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军兴军的心灵交响——“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全军文学征文活动侧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9日07:21 雷从俊

  在日暖春深之时,全军官兵广泛参与、热情期待的“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大型文学征文活动的获奖名单日前揭晓。这些作品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呈现了全军将士强军兴军的心灵交响。

  军事文学,不仅是记录军队建设成就、抒写官兵心路历程的有效形式,表现全军官兵执行战备、训练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绚丽舞台,更是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广阔原野。

  近几年,总政宣传部每年都遴选主题,在全军组织开展大型文学征文活动。

  为深化中国梦、强军梦宣传教育,紧紧围绕强军目标发展军事文化、繁荣军事文学创作,2014年总政宣传部和《解放军报》联合主办了“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全军文学征文活动。此次征文参评作品,立足于用文学的形式讲好强军故事、传播强军声音、聚集强军力量,充分表现了广大官兵寻梦追梦、强军兴军的火热实践,从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抒写了我军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勾勒了当代军营生活和军人风采。

  作为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积极的参与折射了全军将士追梦寻梦的磅礴激情。各级把征文活动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形式、文化工作的实际载体和文学创作的有力推手,积极动员和引导广大官兵在工作、学习和训练之余拿起笔来,把军旅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诉诸文字。

  浏览全军和武警部队选送作品,其作者既有年轻的战士、军校学员、基层指挥员,也有不少将校军官;既有政工干部、专业技术干部、党史军史专家,也有新闻工作者;既有部队青年作家,也有宝刀不老的文坛骁将。这些参评作品,有的以短章和单篇出现,有的以系列文章自成一组,有的则是专著或作品集。有的曾在部队局域网引起“围观”,有的曾在纸媒受到好评。也有一批作品,曾在军内外主要媒体和大型文学刊物发表,在全国全军引起良好反响。

  由此可见,此次征文活动在各级有力组织下具有相当广泛的群众性,形成了一呼百应、一唱众和之势。这不仅显示了文学艺术广泛深入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广大官兵不断提高的综合素养,更折射出全军将士向着强军目标追梦寻梦的火热激情。

  作为主题文学征文活动,体裁和题材的丰富多样呈现了当代军人无限宽广的精神世界。“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文学征文,既有鲜明主题,又不限定形式和内容;既明确精神向度,又有相当的写作广度。由此,参评作品的丰富多样自在情理之中。就体裁来说,无论是便于记事抒怀的诗歌、散文、随笔,还是长于人物塑造的中、短篇和微型小说,抑或是论事说理直接发声的时事评论、影视评论、文艺评论都尽在其中。

  或许是记录军旅、直击当下的现实需要,在本次征文中,属“非虚构”之列的报告文学、纪实散文加在一起,几乎占据参评作品的四分之一比重。各种体裁兼收并蓄,各种文体样式都纳入其中,无疑使征文活动具有强大的包容性,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主题、内涵。

  就题材而言,参评作品可谓应有尽有,五彩斑斓。在这里,既有着眼于自身经历对党、国家和军队的深情吟咏,更有对革命前辈的礼赞,对英雄人物的歌唱;既有军旅人生的感悟,更有对“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的人文思索,对战备、训练和军旅时代先锋的记录,对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的前瞻与瞩望。2014年,岁逢甲午,120年前甲午战争的国殇国耻涌上中国军人的心头,一批痛定思痛之作,成为此次征文中雄浑悠远的旋律,这深刻的痛感和存在感也将成为一代军人精神的胎记。

  作为军事文学的特殊检视,精品佳作和优秀作者预示着一个个值得期待的未来。此次文学征文活动,作为“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语境下的特殊检视,催生和收获了一批精品佳作,发现了一批颇具潜质的优秀作者。借由征文活动,一批专业作家“身”入一线、深入生活,焕发了新的创作活力,长歌短笛心向“中国梦”,长枪短打追踪“强军梦”,长文短章抒写“我的梦”,奉献了一批军味足、战味浓、时代性强、艺术个性突出,好读耐读的上乘之作。一批军事新闻工作者,发挥纪实写作的优势,着力抒写人民军队的发展进步,展现当代军人在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中的别样风采,满腔热忱地为军事创新鼓与呼,作品因真实而可信,因细腻而生动,因深情而感人。

  在征文活动中,不少基层单位和军队媒体通过笔会、研讨会、改稿会等方式,不断为创作活动加油鼓劲。《解放军报》文化部组织的“沙场秋点兵”报告文学笔会,紧紧聚集强军目标,以革故鼎新之力对题材选取和文本的思想主题、故事架构、语言创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并现场“点兵”,现地改稿。他们推出的系列报告文学作品直击训练场的热浪、演习场的硝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现场的生死较量,使“中军帐”的智慧和军人血性跃然纸上,人民军队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风骨与气概深深感染了大批读者。在此次征文活动中,基层官兵作者是个庞大的基数。选送的作品虽然文字不长,但多以“小我”折射大时代,用小角度表现大主题,文风清新、质朴,不仅时有优秀之作,而且不乏意外惊喜。

  我们有理由相信,军事文学在新一代军人笔下必将有新的开拓和创新。

  通过群众性征文活动配合学习教育,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化建设,是我军的优良传统和政治工作的有效方式。由此曾产生过《志愿军一日》《星火燎原》等一大批具有里程碑意义和史诗品格的作品,有的篇目已成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经典。近年来,连续几届全军文学征文活动,也产生了许多主题突出、角度新颖、情节感人的佳作。当然,纵观本次参评作品,短板弱项也显而易见。有些作品题材和立意都非常精彩,如能在角度和结构上精心营造,必会更臻于美妙。也有些作品存在浅尝辄止的问题,对故事和思想开掘得不深不细,还可以继续做好下篇文章。

  在去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中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通过全军官兵尤其是一批批军队作家的努力创造,我们已然隆起了军事文学的“高原”,还将在向着强军目标奋进的同时攀登军事文学的“高峰”,以“会当凌绝顶”的胸襟气度奏响心灵的和声!

  (作者系“中国梦·强军梦·我的梦”全军文学征文活动初评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