映那段沉重的抗战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同时要全身心投入到社会生活中,以关切的态度,冷静地观察社会人情,洞察其中的光亮和弊端,积极地用作品表现这些内容,自觉地用我们的作品,承担起宣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责任。

  走进抗战历史,激发了作家们的创作热情。网络作家三盅说,抗战历史不仅震撼他的心灵,而且激起他创作的热情。抗日题材不能无病呻吟,必须肩负历史使命,扎根生活,潜心调研,才能写出无愧于饱受战争苦难的人民以及无数革命先烈的好作品。网站主管吴长青的家乡盐城是新四军重建军部所在地。采访中,来自奥地利的医生罗生特像白求恩那样救治新四军伤病员,给他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打算以罗生特医生为原形,创作一部反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作品。

  总结会上,陈崎嵘总结了此次活动的收获,同大家分享对于抗日战争的思考和认识,并对网络作家未来的文学创作提出了要求。他希望网络作家能自觉肩负起自己所应承担的时代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学责任。与传统作家一起共同构建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的高原和高峰。对于从事抗战题材创作的网络作家而言,则有责任创作出全面深刻宏阔地反映中国抗战全貌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的鸿篇巨制。

  陈崎嵘强调指出,网络作家虽然是在网上创作,创造的大多是虚拟世界,但同样需要真实世界作支撑,需要现实领悟启发灵感;同样需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接上地气、沾上人间烟火味。与现实现场保持密切接触,感知生活、获得灵感,既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实际需要,也是网络作家走向成功、成为大师的必由之路。他希望参与活动的网络作家和文学网站的朋友们以这次活动为起点,继承先烈遗志,弘扬抗战精神。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时,从抗战历史中“走出来”,站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广的视角,俯瞰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认清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主流,从而自觉认同和接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文学发展的规律和网络作家的历史使命,从而努力创造中国网络文学新的辉煌。

  深沉的思考在继续。分手时刻,网络作家们依依惜别,有的眼里噙满了泪水。大家互道珍重,互表期待,期待着网络文学界更多“大神”作家、更多精品力作的涌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